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皇报“明天下”(1 / 1)

孙传庭相貌英伟,是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

几年前在京师吏部做稽勋郎中,就是办理官员的入职、离职、奔丧守孝等事务的官。

因魏忠贤专擅朝政,阉党跋扈,反抗又无力,干脆弃官回乡了。

一周前,当地巡抚找到他,告诉他朝堂发生了件奇事。

魏忠贤被抄家了,结果又官复原职,但行事大为改观,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时迫害人了。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当地巡抚劝孙传庭赶快回京任职,报君父之恩。

犹豫了一夜后,孙传庭终究是放不下尽忠之心,做了回复。

没想到吏部的任命书次日便达,就好像早就为他准备好了似的,让他大感蹊跷:朝廷缺人已经缺到这份上啦??

此时此刻,孙传庭牵着马走在京城大街上,还是没想明白咋回事。

“喂喂,你们,沙土全掉在地上了!”

身后,一个男人正在大声训斥什么人。

孙传庭循声望去,原来是一辆拉沙土的马车上,没装好,漏了一地。

一名官差正在训斥那个拉沙土的车夫。

这名官差骑着马,马上插着一面小旗子,写着“洁净司”三个字。

官差责令车夫赶紧清理后,就骑着马走了。

这面小旗子引起了孙传庭的兴趣,他以前就在吏部任事,从没听过什么洁净司这种单位。

于是孙传庭走近车夫问道,“老丈,这洁净司是什么衙门?”

车夫正在嘿赤黑赤的铲土,看到孙传庭一身红色官服后,立时一惊。

赶紧回话道:“大人,草民也不甚了解,年前才出现的,好像叫五城洁净司。”

“哦……好,谢老丈告知。”

孙传庭思忖片刻,便决定还是先赶路再说。

骑上马,向着通政使司,也就是这次他要上任的地方赶去。

一路上,孙传庭又再度看到了一些五城洁净司的官差,做着些清理街道、水渠的活儿,算是大概明白怎么回事儿了。

……

一刻钟后,终于来到了通政使司衙门。

把马拴好,孙传庭走进了衙门大堂,又是一番奇怪景象。

长三米,宽两米的大桌子摆满了大堂。

大桌上摆满了各种镇纸,字模,笔墨,刻刀,刷子,木条,雕版,大小笺纸,榜纸。

官吏们一个个忙着挑字、排字、刷墨,忙得不亦乐乎。

孙传庭感觉自己走进了一间活字印刷厂,而不是通政使司。

“这位大人,请问您是?”一个身染油墨的青年官吏走过来问道。

“我是今日来此赴任右通政的,孙传庭。”

“孙大人,下官是知事刘言,通政使大人已经跟下官说过了,您来了就带您到里面的房间去等他。”

“通政使大人去何处了?”

“皇上召进宫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嗯,这些……”孙传庭指了指那些大桌子,“又是怎么回事。”

“孙大人,这些是新办的皇家报纸,正在赶工制作,下午要交给邮驿送到南京和十三省去。”

刘言说着,去拿了一张印好的报纸过来,递给孙传庭。

孙传庭拿起细细看去,片刻后,他瞪大了双眼,越看越是惊奇。

“这…这…”

报纸名称是“明天下”。

分为政令、战事和生活三个版面。

政令版面上书三个政令,

一、防疫令,说的是注意生活环境卫生,注意疫病传染之事;

二、减税令,说的是陕西山西大旱之地,东南沿海受风灾之地,减免税赋,以及官府勘察赈灾之事;

三、表彰令,说的是十四位皇亲借出土地一事。

四、号召令,号召商贾富户效仿皇亲,捐粮捐饷捐地安置流民,朝廷会按捐赠数量来嘉奖。

奖励中有立碑作传、参与国宴、御前表彰、国子监读书名额,甚至有免死铁券!

看得孙传庭也是瞠目结舌。

“明天下”的战事版面,介绍了卢象升和秦良玉平定的几场叛乱,还有建奴大军攻击朝鲜之事。

最后是生活版面,介绍了崇祯为了百姓,斋戒三月向天祈福之事,以及一些大臣和百姓的善举义举。

“我离开几年,朝局变化竟如此之大……”

孙传庭一面感叹,一面反复的看着报纸,唯恐漏掉细节。

“孙大人,别说是您了,我们长居京师的都时常觉得不可思议。这几个月来,京师真可谓是满城风雨了。”

“呵呵,可以想象,朝堂之上,必是每日吵作一团啊。这张报纸,可以给我吗?”

“孙大人拿去看吧,这几天已经印了几千份了。”

“好。”

孙传庭将报纸卷起来,向着里间走去。

这份报纸,他打算珍藏起来。

因为,他似乎从这张——“明天下”崇祯元年首发版报纸上,看到了大明的希望。

最新小说: 前方打仗,你背后捅刀?那我反了 三国:签到霸王之力,救下大小乔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穿越倒计48时,带个仓库去大明 大秦:开局截胡焱妃,一剑斩燕丹 三国:从麻匪头子到诸侯之王 大秦:开局跟白起一起演! 祁王世子 血灵大帝 成为元首的第一步竟然是抛弃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