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门口,工部尚书霍维华率先贴出了招工告示,最初应征者倒是寥寥无几,但当得知一报名就可以预付一月工钱,且工钱比织造作坊工价还高两倍时,开始来应征的便越来越多。等到三天后,整个城门口就已经占满了人群,队伍甚至都排到了江边上。
修建两京之间的国道最难的是桥梁的架设和松软土层的夯实,但其他的则对技术含量的要求不高,只要有一身力气就行。
因而对报名百姓招收难度倒也不高,很快光在金陵城就招到了五万壮丁。
同时在苏州、杭州等地也共招募了五万壮丁。
对于十万壮丁和如此浩大工程的管理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这难不倒工部尚书霍维华,从掌管全国大小水利工程以来,霍维华有自己的一套骨干和管理经验。
他并没有把各地招募的壮丁集合起来,而是直接派遣自己的属下骨干分赴各地,然后以多点作业的方式在国道各段上负责建设。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考虑各类因素后确定了两京国道的必经路线,且已经将指令直接下达到各段的负责人,命各段负责人各自承担起路段上的建设难题。
一时间,整个江南到江北,就如遍地开花一般,每隔百里就能看见大明的施工队戴着特制铁帽,拿着工兵铲在一些灌木丛或街道旁作业。
载着土方的斗车一车车的被壮丁们往国道两旁倒着,且一个个干的热火朝天,因为工钱是按照运载的车数计算的,如果勤快一点的,甚至能一天挣到一银元,所以一个个是抢着干,上百斤的土方硬是小跑着去小跑着回。
而在大明,尽管是在江南,人口密集度还是不高,因而在建设两京国道时倒也不必为拆迁民宅或其他建筑付出多大的成本。
不过,工部尚书霍维华还是准备了一定的金额以应对拆迁和对田地的占用,而且赔付额度也不小,因而聪明的百姓们如今倒也是巴不得朝廷建设大道时来占了他家的房或者田地。
当然,工部的人也不傻,如果你讨价还价想要更高的价,直接就转变路线,而且霍维华也着令各段作业负责人尽量规避对百姓们的干扰。
除了两京大道的建设已经招募了数十万民工外,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也开始招募学徒。
但这两家却不同霍维华一样不挑人,你有把子力气就能收进来,皇家工业公司青睐各类手工业者或者有一定识字能力至少智力不错的年轻人。
年轻人善于学习新事物,匠籍百姓能很好的在短暂培训上手。
而皇家织造局则只招收织工,且不限定男女,这倒是引起了舆论哗然,但尽管无数人于大明日报上喷皇家织造局为赚钱太过无耻,善尽天良,坏女子贞洁,有伤风化。
但仍然有不少本就善于女工的贫苦女孩进入皇家织造局,因为皇家织造局的待遇实在是太过丰厚。
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与工部的招工不同,这两家招收的是要长期利用的员工,每个员工都有一整套的福利体系,除了高额的工薪外,还有诸如各类过节费、团体旅游、住房与饭补,甚至直接纳入内部晋升体系,一旦考核合格就可以获得监生的资格,这搁在现代就代表着有了编制。
这样一来,自然诱惑着大量的原本被人瞧不起的匠籍工人来报名面试成为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的员工。
而看着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两家公司的代表员工在面试处身穿整齐而又洁净漂亮的员工服和自信满满的气质时更是吸引人着无数人想来这两家公司做工。
其实,这次虽然江南的许多失业百姓对皇家织造局痛恨不已,但反皇家织造局也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原因在里面,他们亲眼看见一些在皇家织造局工作的人在没多久就能在金陵地面上买处房子,而自己在织工作坊辛苦了一年在被作坊坊主鸡零狗碎的一扣后就只能混个温饱,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眼红皇家织造局的工人待遇。
但偏偏皇家织造局一直对招收新员工有严格的要求和限额,且考核的难度很高,有时候不亚于考秀才。
如今皇家织造局和皇家工业公司相继扩招,而且一扩招就扩招上万人,且专门针对江南百姓,这对江南百姓而言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般的好事。
更何况,当今陛下朱由校还特地成立总工会,以魏国公徐弘基为大明总工会尚书,而内阁大学士李明睿和南京镇守监魏忠贤为总工会侍郎,如张岱、文征明曾孙文震孟等江南还没有被安排到西部山区去支教的民间知名人物则被安排总工会会员。
目的是为了维护大明全国的工匠的权益,但在这个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的时候,这个总工会也算是个摆设,不过朱由校相信在以后或许能成为大明朝廷与新生阶层之间一个沟通的桥梁。
而在成立总工会的同时,朱由校还直接命令皇家工业公司和皇家织造局率先遵循十小时工作制和逢十休一天的休假制度。
朱由校作为大明最大的资本家也有些奸商的潜质,且急于让大明短期内获得强大国力,因而没有直接用八小时工作制和周休的制度。
但每天十小时和十天还能休一天,还能有这么高的工钱和待遇以及发展前途,这对于大明的工人们来言已经算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