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一过,咸阳逐渐开始升温。
成蛟将工坊,从自己的府邸。
搬到了咸阳城动,找了一块十倍大的地方。
重新设立工坊。
隗状一家,终于不用每天听敲打的声音了。
听习惯后,贸然消失。
还让隗状有点不习惯。
嬴政为了奖励成蛟,大方地包揽了府邸的重建工作。
派工匠花了半月的时间,将他的府邸修缮一新。
搬来了假山,重新开挖了池塘。
比之前还要显得大气几分!
成蛟在这半月的时间里,找了一家店铺买下。
主要负责刊印书籍,然后售卖。
有了纸张,印刷之术的出现,就水到渠成。
可成蛟想了很多办法,都无法将拓印的速度进一步提高。
半吊子印刷术,只比抄写快一倍的时间,有点鸡肋。
但胜在错误少,只要工匠刻好了碑文。
就能不断地拓印。
半个月的时间,一切都准备就绪。
马上就可以开业。
不过店铺名字,成蛟倒是一直没想好。
白庄搜刮着脑中的字,也没想出来。
“长安君,我妹妹倒是读了不少书。
她正好在,要不把她叫过来?”
成蛟闻言,脑中出现了一个文静的少女模样。
上次去白府拜访,有幸见过一面。
白思筠,一个成蛟印象中很温柔的女子。
比白庄小上四岁,比成蛟小了一岁。
“也行,一起想一想。
总比我们两人好。”
成蛟忽然觉得,自己身边有点缺人了。
他这个长安君,一个门客舍人都没有招揽。
非要说的话,白庄算一个。
嬴虞算是半个。
每到用人的时候,总显得捉襟见肘。
很快,来书局看热闹的白思筠,就缓步走了过来。
“见过长安君。”
她屈身行礼。
今天他穿着一身白色的素净衣服。
面容姣好的她,脸上略施粉黛,显得环姿艳溢,仪静体闲。
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
让成蛟也多看了两眼。
“白家妹子,你可有好名字?”
白思筠低头想了想,她熟读诗书,很快就想出了一个名字。
“曦林如何?清晨的森林,寓意着书局的未来无限?”
成蛟一听,稍有点文艺。
白思筠用柔和的嗓音说道。
“九层台如何?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寓意着知识来自日常的积累。”
成蛟觉得意思到了,但有点不文雅。
谦益、雅逸、墨飘香、翰林。
各种各样的名字,都被白思筠说了一遍。
可成蛟都觉得不是很满意。
忽然白思筠灵光一闪。
“不如舍去前面的冠语,直接叫做书屋。
涵意为天下人提供书籍。”
成蛟立刻拍板,就这个了。
很快,工匠就做好的牌匾。
将其挂在了店铺之外。
起初,店铺开业,没有任何庆祝。
店内显得有点冷清。
白庄望着店外,似乎没有一人进来。
心中还有点焦急。
不过白思筠倒是不急,自从她知道此店主要出售书籍后。
就知道这里马上就会人满为患。
丝毫不用担心生意。
很快,就有几个读书人走了进来。
“书屋,这名字倒是简略。”
“不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
“总归是店铺,应该是卖什么东西的。”
几人结伴而入。
不过在成蛟的吩咐下,掌柜和店内的小二。
似乎也不甚热情。
似乎他们才是高高在上的。
一人好奇地问道。
“掌柜的,你店里如此冷清。
什么也没有,是做什么生意的?”
掌柜是成蛟挑选的,宜春宫出身。
对来人自然不会讨好,淡淡的一句。
“书屋,乃卖书之地。”
说着,拿出了几本用针线封着的薄薄书籍。
上面写着诗经、楚辞、易经。
来人一看眼前的书籍,眼睛都绿了。
快跑几步到柜台,激动地说道。
“掌柜的,吾等可一观?”
掌柜的点点头。
几人纷纷拿起书籍,小心翼翼的翻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确定了眼前书籍无误,几人立刻掏出了怀中的秦半钱。
“我全买了!”
“我也买一套!”
“我也是!”
很快,书屋的第一单生意就达成了。
后台看着的白庄,心中终于松了口气。
他跟着忙前忙后,下意识就将自己代入了。
“长安君,这可是开门红啊。
是个好兆头。”
成蛟闻言,只是微笑。
“这才哪到哪,才刚刚开始呢!”
一旁的白思筠,看着胸有成竹的成蛟。
还多出点英气。
一炷香后。
书屋果然人满为患。
口口相传下,所有人都知道咸阳多出了一家卖书的店铺。
只要是个读书人。
听到这消息,就迈步前往一观。
很快,书屋内外就变得熙熙攘攘。
很快,上千人围聚在此地。
咸阳城巡逻的士兵看到这一幕,赶忙向上汇报。
还以为有人作乱!
廷尉隗状得知后,立刻调集士兵前来。
一打听,才知道是成蛟开了家书屋。
“大人,吾等该如何?
遣散他们吗?”
隗状甩了甩袖子。
“不用,派点人过来看着,不要生乱就好。”
走的时候,嘴里还嘀咕着。
“这小子,就知道给老夫找麻烦。”
傍晚时刻。
书屋二字,像一阵风一样,在咸阳传开了。
城内的读书人,茶余饭后。
都会提到书屋和成蛟。
“长安君真是神了,先是发明出纸张。
让文字不再拘束于逐渐,大大地方便了吾等。
如今又有拓印之术,简直神乎其神。”
“是啊,听说比起我们抄书。
只需要一半不到的时间!”
酒肆中,听到这话,旁桌的人也凑过来问道。
“此言可真?”
“当然是真的,我舅舅的儿子的邻居,就在书屋当小二。
拓印之术,只需要提前篆刻在石碑上。
即可拓印,几乎不会有错字!”
对这个时代的人,这已经堪称神迹了。
“长安君真乃大才也!”
“吾等人手一本书籍,皆是长安君之功!”
“大秦文气将盛,长安君乃首功!”
这句话,顿时在咸阳的各个角落响起。
明眼人都看出,书籍的传播,会带来多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