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给福王回礼(1 / 1)

高起潜这一疯狂的举动,令在场所有人一惊。

随着“哐当”一声,侍卫又重新按住了他。

将他架起来后,场面愈加惊悚。

高起潜的大半部分脸,先是通红,几秒后,竟又生出紫来。

他呻吟几声,脸部肌肉逐渐扭曲,直到整个脸都变为紫色坏死后,咽气了。

崇祯早已转过身去,不愿看这骇人的一幕。

他实在没法相信,平时毕恭毕敬服侍自己,时常相谈甚欢的高起潜,竟然会来毒害自己。

然而事实已摆在眼前……

平复了一下心情,崇祯对侍卫说道,

“你们先退下吧。”

“皇上,这尸体怎么处置。”

王承恩打了个手势示意将尸体放下,又叫侍卫们退了出去。

这时,许灵君从一旁的圆柱后,走了出来。

他已经从王承恩给他事先打开的窗户,进来有一会儿了。

“仙师,多谢您救了弟子一命。”崇祯对着许灵君躬身一拜。

“皇上不必如此,只要皇上能平安,中兴大明,我别无所求。”

“仙师!”崇祯眼眶湿润了,激动的喊了一声。

“朕的那些皇亲和大臣们,对朕的心哪怕只有仙师的十分之一,都不至如此啊!”

“皇上,帝王从来不易,拥有天下,却也会被天下所指。

这次的事,只是中兴之路的一道坎,以后,还会其他的困难,皇上都需要一一跨过才行,只有这样,伟业才可成就。”

“谢仙师教诲!”

许灵君点了点头,走到了高起潜的尸首旁,说道,

“这尸首就交给我吧,让他为大明,最后尽一份力。”

“全听仙师安排!”崇祯道。

“嗯。”

许灵君伸手将高起潜的尸首收入空间。

转身便要离开,这时,魏忠贤才终于赶到了。

进来之前,门外侍卫说有人行刺,果然如他担心的一样。

于是进门就跪在地上大声认错,一个劲的喊“臣该死啊”。

许灵君走到他身边,沉声道,“魏公公,我可没有起死回生之法,如若皇上有个三长两短,只好送你下去继续尽忠了。”

“仙师,老奴谨记仙师教诲!”魏忠贤使劲磕头道。

“最好如此。”

说完,许灵君原路返回了。

崇祯目送着许灵君离去,旋即对魏忠贤说道:“起来吧。”

“皇上,老奴大意了啊,老奴该死!”

“别吵了!要多跟仙师学学,遇事需冷静应对。

去,去抄了高起潜家,好好查查,到底是何人指使的!”

“是,是,皇上,老奴这就去。”

魏忠贤忙不迭的爬起来,退了出去。

……

一夜过后。

客栈密室。

福王躺在床上,微微张开了眼睛,立时感到一阵晕眩。

揉着眼睛喃喃道:“我怎么睡着了?”

瞥了一眼远处,贾巳也扒在方桌上睡着了。

他回想了一下,之前似乎是正在跟贾巳商量,计划成功后,自己要如何拉拢内阁的人,让他们尽快推举自己来京继位。

又过了一会儿,福王的脑袋清醒过来一点了,感到身上被什么重物压着。

于是抬手掀开了自己身上的棉被。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高起潜的尸首,压着福王,他那双紫黑色混着血的眼睛,正直愣愣的盯着福王。

福王叫的跟杀猪似的,用尽力气从床上滚了下来。

贾巳被福王的叫声惊醒了,刚站起来就看到了高起潜的尸首。

脚下一软,一跤坐到地上。

“贾巳,杀!杀了他!”

