噔噔噔!
战骑奔袭,以左右两翼为辅,吸引着玄铁军的注意。
与此同时,正面步兵迅速向前进行压制。
这,便是战神李牧的决策。
但!他却是忽视了一点。
随着战骑、步兵迅速靠近关隘,自始至终未曾参与到战斗中的宁眉山,亦在此刻发起进攻!
“凤字营听令!”
“放箭!”
咻咻咻!
陡然奇袭而来的箭矢如暴雨梨花般,漫天袭来。
不同于其他弓弩,凤字营所采用的弩枪,乃是特质连弩。
虽射程很短,但胜在射程快,数量多。
一旦进入射程范围内,将会对敌造成致命的杀伤力。
咻咻咻!
猝不及防下,迎上漫天箭雨。
阵阵惨叫声瞬间响起于战场之中。
啊!
值此之际,玄铁军凭借着厚重的甲胄完全无视箭雨的攻击,短距离向敌军冲杀而去。
噗噗噗!
鲜血溅洒,惨叫声响彻不止。
李牧失色起身,望着被屠杀于战场中的赵兵,急声嘶吼道:“快,快鸣金收兵!”
随着鸣金之声渐渐响起于战场之上,早已无心恋战的赵兵们争相向后方逃窜着。
时约一炷香左右。
赵军营寨内。
平原君赵胜看着一脸颓败之色的赵兵,急匆匆的冲到营帐内。
“武安君,怎么会这样?”
李牧摇了摇头,不由叹息一声道:“镇南侯无愧于当世战神之名,其麾下兵士纵然没有他的指挥,但攻防有度。”
“竟让老夫一时间不知该如何破解。”
“什么?”
赵胜惊咦,脸色略显难看的说道:“纵是没有镇南侯于此,玄铁军都如此之强?”
李牧微微颔首,起身道:“方才一战中,虽是简单试探,可也绝非是常人所能轻易抵御。”
“加上有着关隘为阻,想要平定这里的叛乱,并非一件易事。”
“有此大军在此,怪不得胡人不敢南下。”
“眼下,唯有另想他策,攻破关隘了。”
赵胜闻言,眉宇间亦不由浮现出深思。
……
燕国!
国都蓟城!
朝堂之上。
燕国太子丹神色匆匆快步行至于殿宇内,急切的说道:“父王,赵地已传来消息,李牧亲率十万大军兵临长城戍边。”
“这对我燕国而言,乃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若是我燕国此刻出兵救助于玄铁军,必然会引得镇南侯的好感。”
“届时,或许得到镇南侯襄助也说不定!”
话音落下,满朝上下皆露出一番深思。
相比于其他四国,燕国虽未有任何举动,但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关注镇南侯的举动。
尤为在听说镇南侯在蔺城一战之后,同样坚定了他们心中的打算。
不惜一切代价招揽镇南侯!
奈何,相比于秦、齐、楚等国,燕国无论是在兵力亦或是国力上都远远不如。
可纵是如此,他们也不愿轻易放弃!
“大王,臣等附议太子之言,出兵襄助于玄铁军!”
老将剧辛忙身从朝班中走出,面色坚定的说道。
“臣等亦附议太子之言。”
燕王喜看着相继走出朝班中的臣子们,略显担忧道:“寡人自然知晓此事的好处,但贸然出兵的话,赵国必然也将迁怒于燕国!”
“若是赵国兴兵于燕的话,届时又将如何?”
在燕王喜的质问下,朝臣们面面相视,谁也不敢擅自妄言。
太子丹率先开口拜道:“父王,当今除赵国外,六国天下之君皆已有招揽镇南侯之心!”
“尤为四国使臣共赴赵国最为能看出四国之君的心意!”
“今赵兴兵于玄铁军,必然也将迁怒于四国,其无外乎四国必将用兵于赵!”
“而今我燕国出兵襄助于玄铁军,赵国必然将无暇顾及于燕国!”
“更何况,赵国固然虽强,可又怎能抵挡六国之军!”
“儿臣斗胆妄言,不出数日,齐国也必将出兵于赵地!”
燕王喜听闻太子丹之言,沉吟良久,终下定决心,面色威严道:“彩!”
“寡人已决意,出兵襄助于玄铁军!”
“不知何人愿为将,率兵前往!”
剧辛率先走出朝班,主动请缨道:“大王,老臣愿率军前去!”
燕王喜循着声音,目光落在剧辛身上,赞赏的点头道:“彩!如此,寡人便派卿领八万兵士火速赶往赵地长城戍边襄助于玄铁军!”
“今时,纵是与赵国彻底决裂,寡人也要让镇南侯看到燕国的诚意!”
“喏!”
……
齐国!
都城临淄!
王宫大殿上。
齐王建看着手中快马加鞭而来的密奏,开怀大笑不止。
“哈哈哈!”
“彩!”
“彩!”
“秦国素有虎狼之心,而镇南侯却又刚刚被赵国诬陷,又岂会再相信虎狼!”
“反观寡人齐国,一片祥和,必然才是镇南侯的归属!”
“今四国谏赵,最终也将成就寡人的齐国!”
“臣等恭贺吾王!”
百官齐声恭贺之余,齐王建颔首道:“寡人有意派遣大军襄助于玄铁军,诸位觉得如何?”
未等百官开口答话,相国后胜快步上前道:“大王,此举固为上策,依臣之见,倒是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令我齐国从中获得最大的好处!”
“哦?!”
齐王建惊咦一声,满是喜色道:“丞相有何妙策,快快说来!”
后胜面色微顿,徐徐道来心中之计。
“今赵疲于应对各国,又用兵于玄铁军,已无暇他顾!”
“若是趁此时刻,我齐国出兵攻占于赵的话,必然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得闻后胜之言,齐王建眼前骤然一脸,颔首道:“丞相妙计啊!”
“彩!”
“一切便依丞相之言,分派十五万大军,襄助于玄铁军,同时用兵于赵国中阳城!”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