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章:治逃课,还得是宋濂
正在这时,检校夏煜在大太监刘福的引领下进来。
顶着天子的雷霆之威,硬着头皮对朱元璋行礼:“卑职参见陛下。”
朱元璋周身的气压这才散去一点。
朱元璋看了一眼刘福,刘福知趣退下。
这才转向夏煜。
这个夏煜比杨宪投诚的晚了一些。
为人又谨慎懦弱,没有为官之才。
因而杨宪早已凭借干练的办事风格,及出色的经史才辩,被朱元璋视为亲信。
一路提拔至中书省执政,同汪广洋一道成为宰相李善长的副手。
而夏煜仍旧是个从九品的小小检校官。
不过,夏煜此人有个好处,对朱元璋忠心不二,从不自作聪明。
也不敢越雷池半步。
心甘情愿地为他做眼线和恶犬。
最重要的是,嘴严,话少。
这是朱元璋一直将其带在身边重用的原因。
虽品级不高,但实际的权力不小,百官都对其畏惧不已。
朱元璋示意他起身。
看了两个跪在地上的小太监一眼。
“把你听到的看到的,给咱学学。”
夏煜目不斜视,拱手:“遵旨。”
随即将大本堂中发生过的事情惟妙惟肖地重复了一遍。
甚至还捏着嗓子将各人的声音、语气、表情都模仿了来。
连朱元璋听到的朱橚辩诸皇子的话都一字不差。
听得地上两个小太监冷汗直流。
幸好,夏煜所禀与两个小太监所言出入极小。
那两人才暗中松了口气。
庆幸没有一句说错。
同时生出一股后怕,陛下果真是对任何人都只信三分。
对朱元璋的畏惧又上了一层。
夏煜报完,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纸。
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不少小字,刚才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了纸上。
还有其他的一些情况。
将纸呈给朱元璋后。
朱元璋仔细看完。
再抬起头来时,神色变得极冷。
他高声喊道:“刘福。”
大太监刘福躬身进来。
朱元璋一指趴在地上的两个小太监,语气不变:“将这二人带出去杖毙。”
两个小太监大惊:
“陛下饶命啊,饶命啊,奴婢冤枉,奴婢冤枉!”
拼命讨饶,不知自己到底犯下了什么大错。
刘福察言观色,飞快叫进来几个动作麻利的太监。
将这两人嘴堵了,捆出殿去。
朱元璋又吩咐道:
“将大本堂的管事太监,以及一众知情不报者一律处决干净。”
刘福低头称是。
向朱元璋告了个御前惊扰之罪,便亲自出去监刑。
朱元璋没有半句解释。
夏煜递上来的哪张纸条上写明了这两个小太监收买管事,求得大本堂的轻省工作。
很显然触到了他的逆鳞。
老朱最恨的就是那些为了一己私欲无视大明法度的官。
行受贿赂一事,哪怕是身份再低微的太监也不行!
但凡让他知道的,必杀无赦,夷三族!
而检校官,正是从下到上,朝堂坊间,风闻之事无不上报的一群人。
就算有官吏在家纳凉抱怨炎日这种小事,都能一字不差地落到朱元璋的耳朵里!
夏煜又禀:
“卑职前来面圣途中,见李夫子也正急急赶来,再有片刻便应到殿外了。”
朱元璋并不惊奇,一副早有所料的样子。
果然,半柱香的工夫后。
刘福去而复返,进来报李夫子求见。
朱元璋冷然道:
“不见,让他滚回去。现在才知道着急,晚了。咱也没有那么好说话!”
