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在所有闯军中,你的名声、风头做到一时无两。】
【你的兰陵军团天下举世闻名,虽然他们认为你的兰陵军团很奇葩,但你还是成功为你的兰陵军团打响了名头。】
【你获得五万转生点。】
且不管岭南地的那些世家,是如何商议对付兰陵王的对策。
世子殿下如今在意的是用一切的时间,发育自己。
若说主动对付世家,一没到这个时候,二没这个精力。
初冬还在兰陵王府上前三个月里,世子一直在和初冬商议琅琊阁后续发展的事情,以及注意事项。
而借琅琊阁的势力,世子也成功将自己兰陵王这个马甲号的名声打响。
不管这天底下,众人对自己的评价好与坏,先将名声打出去。
这点最重要。
黑粉红粉都是粉。
虽然有几分取巧,可也算是凭借手段特殊。
也算是成功让整个大景国,乃至边疆的异族。
都隐约听说过岭南,他这只‘特立独行’的军队。
日月星辰,乌飞兔走。
后又五月后。
凭借着琅琊阁的这一波助推。
凭着名声发酵的作用。
世子的兰陵军团,吸引了无数走投无路,被逼投军的农民子弟。
也吸引来一些对兰陵王见解有所认同的江湖人士,以及几位谋士。
甚至这古怪的见解,古怪的思想。
还为世子吸引来了岭南一处马场的暗中支持。
五万人的军队得以再次的迅速扩增,一举突破十万大关。
而与此同时。
皇上与他那位弟弟,镇守洛阳城王爷之间的战争也迅速打响。
大景国内,气氛变得焦灼浓烈。
处处皆硝烟。
大战一触即发。
随着局势的日益紧张,初冬也回到琅琊阁主持起琅琊阁的大局。
琅琊阁往后还有大用,无论是民间渔轮,还是军情情报的传递,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初冬离开后,双方的联系就只有每日会飞来府内的许多信鸽。
随着时间推移,信鸽飞来的越来越多。
大景国各地,各大起义军的信息。
说这只起义军昨天吞了某某某座城,接下来大军打算往哪个方向行径。
说陛下已经将北凉的军队调遣来,准备平哪处的乱。
在这些起义军里。
岭南最是偏远。
它既不接土北凉,也与别的起义军相距甚远。
土地贫瘠,世家又多。
前有二皇子的洛阳城挡着,后是群山野岭。
世子的兰陵王军团,虽然‘享誉中外’,可竟也暂时得以无恙。
世子在这些日子里。
只是闷头发展,看着麾下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心中窃喜。
平日里,他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军营中度过。
每日除了练兵,就是多次给士兵灌输‘一定要以民为主’的思想,宣讲军风军纪。
他最怕的就是以后攻城略地后,手下的兵不听话。
进城后就和其他的闯王军队一样,大肆行抢夺之事。
坏了百姓的房子、钱财、以及女子。
到了那时。
再训,可就迟了。
所以前期的兵,一定要练好,形成好的军中风气。
一定要防微杜渐,一些不好的苗头,一定要提前掐掉。
“我手下的兵,基本上都是百姓起义。”
“要说百姓起义兵。”
“其实也好,从零开始,我每日和他们相处,以后会好管控。”
“战力问题的话,也可以训练。”
“之前在捉云阁里,就有几本能够速成的功法,不需要太多的天赋。”
“这些功法虽然上限,可容易入门,对这些百姓兵,农民兵,刚刚适用。”
世子殿下头脑很清楚,转生者学校教导,一定要将手上的资源尽数发挥出作用。
捉云阁里的万册功法秘籍,皆是资源。
没有理由不去利用。
在世子殿下收下讨伐自己的万人临时军队后,就已经将秘籍教导出去。
如今那些毫无武学基础的白兵,练了这般时日。
境界基本在五品到二品之间。
捉云阁里,并非所有武功秘籍都能放。
虽万册秘籍,可也是经过千挑万选的。
兰陵王府族地,族地附近被挖出填平了一座小山。
在原地上,又修建了一处较为平坦的地带。
而这就是兰陵军团,练兵的营地。
十万士兵,分作百个方阵。
一个方阵大概百人,各个方阵都由一位小队长在前方带领练武。
左侧的三十方阵,是持戟盾的大戟士,方阵里练的是戟与盾。
右侧的六十方阵,是普通兰陵士兵。
方阵中练的刀、枪、矛、盾的都有。
中间流出一个很广阔的空地。
这处空地,是留做十个方阵的白马义从骑马冲锋用的。
只是今天,这些白马义从,缺了早课。
平日里穿戴浮屠盔甲,将全身包裹在黑铁中的骑兵,今日竟然罕见的不见踪影。
要知道平日里,就这群穿戴浮屠盔甲的人练武训练是最勤的。
无论是炎炎烈日,还是狂风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