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者不思民,为将者不思战!”
燕南飞的总结精辟到位。
朱元璋眼神中的光突然暗淡下来。
看着沮丧的朱元璋,燕南飞无比的同情。
他仿佛看到了一头决斗后失败的雄狮。
身为大明掌舵人的朱元璋头一次感到心寒。
自己的臣子、王孙,这么多人都在阳奉阴违。
他们表面上尊重自己,尊重法律。
实际上却想尽一切办法搞钱搞地。
甚至自己的儿子还带头胡来。
君臣关系,父子关系都经不起利益的考验。
亲情,忠诚,公平,正义等诗意的词语在利益面前也变得苍白无力。
“还请陛下不要过分伤心!”
“您已经书写了大明彪炳史册的千古功绩。”
“但历史总在曲折中前进,我们要做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已。”
“你永远是最伟大,最英雄的大明开元皇帝!”
“燕大人,可有化解这些积弊的良策啊?”
“十二个字!”
“还田于民!”
“打击走私!”
“革新吏治!”
“整备军纪!”
“燕爱卿详细说说!”
“所谓还田于民,根据土地清查结果。”
“要求多占强占非法占有土地的地主,将土地退还给朝廷。”
“由朝廷派主持分地,将这一部分田地分给失地农民。”
此一条,以安大明之本。”
“所谓打击走私,一要抓人惩前,二要建章立制毙后。”
“严格惩治此前走私的王公贵族、各级官吏和商人小贩,应抓尽抓,应判尽判,表明朝廷打击走私的决心,捍卫税收的决心!”
“坚决斩断走私利益链条,让利于民,还税于国。”
“所谓革新吏治,王公贵族之所以能在全国各地天南海北圈地走私,为害一方,主要是各级官吏不作为。”
“一是要进行官体官制的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提高中央对地方的管控能力。”
“二是要对官员进行再选拔,再教育,让能者上劣者下,切实培养选拔一批忠诚务实担当好官。”
“三是要改革监察制度,让各级监察机构和监察人员敢说话,说真话!”
“所谓整备军纪,加上军队内部梳理教育,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严厉打击军队走私,军队经商,军中腐败,使军队重新焕发战斗力,永卫我大明江山。”
“还田于民!”
“打击走私!”
“革新吏治!”
“整备军纪!”
“好!字字珠玑!切中要害!对策,精准凌厉!”
“那就让我们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变革吧!”
“为大明做一场由内而外的手术,切掉患处,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父皇,儿臣想帮助燕南飞大人主持这场改革!以彰皇家意志!以安天下臣民!”
太子朱标怀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主动请缨。
“这个嘛……”
“朕的意思,由燕南飞大人全权主持这次改革,改革进展随时向太子和朕汇报。”
“如遇急难险重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三人可协商解决……其余事项,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一律由燕大人临机决断!”
“父皇……您就让儿臣参与一下嘛,就当锻炼锻炼了!”
朱标还是一再坚持。
被朱元璋严辞拒绝了。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
燕南飞的这场改革虽说是利国利民,但势必要得罪天下当权的官员贵族。
先让他冲锋在前,到时候众人的怒火怨气都撒向燕南飞。
再让儿子朱标出来安抚。
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改革效果,又能提升太子威望,一举两得。
至于燕南飞嘛,改革如成功,那是他朱元璋和朱标居中圣裁,统一调度的结果。
改革如失败,那是他燕南飞办事不利,轻飘冒进造成的,和自己还有太子无关。
燕南飞自然看出了朱元璋的帝王心术。
赶忙借坡下驴:“请陛下放心,为了大明臣万死不辞!”
“太子殿下,改革方案我会尽快拿出和您商定后向陛下汇报。”
“改革的推进我也会及时向您禀报进展,您就在后台居中指挥即可,臣来冲锋陷阵,当一把大明利刃。”
“好一个大明利刃!”
“春驼!”
“奴才在!”
“告诉冶金司的奴才们,让他们打造一把纯金的尚方宝剑,就刻4个字,大明利刃!”
“燕爱卿,宝剑锻造完毕朕便将其赏赐与你!”
“谢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