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既有如此之能,为何我没听过此人。”
张角疑惑地问。
“此人淡漠名利,老哥你不知道这个人是很正常的。”
张子明理所当然地说。
张角皱了皱眉头,满脸疑惑地说:
“诸葛是复姓,若是真有这般奇人,我前些年也去过荆州,应该听过人提起过才是。”
张子明一愣,好像,是这么个理,诸葛亮虽然隐居在荆州但是名头还是蛮大的,卧龙凤雏的名号可不是出山以后才有的。张子明有些纳闷:
“老哥你这意思是,这个人不存在?”
张角摇了摇头,说道:
“我是绝对信任贤弟你的,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吧,这复姓诸葛之人,我也只听过兖州有位大儒,名唤诸葛珪,官拜泰山郡丞,远远不能与贤弟所说之神人相匹。”
诸葛珪?这人谁啊。张子明愣了愣,诸葛亮兄弟?也不对啊!明明诸葛亮的哥哥叫诸葛瑾,还有个弟弟叫诸葛均,剩下的就是几个妹妹了。
张子明恰好不知道的是,诸葛珪,就是诸葛亮的父亲。
听到旁白说明,张子明撇了撇嘴,正经人看三国哪会记这个!为了缓解尴尬,张子明试图找回面子,咳嗽了两声:
“那要不我去兖州看看?那个什么诸葛珪,多大年纪了?”
张角脸色古怪,但为了张子明的面子,也只好老老实实回答道:
“这个倒是不甚清楚,应是在弱冠之年,膝下有子,其他一概不知。”
张子明一愣,板着指头数了数:古人二十弱冠,诸葛亮之前还有个叫诸葛瑾的哥哥,就算他爹是二十七八岁,孔明也应该十岁不到,这找个锤子,自己这边有一个蔡文姬就够头疼了,再来一个未成年孔明自己这太平道不如直接改名太平幼儿园得了!做什么起义,直接搞教育,顺便把那个还不成器的孙十万提前拉过来被张辽军训!
然而实际上,此时的诸葛孔明年仅三岁,别说是作隆中对了,可能连宝宝巴士都不会唱。
张子明尴尬地笑笑,收起折扇,悻悻地说:
“老哥,这次是我错了,我说胡话了,我们眼下还是着眼于起义之事吧。”
张角被张子明这一脚急刹弄的是晕头转向,可不管怎么说,自家老弟出去大半年回来了,这就是好事,但提到起义,又不免皱起眉头:
“贤弟,照你说的,我太平道现下是无人可用,且教众们受训有限,此时起义,未免操之过急。”
张子明摇了摇头,说道:
“老哥你可曾想过,我太平道起义的口号?”
张角尴尬一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这还真有想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张子明点了点头,这口号看过三国的应该是耳熟能详。
“老哥,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董卓祸乱朝纲,可不正是苍天已死,我等只是奉黄天之命,去讨伐董卓,这是什么,只是忠义之举,只要稍加宣传,那些蠢蠢欲动的诸侯都会承认我等的地位,”
张角眼睛一亮,欣喜之色溢于言表,但还是犹豫了一下,担忧地说:
“可是,那些个宣布独立的诸侯,真会如此轻易地承认我等?那可都是些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心家。”
张子明轻轻挥了挥手里的折扇,胸有成竹地说:
“我太平道教众遍布八大州郡,那些地方上的诸侯巴不得我们鼓吹董卓乃是违逆天命,好轻松地取得盘踞之所在的民心。若是诸侯不买账,要来攻打,也可出面交涉。毕竟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第一,消灭董卓势力,其二,天下大乱!”
张角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贤弟呀,不是哥哥说你,你又开始说胡话了不是。谁愿意看到天下大乱,百姓受苦的?”
张子明轻轻摇了摇头,背过身去,给张角留下一个高深莫测的背影,非常深邃地说道:
“若是这有权有势之人都如老哥一般以民为本,万事先想到民众,这江山的主人是谁,百姓是不在意的。”
张角被这突如其来格局镇住了,立马进入了状态:
“是啊,贤弟,若是汉庭爱民如子,我又何尝不想做个江湖郎中,如那扁鹊一般悬壶济世呢。”
张子明转过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张角:
“正因如此,天下需要老哥你这样的人来领导,莫要想那么多,来,跟我一起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张角重重点头,举起拳头大喊: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
两人你来我往喊了十多遍之后,张子明突然话锋一转,说道:
“你还记得我是来干什么的不?”
张角正亢奋呢,张子明突然这么一问,倒是愣住了:
“啊,贤弟你是来......你是来干什么的来着?”
“没什么,我就是来准备起义的!”
张子明松了口气,自己在张角心里好不容易塑造出高深莫测的形象差点被这个乌龙给毁了!要说啊,这事还真的怪后世游戏里老是把诸葛亮做成老头子,张子明理所当然地认为诸葛亮年纪比刘备等人还要大。其实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刘备病逝后,诸葛亮一个人扛起蜀汉十一年,最后积劳成疾病逝了,年纪上肯定是比刘备要小上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