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粮从何来这个问题,管某无需解释!”
一句无需解释,惹得众人以为管亥圆不下去谎言了。
想要上前指责管亥。
管亥却反问数声:“若是无粮,城中能养得起那支击溃你们的骑兵?”
“若是无粮,诸位如何看得到城头上那密密麻麻的民众身影?”
“若是无粮,傍晚诸位抵达真定时,里面民众为何不配合起义?”
三句反问。
堵得众人一声不吭。
仔细想想之后,他们竟然又觉得管亥说得有道理。
“诸位若是不信,等会人来了。”
“你们大可分开询问。”
管亥不想浪费口舌。
让那两百人帮忙描述就行。
现场极为安静。
所有人都在揣摩和分析管亥说过的话。
不知不觉间。
外面响起一声汇报。
说人都带来了。
张角当即命人将这两百人分为三个部分。
三兄弟一人盘问一拨人。
管亥则在现场气定神闲地等待着结果。
山峦中峰处。
张角询问一名投降的原黄巾军百姓。
“把你们在真定县城中的遭遇,细细道来!”
那百姓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就描绘了起来。
听得张角及身边众人,眉头直皱。
百姓道:“当时我们跟着管亥,本来要在城中起义。”
“配合张标渠帅破开城门。”
“可管亥被人提前请到了真定令府邸上。”
“我们以为事情泄露了,当即起义!”
百姓将整个过程告诉了张角。
后面发生的一切,也都事无巨细,一一告知。
包括了投降后对抗张标的过程。
以及后来扩建城池,修建火炕,参与屯田开荒之事。
整个流程下来。
让张角等人,听得如梦似幻,难以置信。
“我且问你,你说城中有七八万人。”
“真定粮仓,哪来这么多的粮食?”
这一点,是张角一直搞不懂的问题。
他能够说服寻常民众随他起义,就是因为大家都没得吃了。
才打算抢官府的粮仓。
“我们的粮食,不是从粮仓里取来的!”
百姓这话,让张角震惊当场。
粮仓里没有粮米取出,那?
“那粮从何来?”
张角质问道。
“我只知道每隔一段时间。”
“都会有辆车从城外运粮过来。”
“至于从哪里运来,不得而知!”
这名百姓地位不够,他也不知道粮从何来。
反正就是有。
足够保证大家都饿不死!
张角听得云里雾里。
在怀疑与相信之间,来回摇摆。
见从这名百姓嘴里问不出粮食来源。
张角又换了一个人。
可他接连换了十多个人,都没人知道粮从何来。
其他的问题的回答,倒是大同小异。
“看来管亥说的十有八九是真的。”
“但粮从何来这个问题,还得问他!”
张角没有继续问下去。
而是让人专门看管这些百姓之后。
他又回到了临时大帐里。
此时的张梁、张宝还没询问完毕。
众人见张角先一步回来。
于是纷纷上前,询问情况。
“天公将军,那些百姓怎么说?”
“管亥所说,是真是假?”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张角的回答。
可张角却直接喝退众人。
还清空了大帐周围二十米内的人员。
唯独留下了管亥。
帐内。
张角问道:“现在你可以告诉我,粮从何来了吧?”
管亥见张角还算有诚意,当即回答了这个问题。
“粮从庄园运来!”
庄园?
张角追问:“什么庄园,当地大族豪强的坞堡吗?”
难不成他们得到了本地大族残留下来的余粮?
“不!”
管亥摇头。
“此乃我主之庄园!”
“大族豪强撤离时,带走了所有的物资、粮米。”
那些空荡荡的坞堡,都已经搜刮一空了。
连颗老鼠屎都没有。
“真定令的庄园?”
“他一个新上任没多久的县令,能有什么庄园?”
张角起义前,了解过冀州境内所有郡国的官吏。
当时看到真定令刘宇这个名字时,直接略过了。
没想到如今此人让他头疼不已。
“庄园里有什么,以及庄园怎么来的。”
“管某还没有资格知道!”
管亥虽然已经是刘宇的心腹之一。
但时至今日。
管亥、管承、赵风、张郃、沮授这些人。
都没有踏进过庄园一步。
全程都是由李鼎主持庄园大小事宜的。
或许李鼎才是刘宇心腹中的心腹!
管亥的潜意识里,只知道那庄园的粮食,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连你都不知道?”
张角瞪大眼睛。
现场安静了一会。
管亥继续道:“管某今晚过来,是跟天公将军商议一件要事的。”
“什么要事?”
张角询问。
管亥开门见山,道:“我主算定天公将军三兄弟,必死于这场起义。”
“三位死后,那些随着起义的百姓。”
“要么被官军镇杀,要么逃难山林。”
“我主看上了这批人。”
这些话,都是刘宇当时交代的原话。
管亥原封不动,告知张角。
张角先是震怒了一下,可下一秒,却叹气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