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自己最大的秘密,自然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的。
只得打了个哈哈,故作轻松的解释道:“不知怎的,来到这皇庄后,好像突然开窍了,平日总喜欢瞎琢磨。”
“而这世上很多问题都不经琢磨,一琢磨,点子就轻而易举的冒出来了。”
“比如炉火能烧制陶器,为什么不能烧砖,无非是温度要高一些。”
“大风能吹动大树,为什么咱们就不能把风的力量运用起来?”
“诸如此类,只要想通其中的关键,总能想出办法的。”
一堆大道理,给政哥说的一愣一愣的,但又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
怕他继续刨根问底,扶苏赶忙岔开话题。
“对了,有件事还请父皇答应。”
“这庄子里有什么是朝廷能用的上的,父皇可以拿去用。”
“但,一定要尽量做好保密工作。”
政哥满不在意的回道:“放心,朕知道怎么做。”
扶苏认真道:“不,有些东西对大秦的重要性,超乎您的想象。”
“就比如那曲辕犁,这可是划时代的农耕工具,而且结构简单,极易仿制。”
“若是让敌国学了去,短时间就能提升他们的生产力。”
“还有那煤炭的作用,您也见识到了。”
“像这种煤炭、铁矿这类资源,不仅关系到民生,同时也是未来我大秦军功的保障。”
“我称之为战略资源,这些资源只能掌握在朝廷和您的手中,绝对不能让世家大族和那些六国旧贵族染指。”
“否则一旦他们做大,就等于让他们掐住了大秦的咽喉。”
“您最好把天下的矿产资源仔细的勘探一遍,登记造册,然后监管起来,没有朝廷文书,他人不得随意开采。”
“就像盐铜一样,必须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谁敢染指,就剁了他。”
既然已经暴露了,索性也就不再遮掩了。
但,该交代的注意事项,必须说清楚了,避免以后给自己带来麻烦。
他可是知道煤炭石油,这些可是后世支撑工业必不可少的能源。
政哥虽然不知道自己的好大儿为何如此看中那黑色的石头。
但,见他如此郑重,面色也严肃了起来,思索片刻后,也郑重的回道:“好,朕回去就着手制定相关法令。”
得到了政哥的保证,扶苏稍稍放下心来。
现在还没人知道这些矿产资源的价值有多么恐怖。
想来,掌控起来也比较简单。
等到日后这些资源的影响力展现出来。
把这些资源牢牢掌握住,就能掌控天下的命脉。
只要使用的好,就能成为遏制那些世家大族和所谓的六国余孽的利器。
同样的,如果这些资源如同文脉一样被那些世家大族掌控,那就是帮助他们掣肘大秦的工具。
既然自己是这大秦帝国的长公子,那就绝对不能允许以后的日子,被一帮大财阀捆住手脚。
“儿啊,我怎么觉得你跟以前不一样了?”
政哥,终于忍不住问出了心中最大的疑问。
这些日子他也让影卫查过了,可是并没有找到扶苏性格大变的原因。
可是,扶苏的变化实在是太明显了。
以前的扶苏更有一些舍己为人的架势。
无论是对于外族,还是对那些六国余孽和世家大族,都有一种过分的包容心里。
为了维护那些人,甚至不惜提出一些明显损害大秦利益的建议。
可是现在……
扶苏当然也知道自己的变化,但其中缘由又不能明说。
只得含糊道:“没什么,只是最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政哥也不好追问,话锋一转,问道:
“对于匈奴,你怎么看?朕……为父想要开春与匈奴决战,一举扫灭北患,你觉得如何?”
扶苏惊讶的看了眼自己的皇帝老子,随即释然。
历史上,政哥确实让蒙恬带着大军重创了匈奴,但并未灭绝。
反而因为又在南边与百越数次大战,削弱了国力,间接为大秦埋下了隐患。
给内部那些六国余孽,留下了发展壮大的空间。
扶苏思考了片刻,才凝重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以儿臣看来,三年之内,不要想着根除匈奴之祸,能够守住边境便可。”
政哥眉头微皱,问道:“为何?”
扶苏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慢条斯理的解释起来。
“首先,天下刚经历了数百年战乱,虽然我大秦站到了最后,但国力消耗严重。
父皇又刚刚制定了一系列新政,政局未稳,需要时间来完善。”
“百姓也需要点时间,休养生息。”
“匈奴之祸已有数百年,不是轻易就能连根拔出的,若是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打蛇不死,必留祸患。”
“若是被匈奴拖住我大秦的主要战力,那么其他外邦搞不好也要趁机冲击边境。”
“更何况大秦境内还有那些六国余孽,若是国内少了大军的威慑,这帮人必定会出来生事。”
“到时内忧外患之下,大秦就危险了。”
“攘外必先安内,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些时间尽量除掉内部的隐患,而这至少需要三年。”
政哥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一些,叹了口气:“三年,时间是不是长了一些?”
扶苏看着满脸不甘的政哥,微微一笑。
历史上政哥的很多新政策都明显急切了一些,导致步子迈的有些大。
给大秦留下了不少隐患。
可自己既然来了,那就尽量避免吧。
于是耐心的劝道:“父皇不妨先听儿臣说一下这三年大秦需要做什么,再说时间长短问题。”
给政哥和自己新添了茶水,轻抿一口润了润嗓子,扶苏这才将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第一件事就是解决粮食的问题。”
“如今我大秦百姓的生活,想必父皇也多少有些了解,吃不饱饭的人,那可是比比皆是。”
见政哥似乎要反驳,扶苏赶紧打断道:
“您可别说没有此事,别的不说,就说这皇庄,我没来之前,这里的百姓过的都是什么日子?”
“堂堂皇庄的佃农工匠,竟然衣不蔽体,整日以野菜充饥。”
“当然,这里有官员贪污的原因。”
“但需要更迫切解决的难题是粮食的产量问题。”
(新书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