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赵允嘉被宫中派来的车马接到农学院。
这一次再见到几位农学院的夫子,情况与之前第一次到时大相径庭。
几位农学夫子一脸热情与期盼。他们等了一早上,就是盼着赵允嘉的到来。
赵允嘉先是对着嬴政行礼鞠躬,“参加陛下。”
嬴政大手一挥,“免礼。”
随后赵允嘉正准备对几个农学夫子行礼,就被邹珩一把拉住。
邹珩迫不及待道:“无需那些礼节,你昨日说要带两样东西过来,到底是何物?”
嬴政摇头笑了笑,“你这个邹珩,这性子得改改了。”
邹珩也不在意,转头道:“陛下,你不懂老臣的心啊,我与几位夫子看了好几遍土地改良的书简,越看越激动,昨夜可是一宿没睡到,就盼着赵允嘉快些来。”
看着几位夫子一把年纪,还如此操劳,赵允嘉好言劝道:“邹夫子,您几位年纪可不小了,担忧这点。”
“知道知道,你快把东西拿出来。”邹珩一边点头,一边催促道。
于是赵允嘉将羊皮设计图纸和土豆种子拿了下来。
邹珩看着羊皮图纸,连忙问道:“这是何物?”
看着邹珩一脸急不可耐的样子,赵允嘉将羊皮图纸展开,平铺在桌上。
一时间,众人为了上来。
不过大家都看的一头雾水。
“允嘉,这东西是个啥?”
“怎么看都看不懂?”
“这东西看起来倒像是什么器具,就是模样古怪。”
“这东西有何作用?”
几人纷纷议论道。
你们看得懂才怪了。
这玩意儿是唐代的设计。
赵允嘉解释道:“几位夫子,这叫曲辕犁,是一种农具。”
“农具?”邹珩第一个发出诧异的疑问。
“允嘉,这是哪种农具?为何以前没见过?”
赵允嘉俯身指着曲辕犁的机构图,“邹夫子,这处地方是犁梢,用手握住便可推行曲辕犁,这几处是衔接固定的曲辕犁结构的地方。”
“而这一处地方叫犁辕,用这里来翻耕土地。”
几位农学夫子听完之后,目光紧紧盯着图纸,一阵思索。
片刻之后。
“嘶······”其中一个农学夫子吸了一口气,“老夫好想琢磨出一点意思来了。”
一人醒悟,随后几人也纷纷察觉到了曲辕犁的使用原理。
其实曲辕犁的使用并不难,难点在于设计。
一旦东西成型,哪怕是傻子都知道怎么用。
邹珩的脸色从疑惑,一下子到了惊讶。
“这这这······这东西太精妙了!”
“你们看,由这里推动,无需反复挥舞农具,只需要用力往前推,那犁辕便能翻耕土地。”
“不错不错,邹夫子说的不错,你们看只需要推动犁梢即可,这农具设计当真巧妙!”
“有了这农具,农人百姓种田,岂不是能省下很多力气和时间。”
“你看这里的构造,分明是可以用缰绳牵引,到时候无需人力,用牛畜拉动也可。”
一时间,几个农学夫子全然不顾别人,大声讨论了起来。
赵允嘉悄悄退到一旁,这种时候最好别打扰几个夫子的雅兴。
嬴政站在一旁,一脸笑意。
看来允嘉又一次立下大功。
就连几位农学夫子都认可的农具,想必差不到哪里去。
许久之后,几位农学院的夫子才从阵阵惊叹中回味过来。
这只是赵允嘉带来的第一件东西,另外一件呢?
“允嘉,这曲辕犁果然非同凡响,这一件已经让我等大开眼界,不知道第二件是什么?”
邹珩一脸殷切地问道。
赵允嘉当即把一口袋土豆种子搬了出来。
“邹夫子,我说的第二件东西,就是此物。”
“这是?”
几位夫子面面相觑,看着这一个黄色的圆球一脸的疑惑。
“此物没见过啊,倒像是什么水果?”
“倒也不像是水果,这是此物圆不溜秋的,样子不是很讨喜。”
赵允嘉暗自笑了笑,等下告诉你们,保管你们吃惊。
“咳咳······”赵允嘉清了一下嗓子。
“几位夫子,此物乃叫土豆,是一种农作物。”
“允嘉吃过之后,味道尚可,但是足够填饱肚子。”
“而且此物好种植,亩产不低。允嘉在山中试过一次,产量喜人。可惜后来便去了军营,但是此事一直记挂在心上。”
“有了这东西,我大秦的粮食问题可以缓解许多。”
“当真?”邹珩顿时眼前一亮。
“这土豆当真可以果腹?”
就连嬴政也煞有介事地看着赵允嘉。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倘若真的如允嘉所说,那定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大秦的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就能缓解了。
这件事一直压在嬴政心头,这位大秦的皇帝每每想起这件事就寝食难安。
“允嘉,你快细说一下,朕也想听听。”
“喏。”
赵允嘉鞠躬道。
他随手拿起一颗种子。
“土豆这种农作物,种植不麻烦,播种前困种催芽,然后播种等其慢慢发育,最后开花结果,生长周期短,且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播种的好时候。”
“等到开春之后,就可以收成,不耽误种植麦子。”
“而且此物的产量极大,比起麦子和水稻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保存得当,可以存储许久。”
“有了这等口粮,不敢说让大秦人人足食,但解决掉温饱问题不在话下。”
邹珩等几位农学夫子,此时一脸的震惊,面色微微颤抖。
“真如如此,那便是天佑我大秦,怜悯众生百姓,我大秦的百姓可以温饱了。”
“我等专研了农学半辈子,就是盼着这一天,此生能看见百姓皆可温饱,死而无憾!”
“无憾,无憾!此生无憾!”
几位夫子一脸动容,老泪纵横。
就连站在一旁的其他人也心有唏嘘。
农学院的这些夫子,无一不是想让大秦百姓吃饱,操劳半辈子一往无前,令人感动。
赵允嘉长出一口气,呢喃道。
“其实这样的大秦,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