这森然的语气。
让多有见识的刘福也是听得一头冷汗。
连忙出去传旨。
夏煜走后。
朱元璋独自陷入了沉思。
回想着朱橚在大本堂里的那些话。
被夏煜再重复一次后,朱元璋愈发品出新的滋味来。
一种哭笑不得的气恼和吾有麒麟儿的自豪感在他心中矛盾交织。
以橚儿的才学眼界,交给这个李夫子明显是浪费。
况且,这些皇子们很快就要授藩了。
虽不用他们理朝堂政事,但这几个皇子未来是要守卫大明边疆的。
断不可让人教歪了去。
思忖片刻。
朱元璋提笔亲自拟了一道圣旨。
宣太子恩师宋濂觐见。
洪武二年,因主持编纂《元史》有功,宋濂被升为翰林院学士。
朱元璋十分信任其才学,这次便准备用他来给诸位皇子讲学。
圣旨写罢,自己先笑道:
“这可是咱最佩服的大儒,治学严谨,标儿都没少挨揍,这回好好让你个小混蛋吃点苦头!”
“不是喜欢翘课逃学吗,咱偏不让你如愿!”
......
朱橚不知道朱元璋给他请了一个如此凶残的教导主任。
一年只放十八天假那种。
这时候,正在他彻底改造过的后院中。
小心翼翼地掀起了一道帘子。
而后一闪身钻进了一个顶部完全透明的棚状物中。
三月初的应天,虽已入春,但气温依旧很低。
从元朝一直持续到明末的小冰川时期,导致此时的温度比后世更加寒冷一些。
手还不能完全从袖筒里伸出来。
虽已完成每年的天子亲耕。
但实际上,此时还不是最适宜下种的时候,因而当时的亩产也是极低。
不过,一进了暖棚。
空气温度明显上升了不少。
朱橚脱去厚重的外衣,只穿了一身方便做农活的粗布衣裳。
就拿着他那本厚重的记录报告走进田亩之中。
在他面前,试验田被划分成整齐的数块。
地面甚至可以看到严格的长度标记,并用木牌清晰地注明了序号。
试验田里分种了不同作物。
朱橚径直走向最后面的九号试验田。
在这块田地里,已经长出了一垄垄大小不一的翠绿藤蔓。
若有懂行的人去看。
便会发现,这些植物属同一种。
但很明显正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
朱橚打开实验记录报告册,仔细观察每一植株的形态及尺寸,将数据图例详尽地记录在册。
在实验上,他秉承了前世一贯的严谨态度。
保证所有大小项都能用确定的数值来衡量。
很快,他便沉醉其中。
贯穿了整个大明朝的小冰川时期,不仅仅是让冬天变得更加难捱。
更是挤压作物的生长时间,使得土地贫瘠减产。
每年冻死饿死者无数。
粮食问题贯穿了整个洪武时期。
等到他种植的这些东西推广开来。
朱橚有信心填饱天下六千万张嘴!
直到将新出苗的品种形态以及习性逐一记录在案,核对无误后。
朱橚才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水,停了下来。
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在侧面打开一个小门,走下楼梯,下面是一个宽阔的地下储藏间。
空间竟与他住所的整个地上面积同等!
朱橚已经用后世的建筑技术将其加固修整。
开凿了隐蔽的通风口。
使得他种出来的东西也能完好无损地储存在此处。
一切准备就绪后。
朱橚打开自己的后台系统,开始完成打卡。
他的系统名叫“应天每日打卡系统”。
只要在应天府范围内打卡就能获得奖励。
这是他不愿意离开应天的主要原因。
系统声音响起。
【打卡成功!】
朱橚只觉得眼前一花。
一张详尽的图纸,以及一件将近一米长的大家伙便轰然出现在他的面前。
“咳,咳咳......”
朱橚后退几步,等烟尘稍散。
“幸好早有准备,提前来到了仓库。”
这间地下库房里面,已经堆满了从打卡系统里获得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有时候出现的东西小,有时候大。
未免不方便懈怠,他一般都提前到了这里再开启系统。
拿起图纸,待看清出现在眼前的东西之后。
朱橚不禁心中狂喜。
火炮!
而且,竟然是佛朗机炮!
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北伐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