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勤政的崇祯(1 / 1)

崇祯元年,三月十七。

清晨,崇祯提前坐在了龙椅上等着大臣们。

旁边站着王承恩和魏忠贤。

大臣们来到弘德殿,看到崇祯面色不悦的样子,一个个低着头赶忙站到自己的位置上,不敢出声。

一刻钟后,所有的大臣都到齐了。

便一起齐声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后,开始了今日的早朝。

崇祯缓缓起身,向前走了几步,站在龙椅前的平台上。

扫视大臣们一周后说道:“众爱卿,朕听闻,最近在我大明官场,有一些流言。”

“说朕,独断专行,宠信魏忠贤,施行苛政。众爱卿可有听闻啊?”

大臣们齐声道:“臣等从未听闻。”

大臣们这段时间以来,经常被崇祯施压。

有时候刚交代的事,第二天就逼问细节。

答不上来,轻则被臭骂一顿,重则被革职降级,搞得大臣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除此之外,京城里东厂的番子也是到处都有。

谁今日又跟谁见面了,谁家又娶了几房小妾,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那些平日里就勤奋的倒还好,喜欢偷懒的那些,则个个觉都睡不好,黑眼圈一个比一个重。

崇祯之前的皇帝,处理政务经常滞后,交上去一道奏疏,半个月一个月才有回信的比比皆是。

可崇祯就跟打鸡血似的,仿佛不需要娱乐和休息,连带着所有人陪他一起加班。

崇祯看大家都沉默,便点名魏忠贤,道,

“魏忠贤,你来跟众大臣说说,朕是怎么宠信你的。”

魏忠贤立即躬身道,

“回皇上,自从小臣蒙受圣恩,准许戴罪立功以来,一直克己奉公,为朝廷办事,从未为自己牟利。

如果哪位大臣觉得这段时间遭受小臣迫害,亦或是要指责小臣贪墨财产,请拿真凭实据来弹劾小臣便是。”

然而,当下大明最强的情报机构就在魏忠贤手上,别人要找什么证据基本不可能。

即使找到了,崇祯也会出来承认是自己交代的。

原因很简单,魏忠贤搞的钱只有三个用途,办公、救济百姓,以及讨“仙师”欢心。

崇祯道:“你们都听到了,这可是搬倒魏忠贤的机会,各位知道了什么魏忠贤的恶行,立即上奏。

可若是查无实据,那就是诬告,扰乱朝纲,拖慢朕的政令执行。

在如此内忧外患之时,阻碍政令施行,以谋逆罪论处!”

众大臣们听得胆战心惊,左顾右盼起来。

阉党的官员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一般,其实内心是在嘲笑那些清流。

魏公公是当红炸子鸡,凭三寸不烂之舌就想搬倒,怕是没睡醒。

东林党、齐楚浙昆党等官员,进行着激烈的眼神交流会议,可就是没人愿意出来说话。

崇祯等了一会儿,怒道,

“哼,朕每天批阅上百本奏折,总是有一堆以弹劾为主题的,动辄八千上万字。

乍看之下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实则没有一点实据。

以后,奏章不准超过一千字!

内阁给朕把好关,再让朕看到如此捕风捉影的奏章,浪费朕的时间,朕连你们一同问罪!”

李标和钱龙锡等纷纷出来请罪。

“臣等失察,以后一定谨遵圣意。”

“行了行了,朕知道你们内阁事务庞杂,但朕同样也没闲着。”

崇祯又转向众大臣,

“中兴大明这四个字,绝不只是口号,希望众爱卿明白。”

众大臣齐声道,

“中兴大明,保江山社稷,臣等愿效死力。”

“好好,朕相信众爱卿,只要我等君臣一心,必克万难。”

说完,崇祯坐回龙椅,对王承恩抬手示意。

王晨恩宣布道,

“诸位大人,有事就快上前请奏吧。”

兵部尚书杨嗣昌率先走了出来,有些得意的躬身奏道,

“启奏陛下,卢将军传来捷报,陕北贼首王嘉胤已伏法,贼军被彻底打垮。

现剩下小股流寇逃窜至山西境内,卢将军正在联合山西布政史围剿。”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啊。”

“卢将军真猛将也!”

“陕西终于太平啦,福泽大明啊。”

“皇上用人贤明啊,发现了卢将军这样的人才。”

……

大臣们听到这个奏报,纷纷附和说好话,说得崇祯都有点飘了。

“咳嗯咳嗯,皇上。”

王晨恩在一旁稍事提醒,崇祯才反应过来,微笑道,

“嗯,杨爱卿,你是否想为卢将军请功啊。”

“回陛下,并非请功,是卢将军请微臣代为奏报,他发现贼寇之中,有很大一部分竟然是边军。

卢将军到固原、榆林两镇补给时,发现那里缺粮饷的情况甚是严重,还望皇上尽快补发。

否则恐怕剿完剩下的流寇,又会有新的产生。”

“什么!朕不是批准了吗?”

杨嗣昌微微转头看向户部尚书李起元,奏道,

“户部并未调拨给微臣。”

“混账!李起元,你竟敢以身试法!”崇祯起身骂道。

李起元吓得腿一哆嗦,跌出了队列。

慌忙跪正,求饶道,

”陛下,冤枉啊,之前陛下责令微臣,必须盘点清楚太仓银库和京师大仓,才准发出粮饷,不是微臣有意不发啊!”

“那你盘点好了没有啊?”崇祯不耐烦道。

“京师大仓已盘点了好了,可发出粮食。

太仓银库的账目有问题,抓了管事的下狱,还没审清楚,臣……臣会加紧催的。”

“哼!照尔等这么办事,贻误我政机,还中兴大明,说出去招天下人耻笑!”

“臣有罪,臣有罪!”李起元连连告饶。

其余大臣也连带着被骂了,当下更不敢出声。

“王承恩。”

“小臣在。”

“你现在,立即从皇银拨出五十万两,交给杨嗣昌,然后跟他一起去京师大仓调粮,今日发出。”

“遵命。”

王承恩走下平台,又回身道:“皇上,京师大仓是否可以请李大人一同去?”

“去吧去吧。”崇祯摆了摆手。

“李尚书,还不谢恩。”王承恩道。

李起元愣了一下,随即马上明白了王承恩是在捞自己,顿时感激涕零。

对着崇祯连连叩谢一阵,才跟着王承恩、杨嗣昌一同,退出了大殿。

最新小说: 前方打仗,你背后捅刀?那我反了 三国:签到霸王之力,救下大小乔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穿越倒计48时,带个仓库去大明 大秦:开局截胡焱妃,一剑斩燕丹 三国:从麻匪头子到诸侯之王 大秦:开局跟白起一起演! 祁王世子 血灵大帝 成为元首的第一步竟然是抛弃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