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月影婆娑,一行人星夜兼程自北而来。
三千银甲白马紧随其后。
为首之人正是刘起,他神色淡然看着身侧的驿卒平静的询问。
“如今洛阳形势如何,道与我听听。”
按照汉末的礼仪,他或许应该自称为孤或者是寡人的。
不过受到过现代文化洗礼的刘起还是习惯了以“我”自称。
毕竟作为一个后世人,到达这样的时代。
什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些的观点他都是深有所感。
尽管他自己也是一个王爷。
人间的疾苦,他还是都看在了眼中。
那名驿卒微微一愣,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
“大将军何进为除十常侍,遭遇不测身亡。”
“而后,洛阳大乱,董卓带领西凉军一入洛阳,便顺利接手了大将军虎符。”
“如今整个洛阳早就沦落董贼的手心。”
若是其他人听闻这个消息恐怕会闻之色变。
不过刘起依旧是一副神色平静的模样。
他微微叹息,他穿越的到来并没有影响什么。
一个被蛀虫影响的朝政,仅仅是解决掉外界的因素,是不可能影响它走向衰败的。
不过没有办法,他身为亲王,无法从政。
毕竟他若是从政,那岂不是明摆着要逾越皇权,公然造反?
刘起看身侧的驿卒平静的说道。
“如今洛阳城中,我能够调动的兵马能有多少?”
一侧的驿卒沉默了一刻说道。
“洛阳城内外,无任何可调动兵马。”
在说话时,整支队伍的行动都停了下来。
虽然有些夸张,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至黄巾起义开始,各地便可私自募集兵马。
董卓领兵入驻洛阳,自然也就顺利成章的拿下了虎符。
且顺利成章的挟天子号令诸侯。
这基本上是没有任何援军的意思。
刘起只是顿了顿,继续策马而行,继续平静的询问道。
“董卓有多少兵马?”
一侧的驿卒连忙跟上刘起回应。
“在小人离开洛阳之前,洛阳驻军便超十万,连同董卓私军恐超二十万余人。”
“其手下还有数名悍将,如郭汜李傕、华雄徐荣等。”
这么盘算起来,这名驿卒的声音也愈发小声了起来。
突然发现了两者之间兵力的悬殊。
三千对二十万,这个数量的差距未免也太过于恐怖了。
而且,这些士兵可不比当初黄巾起义的黄巾军。
这些可都是装备精良的士兵。
除去在洛阳镇守皇宫的禁卫军之外,还有董卓的亲卫以及私军。
那名驿卒看着刘起有些心虚了起来。
“镇北王之名号天下皆知,如若讨伐董卓,天下英豪必然会趋之若附。”
“如此一来,兵力定然不会弱于董卓。”
刘起微微摇头,眸中流露出自信的神色。
星月照耀,光点透过数目落在地面,留下白色的斑点。
他看着前方,心中想起了后世的名句,嘴里不自觉的吐出。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话音落下,四下无比的寂静了起来。
那几名驿卒被这一番言语深深的震撼了。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
这便是镇北王吗?
先皇所留遗诏,不曾许任何粮草辎重。
不曾许一城一卒。
镇北王毅然接旨,仅凭手下三千大雪龙骑。
面对着董卓数二十万大军,却依旧如此豪迈洒脱。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心境,才能够写出如此豪迈的诗句?
这一次,驿卒不在言语。
他沉默了下来,看着远处的高达声音,心中不由的敬佩。
镇北王,依旧还是从前的那个镇北王。
在刘起身后的三千大雪龙骑依旧乃是那个模样。
三千大雪龙骑在听到之后,他们也被刘起这般豪迈,这般坚毅所感染。
这便是他们所追随的主公啊!
所有人都被这般豪情所震撼,由此一言,死又何妨。
在不自觉中,他们的摇杆都挺直了一些。
这一言道尽,比起任何激励的语言都要有用。
哪怕是连同那驿卒此时都变得热血沸腾起来。
那几名驿卒在一侧自顾自的大声喊道。
“我要振兴汉室!”
“我要诛杀董卓!”
“我一定能够成功!”
“……”
刘起:“……”
他轻轻咳了咳,没有理会这被他洗脑的驿卒,继续朝着洛阳的方向策马而去。
此去洛阳,何尝又不是一条不归路呢。
董卓祸乱朝政。
这绝对不只是董卓的问题。
而是整个国家的政策,都已经无法正常的运转。
自从废史立牧之后,天下各地群雄割据之势就愈发显著。
历史的演变,与刘起印象之中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刘起目光深邃,如同星辰一般。
大汉,总归是要复兴的。
哪怕是昏庸无道的汉灵帝刘宏,在临终之时,最后一刻想到的人,都不是别人。
不是外戚大将军何进,不是朝野三公。
而是他!
大汉亲王,镇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