福王疯狂的抓着贾巳,后者又晕了过去……

这一幕,都被许灵君看在了眼里。

先前,他用影像时间回溯之法,找到了这间密室。

随后对密室内吹入迷烟,把所有人都放倒了。

这种江湖人士的旁门左道用具,锦衣卫也是有的。

许灵君布置好密室内现场后,便离开了。

他并不打算跟皇帝告发福王,即使皇帝自己查到了,许灵君也不会让他来抓捕。

因为,杀了福王会极大的刺激所有皇亲权贵。

而不杀他,只要他安分点,那些观望的人,便没胆子有何作为。

毕竟富可敌国的福王都忍了,其他人也不得不忍。

许灵君料定福王会自己逃回封地去。

这么一吓,大病个几场,怕是免不了了,只要别短时间病死了就行。

看一切进展顺利,许灵君又开始切换起画面,查看其他地方。

现在大局未定,需要关注的人和事不在少数。

许灵君时常查看到深夜,好在身体比较能扛,效率还不错。

……

接下来的一周,魏忠贤在京城掀起了稽查风暴。

东厂大显神威,逮到了一堆人。

与高起潜联系密切的太监三十几人,有书信往来的各部官员,三品以下二十五人,三品以上三人。

其中有阉党,亦有东林党、齐浙昆党。

甚至是在官员宅邸附近游荡的,蒙古和建奴的细作,都被逮到了五个。

这些人全被他弄到大牢里去严刑拷打了。

可惜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证据倒是搞出一堆,与行刺皇帝有关的,却没有什么有价值的。

从皇城出入记录,可知高起潜曾在作案前出入,结果当天抬轿子的轿夫都找不到,大概率是被毁尸灭迹了。

魏忠贤也曾建议崇祯,要不要请许灵君指点一下,但被崇祯否决了。

因为其实两人都明白,如果许灵君要告知,那早就说了,既然没有这个意思,他们便不能直接去问。

朝中大臣们,特别是内阁成员,第二天就知道了些许内情。

同样的,皇帝不说,没人敢问,只是每隔一两天,自己身旁站着的人,就消失了。

那种恐惧感,让他们行事都更加谨慎,什么利用官职渔利之事,更是不敢再做。

比如有位二品的户部侍郎,先前找了五军营的士兵去帮他盖房子。

在得到消息的瞬间,直接把盖了半截的房子改成了粥棚,做起了善事!

还有位工部大员,先前多与江南客商来往,得到消息后但凡有客商上门,都被他骂的狗血淋头,轰出门去。

虽说诸如此类的作秀行为,并无多少真心,但京城的这场大变故,仍然令百姓们切身的感受到了些好处。

加之皇榜的内容,受到百姓大加颂扬。

京城俨然出现了两种极端的气氛,朝堂上的噤若寒蝉,与底层百姓的欢欣鼓舞。

京城之外,福王朱常洵星夜兼程,赶回了封地洛阳,就此闭门谢客。

其余那些从京城回到各自封地的藩王,则早已等候福王发难。

不曾想一天又一天,全无动静,无不失望至极。

这其中有两位尤其坐立不安,不过不安的原因与其他人有些差别。

他们就是只借出了三万亩田地的周唐二王。

皇榜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二人借出了三十万亩田地。

于是他们想再次进京办理借地手续,可又没有新的诏书,不敢去,只好上了封奏疏,请示崇祯。

随着时间推移,在大明内部,各种各样的变化,正在一点一滴累积着。

……

崇祯元年,一月九日。

因崇祯是在天启年间即位,所以进入新的一年后,才算是正式进入了崇祯元年。

搅动朝廷的皇帝刺杀案,最终也没有定论。

很多官员认为,这件案子,恐怕也将成为一桩悬案了。

因此,京中官吏也都悬着一颗心。

因为这件案子,朝廷出现了一些空悬的官位。

这些官位,个别从翰林院调任,更多的,是从各布政司选拔调任。

补充京城官员这件事,被朝中言官称为“小人退而君子可进”,受到了一致好评。

调任京师的人当中,却有一人,不同于其他选拔的。

此人是当地巡抚亲自登门请来的——孙传庭。

最新小说: 前方打仗,你背后捅刀?那我反了 三国:签到霸王之力,救下大小乔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穿越倒计48时,带个仓库去大明 大秦:开局截胡焱妃,一剑斩燕丹 三国:从麻匪头子到诸侯之王 大秦:开局跟白起一起演! 祁王世子 血灵大帝 成为元首的第一步竟然是抛弃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