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哭嚎着说道:
“赔偿有什么用?能还我儿子一条好腿吗?
他才多大呀,才刚结婚呢?
我们家就这么一个男人,全家都指着他挣钱养家呢!
再说了,那钱都总有花完的一天,那以后怎么办,我们全家人喝西北风去。
诶呦,这日子没发过了!这是把人往死里逼呀!”
其实她无非就是想让领导吐口,主动安排儿媳妇进厂里接贾东旭的班,
这年代,这种大厂效益好,收入稳定,
逢年过节还有奖金,工人地位也高,
而且这工作都是世袭制的,老子退休了,儿子就能接老子的班进厂,继续当工人,
贾东旭的工作就是这么来的。
可是没听说过媳妇接丈夫班儿的,没这个先例,贾张氏就是想逼领导松口,安排秦淮茹进厂上班。
“老太太,您家的实际困难我会回去跟领导反映的,
您先站起来别哭,我尽量跟领导请示一下,开个先例,让贾东旭的爱人接他的班进厂。
您看这样行吗?”
听张主任这么说,贾张氏止住了哭声,“您的话当真?”
“我尽量去协调!”
贾张氏止住了哭声,说道:
“那丑话可说在头里,她要是进厂上班,不能从没转正的学徒工开始,我东旭在厂里的工龄也有好几年了,得一起算到我儿媳妇头上。
那没转正的学徒工一个月工资才多少钱,那还不得饿死人。”
张主任叹了口气,这老太太真是蹬鼻子上脸,事故原因还没调查清楚,就敢狮子大开口。
“我先回厂里开会,跟领导讨论一下这事儿。
老易啊,你们不是一个院的吗?你留下来看看能帮点啥忙,我先回厂里开会了。”
说完,张主任就赶紧走了。
······
红星轧钢厂可是四九城的大厂,
此时厂里的事故调查科,刚刚完成对第三车间这台肇事设备的检查。
等到张主任回到厂里的时候,已经是快下午四点半,按照常理还有半个小时就下班了,
可是因为下午的事故,第三车间停工了将近两个小时,
这个年代,一切都是有计划的,每天每个车间的工作是有定量的,完不成,或者次品率过高,就必须当天加班加点的完成。
这会儿整个第三车间都在紧张的忙碌着,
尤其是冷轧组,如今少了一台机械设备,就意味着其他设备必须把停工的设备的生产工作分摊下来。
“主任,事故调查科通知您回来以后去他们科室开会。”
张主任叹了口,没了往日的神采,惴惴不安的往事故调查科走去。
不论是设备问题,还是人员操作问题造成的事故,他都得挨批,
厂里有明文规定,每天开工在启动设备之前,必须先对设备做检查,避免因为设备的问题造成的生产事故。
这一点确实是容易被工人们忽略。
如果是因为工人的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车间主任也得跟着受牵连,横竖他是跑不掉了。
果不其然,会议中,调查科的同志确定,这次事故,就是因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不当造成的。
不仅这样,现在这台设备部分零件也出现了破损,也就是说,由于第三车间工人个人的操作不当,给集体的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
此时的张主任坐在椅子上心里惴惴不安。
“这次的事故在咱们厂里,已经有过先例了,
前年五车间,不是也有个冷轧机的操作工人因为一时恍惚被圈进机床了吗?
还有去年是不是也有一个,这短短三年,死了三个人!
这血的教训,怎么还是没有引起同志们的重视!”
厂长拍着桌子,发脾气的骂道。
“厂长,那个,我们车间这个没死,”
张主任小声的说道,
“我刚从医院回来,医生给受伤的工友做了截肢手术,命是保住了!”
“嗯,不幸中的万幸!快说说是怎么回事!”
张主任把事情的整个经过给厂长汇报了一番,
没敢漏下一星半点。
尤其是郝建国及时制止大家抬轴承,避免贾东旭失血过多这一段,跟厂长描述得清清楚楚。
“这个郝建国是不是就是你们车间里前几天报上来那个越级考核的先进?就那个没转正的学徒工?”
“就是他,厂长。”
-
【各位读者大大!小弟这本书已经申请签约了,绝不太监!】
【求各位读者大大赏小弟点数据!跪求评价票!求鲜花!求评论!求打赏!求月票!读者大大恭喜发财!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