官场的事,领导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杨宁人间清醒,对这样的事,自己最好不要随便发表意见。
“怎么了,失望了?”
见杨宁久久未语,李幼常笑问道。
杨宁摇头道:“登高易跌重,伴君如伴虎。”
李幼常目露赞赏,道:“你能这样想,倒不枉我与杨老头看重你。”
杨宁撇撇嘴,道:“我那爷爷,还有他大孙子杨志呢。”
李幼常叹道:“对杨家来说,一个杨志或许就够了,但是对于整个朝廷来说,你才是我们的希望。”
“你知道这次为何会有论法,论道两道题目吗?”
“你们三位大佬是想要我们这些考生坚定信念,信奉儒家的理念。”
杨宁当即拍了个不大不小的马屁。
李幼常神色忽暗忽明,轿内的气氛一时间也严肃了下来。
“要是我告诉你,这次春闱一共有五十多名士子也和你做的是同一道题,并且他们做的都是论道家治国要旨呢?”
杨宁倒吸一口冷气,呆呆道:“怎么会有这么没脑子的人呢?”
李幼常语气微微嘲讽,道:
“他们可不是没脑子,他们是太聪明了,你知道今年出题的是谁吗?”
杨宁道:“问题直指要害,钱公资历老,是他老人家吧?”
李幼常摇头。
杨宁继续揣测道:“孙阁老醒达于世,严慈相济,是他老人家吗?”
李幼常再次摇头。
杨宁无奈的翻了个白眼道:“这么说,是您老人家了?”
李幼常再次摇头。
杨宁脸上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道:“总不会是我那便宜大伯吧。”
李幼常见杨宁已经急了,便一字一句道:
“是国师。”
杨宁嘴角的笑容彻底僵硬了,随后,他叹气道:
“你们,不仗义,拿我当挡箭牌啊。”
李幼常摊手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况且,你能做出尊儒策,想来心向儒家,也认同儒家,既然如此,牺牲一点又何妨。”
“老爷,到午门了!”
外面的轿夫轻声道。
李幼常道:“长话短说,你娘当初闯入皇宫,殿上杀人,你是知道的,她与皇室的关系不用我多说。”
“你能成为状元,得感谢太后她替你从中斡旋;另外,国师肯定会找你的,到时候机灵点。”
说完李幼常下轿,杨宁跟在后面,心中无力吐槽,我都已经替她们家卖命了,还能怎样。
下了轿子,李幼常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道:
“杨大人,陛下此刻在养心殿中,你随我一同去吧。”
杨宁躬身道:“多谢李大人了。”
午门打开,两人一同进去,杨宁稍稍落后一步。
值守的太监看到杨宁,也没说什么,老熟人了。
“李阁老,陛下此刻正在发脾气呢。”
李幼常眼中出现一点苦涩,道:“又是因为读书的事?”
小德子道;“是啊,郭大人又梗着脖子和陛下吵起来了。”
李幼常忽然不想去了,不然又要拉着他做裁判了。
提起这个郭侍讲,那也是一头倔驴,通晓儒家学问,那是没的说,年轻时还在南山书院待过一个月。
但是一旦遇到义理上的问题,恨不得唾沫星子吐你脸上,非要和你论个高下,非得让你服气不可。
见到杨宁,李幼常心生一计,咳嗽一声道:
“敬诚啊,我突然想起来了,阁部里有一份南方的奏报未带,你先过去吧。”
“哦.....好的。”
李幼常匆匆而去,杨宁怎么看,这位阁老都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小德子笑了笑,道:“杨大人和我来。”
穿过庭楼水池,越过假山花园,来到养心殿外。
刚到这里,里面的争吵声就传了出来,杨宁刚到门口,一本线装古书就扔了出来,幸亏杨宁闪得快,要不然就该砸他脑袋上了。
杨宁朝里面伸伸脑袋,发现一个约有六十来岁的老头子正和小皇帝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肯服输。
“你是谁,怎么敢来打扰陛下授课。”
杨宁一身布衣,郭嘉祥也没上过殿,自然不晓得这就是眼前这位小皇帝身边的红人。
杨宁拱拱手道:“下官杨宁,拜见大人。”
方才,他在想怎么应对国师,走神了,李幼常与小德子的对话,他没怎么注意到,否则,眼下这种情况,自己肯定是有多远就滚多远。
听到杨宁两个字,小皇帝急忙转身,看到杨宁,立即破涕为笑,道:
“杨卿,你来了。”
看着小皇帝略微红肿的双眼,杨宁惊讶道:
“陛下这是怎么了?”
郭嘉祥淡淡道:“原来是状元郎,失敬失敬。”
言语间颇为傲气,他是先先帝时期的榜眼,一生自负状元之才,只是时运不济,这才捞到了第二名。
小皇帝看到杨宁,就像看到了救命稻草,道:
“杨卿,你来说说,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这句到底对不对?”
杨宁在殿内瞄了好几眼,想要找到一点提示,可惜,除了小皇帝那张两眼巴巴之外,就剩下郭嘉祥那张毫无参考价值的脸。
杨宁走进殿内,微微拱手道:“不知道陛下是如何想的?”
小皇帝道:“父皇生前说过,这话不对,刑若不上大夫,那些作奸犯科之事永远不能彻底清理。”
“本朝的以银代罚是一大弊端,长此以往,岂不是意味着,只要有钱,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荒谬!”
郭嘉祥一甩衣袖,先是朝东方一拱手,因为开国太祖的陵寝就在东方,而后朝南方一躬身,儒圣亲手创建的南山书院,曾经无数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就在南方。
他直起身子,慷慨激昂道:“此乃开国太祖与儒圣亲手定下,又承制先楚,先楚承自上古,乃上古圣贤亲口所说。”
“据《礼制·诰典》所述,上古圣贤口含天宪,此言成时,天花乱坠,地涌甘泉,得天地承认,是为亘古不灭的真理。”
“陛下上承天命,下启万民,当好生学习先贤治国之理,不要枉加议论,这是对先贤,对儒圣,对太祖的大不敬。”
郭嘉祥义正言辞,长长的白胡子空中飞舞,唾沫星子都吐到杨宁脸上了。
杨宁以袖掩面,又看到小皇帝‘恶狠狠’的盯着郭嘉祥,毫不畏惧他的唾沫洗脸。
杨宁急忙将袖子放到他的脸上,替他捂好,自己又换了一只袖子。
这可是知识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