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敏佳打开信封,无聊的看起来。
最近变着花样的送来求爱信的人不少,但以这种噱头送来的,还是第一个。
本来只是随意的打开看一看,结果秦敏佳越往后看,越发的震惊。这上面提出的杂交水稻培育技术,她也只是听说过。
因为西方国家的封锁,国内的各种研究都只能自力更生,别人的先进技术,根本就无法流传到国内来。
信中提出的杂家培育方法,秦敏佳他们不是没有试验过。但水稻和其它粮食作物不同,杂交之法一直没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
因为,除水稻之外的主流粮食作为,都是异花授粉。也就是雌雄两株是分开的,在杂交的时候,理论上把优质的雄性花粉授到雌性花粉上就可以了。
而水稻不同,水稻是同花授粉。简单的说,那就是一株水稻上面,雌性和雄性是长在一起的,想要杂交,何其的困难。
但是,这信中却提出了一个看似无稽之谈的绝佳解决方式。并说,他已经试验成功。
如此突破性的发现,秦敏佳一时也拿不准。毕竟,这样的发现,如果一旦被证实,那可是举国震惊。
但如果是一场闹剧,农科院将会颜面无存,很可能会沦为世界笑柄。
情急之下,秦敏佳立即往上汇报。她的老师,农科院院长王必湖正在外面搞调研,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不停蹄的往农科院赶。
半夜
农科院所有专家都被召集起来,大家坐在办公室中。那封关于杂交水稻培育方法的信,正在被挨个传阅。
后面的专家只听到一点大概,都期盼着赶紧轮到自己手中。
“老王,你还没看完啊,快点快点。”
“别慌,这里面的一些理论,我都是头一次听到。”
“啥啊,这是让你看,不是让你研究,快点。”
已经看完的专家,此时正在本子上谢谢画画,有的则是在埋头苦思。好一会儿之后,这封信才又回到王必湖手中。
王必湖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依旧精神爽利,他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满是褶皱的脸上,此时洋溢着不可思议的表情。
“大家,有什么看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王必湖的这一问,让众多专家纷纷议论起来,各自发表着他们对这封信的看法。
“如果试验成功,我们亩产量将可提升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最低保守估计也能提高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这该是解决多大一个难题啊。”
“别说是百分之二十五,就算是百分之十,全国水稻产量也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且,这套理论,绝对比西方那些要领先。”
“真是个人才啊,我们这些跟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怎么就没有发现,水稻竟然还有完全雄性的种类。我们都太固步自封了,太教条主义了。”
“好了。”
王必湖抬起手,向下压了压,等大家安静下来之后,才开口说道:“此方法,虽然可行性很高,但要具体操作起来,难度也不小。而且,现在我们只有理论,还需要实践采集数据才是。”
“院长,怎么这么说呢。小秦提出这个理论,难道是没有实践作为依托?小秦,别藏着掖着了,赶快把试验数据拿出来。”
“是啊,你把我们大家都给装里面去了。”
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秦敏佳身上。
因为事情过于紧急,秦敏佳还没来得及把这封信的出处说出来。当下被这么一问,才说道:“这不是我提出的,是我……哎,怎么说呢,其实我有人给我送的一封信,我也是偶然间才发现的。”
“谁啊?”
“现在全国能排的上号的研究人员都在这儿了,我真想不出来,还有谁能提出这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来。而且,这需要长时间的试验才行。一般人,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理论基础和耐心去试验。”
“小秦,别谦虚。我们大家都知道,你的能力只要假以时日,绝对赶超我们。就算是西方那些专家,也未必能有你的成就大。赶紧把试验数据公布一下,别藏着了。”
秦敏佳有些急了,赶忙解释说:“我说的是真的,这真不是我提出来的。老师,你要相信我,我真不是想隐瞒什么,我也是刚看到就赶紧上报。”
大家见秦敏佳认真的样子,也不像是在说谎,心里的震惊就更难以抑制了。
如果说,这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是秦敏佳提出来的,他们也勉强能接受。毕竟,秦敏佳的能力,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这要是一个民间人士提出来的,那可就要命了。
啪啪打脸啊。
一群专家历时数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人一民间人士给弄出来了。当然,要不是何欢提出来,这事恐怕他们还的研究好几十年。
“敏佳,快去查查,这封信到底是谁寄来的。一定要找到这个人,这对于我们后面的试验至关重要。眼下,全国粮食饥荒,大家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咱们现在也不知道对方手里掌握了多少数据。如果可以,明年开春就可以了大面积尝试。哪怕就是三五年之后成功,咱们也能打破资本主义对咱们的粮食封锁。”
王必湖急不可耐的说,“另外,咱们马上成立一个试验小组,立即着实准备试验。物资方面,我去协调。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必须搞到第一手数据。”
“好,我这就去查。”
ps:今日四更结束啦。要是鲜花满200,评价票满100,或者有催更打赏什么的,立马加更。努力存稿中,兄弟们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