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强压心中的怒火,要眼前的人不是自家姑爷,她真想一巴掌扇过去。
不过她的确不知道李君牧的身份背景,毕竟自家小姐那个样子,加上又是入赘赵府,自然为世人所不齿,别说是书生了,就连一些寻常百姓家中都为觉得做赘婿丢人现眼。
所以那天她家小姐丢绣球的时候后,除了一些看热闹的,根本无人争抢,倒是有不少叫花子起哄……然而这其中就有李君牧。
他死死地抱着绣球不肯松手,哪怕被人打得半死。
等到相府的人赶到,将人群驱散开来,李君牧才得以松口气,当人们问起他的名字时,李君牧已经晕了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就已经躺在床上了,并且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右相府的赘婿了。
小丫鬟也在这时才发现自己也不知道姑爷叫什么。
两人就这样僵持着,大眼瞪小眼。
“你别光看我啊,说啊!”李君牧说道。
“我也不知道姑爷你叫什么,你是被人抬进相府的,进来的时候已经是昏迷的状态了。”小姑娘委屈地说道。
“你也不知道我叫什么?”李君牧露出了一个惊讶的表情。
小月眨着大眼睛,点了点头。
李君牧想了想,既然如此,那就干脆改头换面吧,刚刚这丫头说我现在是相府的赘婿,虽然不知道这个相爷有多厉害,不过应该够护住自己的小命吧!李君牧心想着。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在这个封建王朝,赘婿的地位也就比奴婢高那么一点,甚至有的都不如那些下人。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吃软饭!”李君牧有些感慨。
忍着身体上的剧痛,李君牧在小丫鬟的带领下向着成亲的厅堂走去。
此刻相府来往的宾客络绎不绝,他们纷纷送上自己的贺礼,口中说着恭喜恭喜,其实个个都心怀鬼胎,其中既有想巴结右相府的人,也有想要从中挑事的的人,他们早就知道了相府的这个赘婿来路不明,似乎还是个黑户。
当朝右相赵仕文,也就是李君牧的老丈人,是晋朝赫赫有名的人物,当初胡夏南下,就是他据理力争,坚决与其抗争,这才换来晋朝最后的一丝颜面,使晋朝不至于一败涂地。
然而也就是因此他触动了不少投降派的利益,在朝中的处境比较尴尬,要不是晋武帝魏钰泽对他还比较信任,一直都予以重用,或许现在的赵仕文已经被贬官革职了。
至于这次的绣球嫁女其实也是相府的无奈之举,原本赵仕文为人清廉正直,本身无懈可击,可单单对自己的妻女疼爱至极,也正是这个弱点导致他在朝堂的斗争中的形势急转直下。
赵仕文的膝下子嗣只有一个女儿,没有男儿继承衣冠,加上赵仕文对妻女的疼爱,他也就没有纳妾的想法,可以说是不近女色的。
但是他的女儿赵玲儿年纪已经到了成婚的最大期限,晋朝律法有规定女子桃李年华必须出嫁,也就是现在的二十岁,否则就要加以处罚,最后由官府强制配对。
由于赵玲儿先天面目有些不好,导致了她胆小自卑的心理,一直到二十岁都未能成婚。
这件被人闹到了朝堂上,有人借此做文章,当即就有人提议将其许配给当朝太尉高映的第三子。
赵仕文当然不会同意,高映正是他的死对头,加上他的第三子是一个恶赢满贯,骄奢淫逸的公子哥,在京城洛阳无人不知他高浪的名声。
嫁给这么一个人不是将他的女儿往火坑里推吗!可是一时半会又找不到那么一个如意郎君来。
甚至赵仕文发现连皇帝都有些念想,似乎他很赞同此事,并且极力撮合,想要借此来达到朝堂制衡的目的。
然而赵玲儿不忍他父亲为难,便想到了这抛绣球,将自己尽快嫁出去。
由于事发突然,根本没有给那群大臣谋划的机会,也好巧不巧,被李君牧碰了个正着。
事已至此右相也别无他法,对女儿的愧疚之情也不断加深。
等众人反应过来,等到的是相府的请帖。
这其中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那些反对右相的人没有办法,只能看着这一次机会的流失,但这不影响他们拿这件事来取笑右相府,毕竟堂堂右相的女儿居然嫁给了一个来路不明的乞丐,在众人看来是难以置信的。
……
“诶!你们知道这右相府的赘婿是什么来路吗?”宾客之中有人问道。
“不知道啊,不过就赵相而言,想来这赘婿怕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弟吧!”
“呵,寻常子弟!”这时一道满带嘲讽意味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众人寻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穿着白色锦袍,腰间别着玉佩的年轻人一脸轻狂的说道。
众人你望我我,我望望你,最终有人上前拱手行礼,并且说道:“不知兄台如何称呼。”
年轻人微微颔首回礼,态度依旧张扬无比,只见他缓缓开口道:“在下,魏言!”
人群顿时一阵惊呼。
“啊呀呀~没想居然是三皇子,在下是青州人士许云,见过殿下!”
“殿下,在下是王墨!”
“殿下……”
一时间场下响起了一阵彩虹屁,各种攀关系,拍马屁的声音络绎不绝。
这时有人突然问道:“殿下刚刚似乎是知道相府赘婿的来历?”
“当然!”
“那可否与我等说说,到底是哪位才子!”
“呵呵,才子?不过是京城大街上一个臭要饭的罢了。”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说实话要不是陛下派我来送贺礼,我才不会为了这么个人来相府呢!”
众人哗然,又是一阵议论纷纷。
“不会吧,居然是个乞丐!”
“听说相府的千金都奇丑无比,这才没有人抢那日的绣球,最后才被乞丐钻了空子!属实没有想到这传闻居然是真的!”
“明眼人都知道,就算是寻常的普通人家也不会有人娶赘婿啊,多下贱啊!”
“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