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岁。
这两年。
国与国不平静,江湖中亦是不平静。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江湖中出现了一个名为‘夜阁’的刺客组织。
组织统领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女,虽年纪轻轻,可一身修为已经到了一品的天理境。
近两年一直在刺杀朝廷中当值的命官。
而且刺杀的对象,皆是朝堂上主战派的官员。
两年时间,夜阁成功刺杀三名一品官员,十位二品官,数十位三品官。
以及数不清的芝麻绿豆小官。
在兰陵王灭首相府后,两年后的今天。
朝堂上,再次人心惶惶。
另外,还有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组织机构。
是个专门收集江湖,朝堂隐秘情报的组织。
名‘琅琊阁’。
据说琅琊阁的阁主,是个二十多数的妇人,身姿曼妙。
两年来,琅琊阁耳目遍布。
可能街上卖糖葫芦的中年大叔,卖饰品的小商小贩,米店的老板,酒楼的说书人……
越是不起眼的人物,就越有可能是琅琊阁里的人。
世子二十一岁,这琅琊阁给世子送了份大礼。
前些日,琅琊阁打听到当今圣上的弟弟,当初争储失败被派遣到洛阳城做了本朝王爷的二皇子。
这位王爷在洛阳城暗地里私自招兵,十几年间,拥兵二十万。
琅琊阁将这事一爆出,朝堂上立马爆炸了。
圣上找这位王爷回朝询问对质。
可这时候,回朝,不就是把自己摆放在粘板的位置。
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这种情形下,这位王爷哪敢回朝面圣。
双方还没对质,王爷就心虚了,再被某些人一怂恿,只能被迫提早扛起反旗。
而经这位王爷带头,大景国各地,陆陆续续的又有好多人起义。
一时间,各地反王频频冒出头来。
像那七国的遗族,闹腾的最厉害。
另外有一对女子军团,在淮西贫瘠地,夺下一座城池,最先称王。
自号:武周王。
女子称王,堪称史无前例。
众多野心勃勃之辈,见她一女子都敢称王称帝。
自尊心作祟,不愿落在一个女子之后。
一个个如雨后春笋一般,就尽都安奈不住,在各自的地方称王号帝。
一时间,大景国大乱。
今日早朝,各地反王名号乱做一团,老皇帝将奏章掷到地上,气愤到身体发抖。
“要变天了”
岭南地域,世子殿下见时机成熟。
心说:老子也反了!
果断在岭南地域,夺下其中一个世家的族地。
又将这世家改头换面,更换点门阶上的牌匾。
换上写着‘兰陵王’三个大字的门匾。
族地坐拥一座后山,占地百亩。
后山可供养兵。
一年的时间,一万大军,此时又东拉西扯来些人。
不求质量,勉勉强强达到五万人数。
夜晚,灯盏明亮的大厅中。
来了一位客人。
檀木做的椅子,世子坐在主位,身旁一位妙龄女子坐副位。
“世子,这回天下真的要乱了”
那妙龄女子是梧桐苑里的小丫鬟初冬。
原先梧桐苑里的小丫鬟,消失了三年,如今再次出现身份已经不一样了。
“初冬,琅琊阁管的还算顺手吗?”
世子端起茶,不急不慢的抿了一口。
神态不骄不燥,颇有几分运筹帷幄的韵味。
初冬一脸委屈,不去回答世子的问题。
反倒委屈巴巴,一脸我见犹怜模样。
“公子好狠的心啊!说遣散我们四个,就遣散我们四个。”
“派秋砚姐姐去成立‘夜阁’”
“红薯姐姐成了武周王。”
“又派酱泥姐姐去挑拨七国遗族之间的矛盾。”
“相比其他几位姐姐,我这琅琊阁生活的倒还算安逸,也没太大危险。”
世子殿下摇了摇头,别看初冬这小丫头表现的很可怜的样子。
可自己的四个丫头,各个头脑都是顶聪明的。
一身修为也是一品中后期。
酱泥和初冬都是玄机巅峰,红薯去年也已经突破天理境。
秋砚是四人中天赋最强的,听说去年就好像突破到了天理境巅峰。
“早知道你们这么强,我就早让你们出去做事了。”
这几年,四个丫头确实办的一手漂亮事。
要不是初冬的琅琊阁,如果没爆出那位王爷的屯兵的事迹,现在天下还乱不了呢!
要不是秋砚的夜阁,没有这些年杀的主战派的文臣与武将,当今的陛下说不定还在玩制衡的皇室手段。
而保守派的臣子们,现在也不会人人自危。
早朝上也不会各怀心思,让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要不是红薯的女子称王,那些心高气傲之辈也不会这么快就称王,乃至……称帝。
要不是酱泥将七国的遗族挖出来,当今的圣上也不会像如今这般顾忌。
梧桐苑的这四个丫鬟,个个有大才。
果然……
在本世子从小调教下,再蠢的笨蛋亦是有成才的可能的。
世子殿下暗暗得意。
【逆天改命:在你的主导下,大景国提前进入战乱。】
【你获得五万转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