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建立锦衣卫(1 / 1)

三天后。

皇宫,御书房内。

朱元璋坐在那里,跟太子朱标下棋。

“这几天朕一直在想啊,当年裁撤检校,是不是太仓促了一些。”朱元璋说道。

“父皇,您想重设检校?”

朱标有些不可思议地看着朱元璋。

朱元璋微微点头。

“你怎么看?”

朱元璋接着问朱标。

朱标迟疑了一会,回答道:“以擦子窥探百官,那是武则天才做的事。”

朱元璋听了,骂道:“臭小子,我告诉你,老大。”

“你老子加上你,也不过四只眼睛,总有看不到的地方。”

“或者说是,有人就不想让朕看见。”

听到朱元璋的这番话,朱标瞬间明白过来。

“这么说,父皇您已经拿定主意了?”

“嗯!”

朱元璋点头说道。

这件事,经过他这几天的深思熟虑,此时已经确定了。

随后,他又是挥挥手,说道:“检校这个名字不好听,朕又给他们新起了一个好听点的名字。”

他指着不远处的文案,对着一旁的太监说道:“把案子上的书卷拿过来。”

站在不远处的太监,恭敬地把案上的文卷,拿来交给了朱标。

朱标接过文卷,缓缓地打开。

上面写着九个大字。

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

朱元璋开口道:“对,好听吧?”

“锦衣卫!”

朱标缓缓合上了书卷,迟疑了一会儿,开口问道。

“父皇,那这个指挥使,你有人选了吗?”

朱元璋微微摇了摇头。

然后,他开口道:“目前还没有。”

“老大,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朱元璋开口问着朱标。

朱标迟疑了一会儿,开口回复道:“眼下淮西,浙东集团,皆有不同的糜烂。”

“而朝堂上下,各部官员,又多出于此。”

“如果从这些人提拔的话,必定会有包庇,纵容的事情。”

“到时候,恐怕连锦衣卫内部,都会逐渐被他们掌控。”

朱标分析着眼下的形势。

朱元璋听着,微微点头。

这些形势,他自然是看的相当的清楚。

所以,对于指挥使的任命,他一直犹豫不定。

“儿臣认为,四弟最为合适。”

最后,朱标举荐了正凯旋而归的朱棣。

“老四?”

朱元璋思索着。

“嗯,北伐大捷,他有一大份的功劳。”

“加上他麾下的重骑兵,威力不可小觑。”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最后,朱元璋直接定了下来:“就他吧。”

“是。”

朱标应道。

朱棣能够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他也非常的高兴。

原本在大本堂内调皮捣蛋的老四,也已经慢慢成长起来了。

……

应天府城外,人山人海。

今天,是徐达北伐,大捷回朝的日子。

朱元璋亲率太子朱标,联合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以及朝廷百官,出来迎接。

徐达到了应天后,先将大军安置在玄武湖军营。

接着,他率领各大将军,有功之臣,来到应天府外。

“臣徐达,拜见陛下。”

在看到朱元璋后,徐达开口道。

“起来,起来。”

朱元璋上前,亲自将徐达搀扶起来。

“天德啊,这一次,你可是替朕,了却了一桩心事啊。”

朱元璋兴奋无比。

此次大军北上,一举突破北元大军,更是生擒了首领扩廓。

这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

“这,不过是臣分内之事罢了。”

徐达起来后,恭敬地说道。

“此次北伐,四皇子功劳最大。”

说着,他指向站在身边不远处的朱棣。

“不错,不错。”

看着一身戎装的朱棣,朱元璋点了点头。

“老四,这一次,你成长不少,咱都听说了。”

“论功行赏,自然少不了你的。”

听到这话,朱棣说道:“儿臣,谢父皇。”

朱元璋挥了挥手,说道:“行了,就这样,都回去吧。”

朱元璋徐达,朱棣,还有文武百官,从外面归来。

皇宫内。

朱元璋大设宴席,为这次归来的百官庆祝。

此次北伐大捷,朝中上下,所有人都非常的兴奋。

宴席进行间。

胡惟庸突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他跪在那里,说道:“臣胡惟庸,有本启奏。”

“臣斗胆,今日之大明,有覆舟之忧。”

听到这话,朱元璋的脸瞬间就拉了下来。

“胡惟庸,今天是什么日子?”

胡惟庸回答道:“北伐大捷,大喜大贺之日。”

“你是不是觉得,徐达他们凯旋而归,朕一时高兴,就忘了怎么杀人了吗?”

朱元璋话音落下,在场的所有人吓得一激灵,纷纷跪倒在地。

最新小说: 大秦:开局靖难,咸阳门下清君侧 大明:最穷驸马爷,老朱哭惨了 红楼:贾府假子,撞破皇帝女儿身 明末:水友献计。打造无敌华夏 大秦:我把恶魔果实普及全国 大明:老朱,说好的不翻脸呢! 三国:曹家熊孩子,开局来认亲! 穿越大汉废太子,最多活到五年后 历史:这个男人很强啊 玄幻:我信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