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里,朱标每天辰时起床,练习一个时辰剑术。
早饭后开始上课,晚饭后继续练剑,偶尔还要被朱元璋叫去学习处理政务,每天行程都很满。
这天适逢休假,朱标和刘琏到城外仙女湖游玩。
听人说,仙女湖里鱼虾众多,二人准备再次垂钓。
刘琏从小在江边长大,熟悉水性,钓鱼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不多时,二人已经钓了好几条。
“琏哥哥,要不我们中午就在此处烤鱼吧”
刘琏也点头同意,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学业,已经好久没有如此惬意过了。
于是二人忙着拾柴生火,处理活鱼,忙的不亦乐乎。
“琏哥哥,等下给你尝尝我新发现的美味”
朱标一脸的神秘,准备拿几个红薯烤着吃。
这段时间已经收获了几次,土豆和红薯都有两筐左右了。
今天正好拿出来,自己也解解馋。
说着从背包里拿出两三个红薯,几颗土豆。
在河边选了几片宽大的叶子包起来,放进先前挖好的坑里,用鹅暖石盖起来。
再把刚刚生的火移过去,继续烤着处理好的鱼。
不多时,几条鱼就烤好了。
掉了一上午,二人都饥肠辘辘了,简单撒上粗盐后,都开始大快朵颐。
刘琏感觉才吃了半饱,不顶事儿,建议再钓几条鱼。
“不需要,等下就有好吃的了,保证饿不着你”
难道准备给我吃刚刚包起来的石头,这也太匪有所思了吧。
算了,配合他一下,毕竟人家身份摆在那儿。
又过了两刻钟,朱标挖出刚刚埋的叶包。
摊开叶包,除了闻到叶子的清香味,还闻到一种诱人的甜香。
朱标递了一个红薯给刘琏,自己也拿起一个,剥开烤的焦黄的外皮,一口咬下去,香糯甜软。
“味道如何?”
朱标看着狼吞虎咽的刘琏,好笑的揶揄道。
“太好吃了,甜甜糯糯的,这是什么,味道好特别”
这些红薯已经放了几天了,帅府人多口杂,拿出来怕惹来非议。
想想也是,一个六岁孩子,很少出门,突然拿出奇怪的东西,还能当口粮,如何解释。
思考了几天,还是准备从刘琏入手。
“这是我无意间在野外发现的,不知道名字,烤熟之后发现味道极好,就想着拿出来给你尝尝鲜。”
“你觉得如何?我那里还有些,我们可以拿几个来试种一下,如果成功,说不定能卖不少钱呢.”
刘琏惊讶的看着朱标,他来自青田贵族,钱银不缺,从来没想过做生意。
再说自己也不是这块料啊。
朱标看他半天不开窍,看来要换种方式,收拾好剩下的东西。
“走,回去找师父商量”
来到礼贤馆,正好见刘伯温从外面回来。
“师父,我们有重要的事情要跟你商量”
三人来到内室,朱标确定四下无人后,拿出烤好的红薯和土豆。
“师父,您尝尝我新发现的美味。”
“嗯,这红皮白瓤之物,香甜无比,滋味无穷。另一种虽味道偏淡,但味道也还行。”
刘伯温吃的津津有味,没想到自己活了这么久,居然还没见过此物,真是孤陋寡闻啊。
“师父,这两种东西是我偶然获得的,我查了很多书籍都没有记载。”
总不能直接说名字吧,那如何解释。
待以后种植成功,再取名吧。
“但我发现吃了它后,精神极好,不容易饿。如果大量推广,说不定能解决以后的粮食问题。”
“师父您虽然智计无双,但我爹还是比较忌惮您的。而我现在年纪还小,很多事情无法处理,我想让刘琏以后做我的帮手,协助我培植自己的势力……”
刘伯温了解了朱标的意图后,非常的感动。
他不是不知道朱元璋对自己的忌惮,而且他也隐约觉得他对自己有了看法。
但是没有办法,自己已然入局,无法抽身。
自己让刘琏和朱标交往,也是为了以后万一出事,朱标可以保他。
没想到这个小徒弟心思如此敏锐,还在帮他想法保全。
有如此有情义的徒弟,是他的福分啊。
“师父,您在听吗?”朱标见刘伯温心不在焉,打断了他的思绪。
刘伯温回过神来,示意他继续。
“师父,您应该看出,我爹心思深沉,颇有手段,将来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大帅。而我的身份造成我必定受众人关注象,很多事情不好出面。以后凡是有新的发现,我先跟您或者刘琏商量好对策,再行动。只要您和您的家族一直对他有用,他就不会随意动您的。”
听了朱标的话,刘伯温感激涕零。
“琏儿,你过来,给大公子跪下,感谢他为刘家如此上心。”
朱标赶紧阻止,还下跪,这不是折煞我吗?
“标儿准备如何做呢?”
“我会给刘琏一些样品,您家里庄子多,找几个信得过下人试着种植,并记录成册。一旦战局稳定,首先就是恢复农业,这时候你在上奏,必定是大功臣。”
三人又商量了两个时辰,朱标才离开。
朱标也没办法啊,谁让自己老父亲英明一世,糊涂一时呢?
只能自己想办法保住能臣了。
-
平时:新书跪求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