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丰收的日子到了(1 / 1)

几日之后,整个大秦突然忙碌了起来。

因为,秋收的日子到了。

无论哪个年代,粮食问题都是大事。

对于大秦来说,更是重中之重。

一来,经过数年的战乱,粮食消耗本就庞大。

上一年,关中地区又遭了一场不小的旱灾,粮食更是吃紧。

今年,好不容易赶上一个丰收之年,政哥高兴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收粮的事情。

甚至临时召开了几次大朝会,亲自监督收粮的工作。

并派出一大批官员下到地方,辅助各郡农民秋收。

渭水河畔,官道两侧,入眼处尽是一片金黄。

田间地头,到处是弯着腰的农人,手脚麻利的收着粮食。

一些半大的孩子也跟着大人身边帮忙。

而小一些的娃娃,则跟在后面,捡拾漏下的麦穗谷粒。

官道上,几架豪华的马车,在禁卫的保护下,缓缓的向前行进。

正是结束了朝会之后,按耐不住心中的躁动。

带着一干朝臣出来见识丰收之景的政哥一行人。

大秦的皇帝陛下挑开车帘,看着外面火热的丰收景象。

嘴角不自觉的扬了起来。

“今年果然是一个丰收年啊!”

马车内,大秦左右丞相,还有李斯,三人跪坐在政哥对面。

好在皇帝的马车够大,并不拥挤。

听到政哥的感慨,王绾拱手笑道:“这都是陛下勤政爱民的功劳。”

政哥脸上带着自得之色,摆手道:“唉,也离不开诸位臣工的努力啊。”

“今后咱们还要更加努力,让这天下多几个丰收之年。”

“咦,不知不觉间,都走出这么远了。”

“我记得,此处距离东山皇庄好像不远吧?”

李斯向车外看了一会,回道:“回陛下,确实不远,拐过前方那处山头,就到了。”

政哥面露喜色,笑道:“好,既然都到这里了,就顺路去看看那兔崽子忙什么吧。”

众人皆是会心一笑,自然不敢反对,也知道陛下这是想儿子了。

否则,为什么一出咸阳,陛下就下令往这个方向走。

说是不远,但车队浩浩荡荡的走了将近半个时辰才看到远处的村庄。

入眼看去,此处的农人似乎比别处更多一些,也更热闹许多。

远处的一片红墙红瓦的房子,不知是什么材料建造的。

还有几座高大的建筑,上面还有一个大风扇,随风而动。

众人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一头雾水,好奇心大起。

政哥催促车队加速前行。

等到了村口,就见到一个禁卫在那站岗。

这人也是禁卫老兵,自然认得皇帝和一干大佬。

赶忙上前见礼。

“属下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政哥点头,问道:“起来吧,怎么就你们一个,其他人呢?”

“启禀陛下,因为人手不够,其他人都去田里帮忙去了,不知陛下驾到,属下这就去禀报长公子。”

政哥摆手阻止。

“不必了,你先带朕四处看看。”

皇帝驾到,这可是大事。

那禁卫虽然想尽快通知长公子,但皇帝的命令又不敢违抗,只得老老实实的在前面引路。

进了村子,眼见房屋尽是一片破败,村中更是半个人影也没有,脸色瞬间有些难看起来。

“先前那渭水县丞的赃款,不是都被扶苏抄了吗,怎么没有用来修缮百姓的屋子?可是他贪图享乐,不顾百姓的生计?”

“还有,这村中为何无人,连个妇人娃娃都没有,难道都去田里了?”

那禁卫见陛下脸色不好,心头咯噔一下,生怕陛下迁怒于长公子殿下。

按理说,他们还是皇宫的禁卫,直接效忠于皇帝。

但,这段时间与长公子相处久了,享受到不少恩惠。

比如,涨了俸禄,参加生产劳动还有额外的工钱可拿。

管吃管住,伙食还十分的丰盛,外面卖两个大钱的馒头,他们可以免费随便吃。

另外,如果愿意,还可以把家人接过来,只要干活就有工钱拿。

长公子还说,以后还会分房,还要给家里的娃娃建学堂。

所以,在扶苏的糖衣炮弹的狂轰乱炸下,这帮禁卫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更加偏向长公子殿下了。

“陛下息怒,不是长公子不修,而是另有打算。”

“长公子已经在别处重新规划了村落,已经开始建设,到时候村民都会搬去那里。”

“而此处,听长公子说,要把这里变成什么工业区,具体的,属下也不太清楚。”

“反正,绝不是贪图享乐,请陛下明鉴。”

言语中的袒护之意,十分的明朗。

政哥目光深邃的看了一眼这个极力维护自己儿子的禁卫,也没多说什么。

后面的李斯王绾等一干大佬,却是看着这个禁卫小兵直摇头。

你们可是禁卫,皇帝的禁卫,可不是皇子的禁卫啊。

但凡陛下对长公子生出一丝猜忌,你这不就是害了长公子吗。

政哥似乎不想追究手下忠于谁的问题,背着手直奔那片红色的建筑群。

等到众人走进,个个被惊的张大了嘴巴。

先前在远处看还没有太大的感觉。

如今站在巨大风车的脚下,只感觉到震撼。

最新小说: 楚汉相争之现代 称霸三国从出走江东开始 大明:逼徐妙云婢,气死朱元璋! 大明:我的前女友是个太后 三国:我的屠龙技被金榜曝光了! 大明:开局朱元璋下跪求我 大明:开局拒封藩王,老朱杀上门 大明:开局捡个朱元璋当爹 大明:开局火铳改大狙 大魏 三十六计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