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龙翻身?”一大早,刚结束修行的帝辛,就从令冲口中得知到了这个消息。
“是的殿下,这消息在昨夜刚传回朝歌,大王连觉都没有睡,就立马召集群臣商讨赈灾事宜……”令冲一边服侍着帝辛穿衣洗漱,一边缓缓地把所知的消息,如数告诉帝辛。
听后,帝辛也猛然想起,在帝乙二十二年临近秋冬之时,西南地区的确发生过一次不小的地震,据说伤亡达到了近万人。
但好在朝廷救济及时,并没有发生瘟疫,或是有人饿死,冻死的。
“父王可是派了大哥去?”帝辛微微扭过头,问道。
令冲一怔,随即连忙竖起一根大拇指,谄媚笑道﹕“殿下果真是神机妙算,没错,大王的旨意刚刚下达,命长子启为赈灾使,率上大夫冒含,平原伯方星前往西南赈灾。”
“好嘛,王子、文臣、武将一应俱全。”帝辛微微一笑,这种阵容足以说明朝廷对此次地震的重视程度,一下子派遣三位显赫人物,共赴灾区。
按大商官员制,文臣方面,以三公为尊,其次便是九卿,再然后就是上中下三级大夫。
以上,皆为朝歌京城的官员,是有资格上大殿参讨国事的,之后便是地方官员,如城主、县长、乡长、堡主。
而不论是三公还是九卿,其身份都统称为士子,说白了就是读书人的意思。
大商时期,儒学还未出现,这个时期的文臣大多允文允武,文武兼备,没有太多文臣武将之分的隔阂,甚至绝大多数的武将,上能治国安邦,下能骑马杀敌。
也因科举制度尚未出现和形成,士子若想当官,则需要为官者的引荐,在经由朝廷考核,才能决定其能否入官职,而这,便是推举制。
故而,士子看似只是一介白身,但实则也属于特权阶层,迥异于其他普通的百姓。
“记得上一世,父王也是命这三人前去赈灾,处理的也是有条不絮,也因此,大哥的能力进一步突出,在父王心中的份量更添一分……”帝辛默默地在追忆。
抛开其他的成见和矛盾,子启本身的能力的确很强,如果大商由他领导的话,或许会继续中兴下去,迎来一个鼎盛的大世都说不一定。
然而,论魄力,子启性格过于谨慎和懦弱,做什么事都稳扎稳打,除非被逼急了眼,否则几乎从不冒险,故而让他当君主,只能是个成熟稳重的保守之君,而非意欲开拓的雄主。
所以,当子启死后,若他的子孙不成器,神教、各大诸侯国、四夷等问题,又会接踵而来,到了那时,大商就又会变得犹如被大海包裹的一叶扁舟般,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不光是为了我,更是为了大商,为了王室和这天下苍生!”帝辛眸光微微一闪,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虽说上一世,帝辛十六岁加冠礼后,就被确立为大商世子,随即得偿所愿般登上了王位,攫取了天下最高权力,但这其中所蕴含的凶险,除了少数当事人外,没人知道他的不容易和心酸惊惶。
所以,在没被真正确立为世子前,帝辛不敢松懈大意,他必须使用浑身解数,度过这道坎,才算是初步拨开云雾见明日。
“子启为人小心谨慎,处事圆滑老练,且又在民间、士林中颇有声望,一般的脏水对他无用,倒是不太好下手……”帝辛一边搓了搓手,一边低头思索,直到被身旁的令冲轻声唤醒,这才平静地说道﹕“给我盯紧了他们,加派点人手去西南,把赈灾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皆事无巨细的三天一报的告知于我。”
“是,殿下。”令冲应诺。
……
……
“大哥此去西南,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千万不可大意……”微子殿内,子衍碎碎念般的对子启告诫。
子启放下手中的竹简,无奈的说道﹕“二弟啊,这句话你都说八百遍了,为兄已经记在心里,你且安心吧。”
“也是,此行乃是平原伯亲自率队,负责这支赈灾使团的保卫工作,而且在前几日赌石坊中,平原伯的一个门人和子受闹得有些不愉快,想来不会偏向于他……”子衍说道。
子启说道﹕“二弟啊,你莫非认为老幺会在路上加害于我?”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人心叵测,你我不得不防呐。”子衍眸光微闪,似想起了什么,表情有点不太自然。
子启凝视着子衍好一会儿,意有所指道﹕“二弟,你须谨记,不论何时何地,我、你和子受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不论将来做不做君主,断不会做出加害兄弟的事情来,更不会坐视咱们兄弟三人……手足相残!”
“大哥是在责怪我,不该把老幺的行踪故意透漏给大夏国吗?”子衍垂着头,声音低沉。
“我只希望没有下一次,王位,我会去争,但却要堂堂正正的争!而不是走什么歪门邪道……”子启说道,“此事幸好掩藏的好,不然一旦被人知晓了,你不光要担负加害手足的骂名,还要被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大夫们,扣上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别说是我了,就算是父王想保你都保不成了,唯有大义灭亲,以儆效尤!”
子衍听后,立马前倾长拜﹕“弟弟知错了,下次断然不会这般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