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今天他老朱摆的这是鸿门宴啊!”
“是啊大哥,要论圈田,咱们淮西弟兄们是占的最多的,皇上这一招岂不是针对咱!”
“就三个月的期限,咱们怎么办?大哥你拿个主意啊~”
一帮淮西武将,围着洪都侯蓝玉,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天杀的燕南飞!一定是这狗日的出的馊主意!”
“不退!”
蓝玉的眼神里闪出一丝凶狠!
“要命可以,要田不行!”
“咱弟兄们拼死拼活为了啥,不就是想给儿孙们拼个前程,拼个好日子。”
“地要是退了,别管你这个侯那个侯,这个公那个公,都成了虚名。”
“你们哪家哪户不是百十口人,就靠朝廷一年到头那点俸禄,能养得活老婆孩子吗?”
蓝玉的话瞬间就引起了共鸣。
“是啊,是啊,洪都侯说的在理,王侯手里没田就像将军手里没兵,那不就是光杆司令!”
“对,打死都不能当光杆司令!”
但也有人表示了担忧:
“皇上说了,咱要不主动退,他就要派锦衣卫彻查了,到时候可怎么办!”
“是啊,咱们的皇上你们还不知道吗,杀人不眨眼,别到时候不给我们留情面!”
“只要我们大家都不退,就没问题!”
蓝玉给出了自己的主意。
“此话怎讲?”
“只要咱们铁板一块,咬死了地是咱们买的,让退可以朝廷要按市价买回去,否则我们都不退!”
“难不成皇上要把咱们都杀了?到时候就没人带兵,没人治军,难不成皇上自己要当这个光杆司令不成?”
“对!地是我们买的!老子花了钱!要退可以得给补偿!否则老子一分地都不退。”
“咱们就拖着,说不定情况会有转机……”
这些人显然吧土地当做已经吃进肚子里的肉,不肯轻易吐出来。
而地方上,那些占了地的官员,也都在翘首以盼等着金陵城的消息。
他们历来是见风使舵的好手。
只要京城权贵们不退,他们就认为形势还有可谈的余地,也准备抗旨不遵。
朱元璋的耳目自然把这些消息都带进了宫。
朱元璋雷霆大怒,喊来了沈炼,让他抓几个带头闹事的人。
被朱标拦住:
“父皇,万万不可,您以当众声明以三月为限,天子不可食言呀!”
“如这时抓人,恐有损父皇圣明。”
朱元璋这才冷静下来。
朱元璋正在发愁勋贵们抱团对抗自己的时候。
另一件更麻烦的事来了。
朱元璋击败元廷后,控制了自雁门关到山海关以南的区域。
元廷残部北逃遁入蒙古深处。
但仍控制着明朝北部的广阔草原。
开国之后,在朱元璋的亲自主持下,先后派大将军徐达、蓝玉、常玉春、冯胜和儿子朱棣等领兵征讨北元。
每次战斗虽有斩获,但都无法斩断北元的根基。
经过这几年的休养,前元小皇帝元惠宗已长大成人。
他时刻想复辟祖上基业,想重新夺回元大都,也就是如今的北平,这些年来一直积蓄力量准备反攻大明。
于是在洪武二十八年五月,他派出自己的心腹大臣王保保率军七万经野狐岭出居庸关,进犯北平。
而此时北平守军不过三万人,燕王朱棣接信后随第一时间返回北平组织抵抗,但敌我兵力悬殊,还是给朱元璋发回了告急求援信。
现在营救北平成为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当务之急。
清理圈地的事宜只能暂且放了一放,等解了北平之围再说。
接到朱棣的求援信后,朱元璋立马召集群臣朝会,商讨退敌对策。
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大将军徐达、常遇春和唐国公冯胜等人与朱元璋年龄相仿。
此时已年届60岁,无法再率军出征。
蓝玉等人看到了机会,纷纷请缨,请求带兵出征以解北平之围。
要说蓝玉如此积极,一方面是因为他是职业军人,一听有仗打就兴奋。
另一方面也有私心,他想打个大战归来希望朱元璋不再追究自己圈地的事宜。
朱元璋对蓝玉也没有原来那么信任。
“派你出征?你到时好带兵回京逼宫?”
朱元璋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好言劝慰,说是考虑到蓝玉连年征战,劳苦功高,这次就好好休养,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挑来挑去,朱元璋发现,排除了淮西子弟自己竟然无人可用。
内心止不住的一阵悲哀……
就在这时,沉默了许久的太子朱标张子口:
“父皇,儿臣愿意领兵出征,以解北平之围。”
朱标的语气很坚定,是经过深思熟虑后说的。
“标儿,你有这份心是好的,可是你从没有当过兵……”
“父皇,这些年儿确实参与政事多一些,兵事少一些,但儿臣闲暇时也曾潜心研习兵书兵法,向诸位叔伯前辈学习。”
“此外,也请父皇给儿臣个机会到沙场历练,步父皇后尘,学习做一名跃马疆场的英主!”
“此外,吾弟燕王朱棣已在北平带兵执甲镇守多年,有燕王相助,儿臣更有信心可以退敌。”
朱元璋本不放心朱标前去。
朱标似乎也不是最佳的选择。
但听到朱标这么说,他也就同意了。
“要是朕年轻10岁,定要御驾亲征生擒王保保!”
“好吧,那标儿你就代朕出征,予你步兵五万,骑兵三万,共八万人由你掌管即日领兵出发驰援北平。”
“谢父皇,儿臣定不辱使命!”
朱标高高兴兴地领了旨。
蓝玉等一众淮系将领虽然不满,但朱元璋毕竟派出的是自己的亲儿子,也不好再说啥。
只是燕南飞却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燕爱卿何事,但说无妨!”
“陛下,臣乞求随军出征,镶助太子一臂之力!”
听到燕南飞这么说,朱元璋还没开口。
蓝玉等人炸了锅。
“什么?你一个太医院院判要随军出征!”
“开什么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