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使,久等久等。”代王拱手笑道。
“不碍事,王爷,问清楚了么。”
“问清楚了,呵呵,上使,这里不是谈话之地,请随我来。”
许灵君跟着代王,来到了后者的书房中。
“上使请坐,看茶。”
小太监很快送上了一壶好茶,香气四溢,算是中和了一下许灵君身上的血腥味。
“下去吧。”
“是。”
代王遣退了下人,看到许灵君云淡风轻的端着茶,闻了闻香气,一副文人做派。
代王暗道:这人如此镇定,怕是不好对付,算了,先看他开什么价再说。
做好打算,便开口道:“上使,刚才多有匆忙,还未请教名讳。”
“下官许灵君,职位低微,不值一提。”
许灵君?代王搜肠刮肚的想了一阵,确实是不认识。
“王爷,刚才问到了些什么,能告知下官吗?”许灵君道。
“啊,上使,事情是这样的。
都是本王那些不长眼的家丁,受了建奴的蒙骗,才与他们做了这次的交易。
我经常告诫他们,要谨慎,要谨慎。
唉,最近我又忙于府内事务,稍有失察,竟发生了此等事情。”
许灵君品了一口茶,似乎根本没仔细听。
对于他这种不恭敬的态度,代王几欲发飙,硬是忍了下来。
继续道:“上使,本王觉得,这次的事情,就不用惊动皇上了吧。”
许灵君放下茶杯,郑重道,
“王爷此言差矣,这么大的事,下官可不敢隐瞒皇上。”
哼!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小人!代王心中暗骂。
“呵呵,那,上使的意思是?”
“上报呢是必须上报的,至于写奏折的措辞,下官倒是可以斟酌斟酌。
可是,即便我略去渭水牙行一事,建奴商队在大同出现,已然瞒不过去。
因为,我已通知大同巡抚张大人,去北门那边收尸了。
下官在北门同建奴打斗,把周围的百姓也惊动了,很多人都看到了那二十多具建奴的尸体。
大同是王爷的封地,竟然有如此多的建奴横行,皇上恐怕是,会问责于王爷啊。”
“这…这可如何是好。上使,上使若肯帮本王出主意,本王愿奉上,黄金千两。”
许灵君摆了摆手,
“多谢王爷美意,这黄金下官断不敢接受。不过,帮王爷出主意,下官倒是愿意效劳。”
“上使请讲。”
许灵君起身,做思索状。
半晌,才缓缓道:“王爷可知,十四位皇亲,借地救民之事。”
“知道。”
“下官建议,王爷向朝廷上一道奏折,就说,也愿意效法十四位皇亲,这样,皇上一高兴,兴许就不会追究此事了。”
代王一听急了,心道:果然是瞄准本王的田产了吗!
立即哀声道:“上使,本王可比不了福王啊,拿出三十万亩田地,本王的王府就要吃糠喝稀了。”
“诶,王爷,说是效法,又没说一模一样。我听说,大同镇外的铁矿和煤田,是王爷的吧。”
“啊,对对,不过那铁矿之前死过人,现在并未开采……哦!我懂了,上使的意思是,要本王把那些矿产借给朝廷对吧。”
许灵君笑道,
“正是,那几处矿产,储量极大,采不完的。
反正王爷现在也不用,借给朝廷几年,顺了皇上的心。
皇上不但不会怪罪,还会张榜表彰王爷义举,给个救世济民之名,岂不美哉。”
“哎呀!上使好谋略!本王佩服!”
代王激动的握住许灵君的双手摇了起来。
“呵呵,过誉了过誉了。
王爷,下官的奏折不日便会送出,请王爷尽快办理此事。这样皇上就不会来责问了。”
“好,本王明日就去办,奏折连同地契一起,呈送皇上。”
“如此甚好。那么,下官不便久留,免得被人说下官私自结交皇亲,对王爷不利。”
说着,许灵君就要走。
“上使,请留步,上使帮了本王如此大的忙,不让本王表示一下,实在无法心安。
既然上使不愿意收黄金,那么……
城西有一处宅邸,门上挂着牌匾“登府”,是本王一位朋友的,不在本王名下。
本王愿借给上使,暂时居住,想住到何时,就住到何时。”
许灵君又做出想要拒绝的样子。
代王赶忙道:“那宅邸很小,上使就当作是,帮皇上节省银子嘛。”
“既然如此,下官就谢过王爷了。”
“哈哈哈,好说好说,上使不必客气。
在大同地界上,有任何事,都可以来找本王,保证帮上使解决。”
说着,随着许灵君一起走出了书房。
“大人请留步,还请记住,下官今日不曾见过王爷。”
“哈哈哈,好好,上使请慢走。”
代王目送着许灵君的身影,没入了黑暗中。
心下叹道,此人在京城怕是有些势力,需得去打听打听,看如何结交。
到时候好从他身上打听一些皇帝的消息……
代王一边思索着,一边叫人翻找地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