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光明亮的房间里,汤佳怡左手托着平板电脑,双眼从架子上一只只培养皿上面依次扫过,仔细观察着里面星星点点细小微绿的小生命。
这些是一些兰花的幼苗,用种子培育出来的。
兰花的果实叫兰荪,里面有上万粒微小如尘的种子,是全世界最小的种子之一。
因为古代文人对“梅兰竹菊”的喜爱,兰花果实兰荪也有了优秀子弟的意思,类似芝兰玉树。
不过“高雅”的文人墨客们可没有亲自动手一手泥巴一手铲子地亲自去种植培养兰花的精神和闲趣,他们更喜欢扛着花锄直接进山“访兰”,寻找正在开花或者将要开花的野兰挖下来装进花篓带回家。而且通常情况下,类似“访兰”这样的体力活也会被人代劳,“君子”们只需要在布置典雅的小几上欣赏曾经“长在深山无人识”,如今被装饰一新独享豪华官窑金屋的幽谷佳人就好,要是能够留下一两首付诸纸墨的咏兰诗那就更好了。
他们才不会关心兰花种子菊花种子的发芽率孰高孰低、北方梅花被冻死是小冰河期到来的症状、竹子开花结了竹米就会死这些“下-流学问”。
不过联想到历史上那些多子多孙、一个人创造了一个民族的皇帝们,似乎发芽率极低的兰荪比喻优秀子弟其实也蛮有道理的。
因为少见多怪,文人们给竹食竹米安上凤凰特供的标签,号称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竹子的种子竹米营养丰富,古书记载:“其子粗,颜色红,其味尤馨香。竹米,通神明,轻身益气。”现代营养学分析也证明竹米包含大量淀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营养价值和治疗功效,的确是一种高级粮食。
与之相比,没有胚乳结构的兰花种子就非常可怜了。因为种子当中几乎没有营养物质,所以兰花种子的发芽率低得惨不忍睹,通常在万分之一。野生情况下兰花种子依靠兰花共生真菌帮助,依靠兰根菌分解树皮草屑有机物得到的营养物质渡过初始幼苗阶段。
如果严格模拟不同品种兰花种子萌发初期生长所需的天然环境,仔细安排消毒、温度、湿度、酸碱度、营养成分比例,兰花种子就可以比较高比例发芽。不过这实在太麻烦了一些,通常播种繁殖方式只被用于新品种的育种上面,大多数人工栽培兰花都是使用分株培养或者组织培养的方式生产。
虽然组织培养和种子繁育都需要用到培养皿和人工培养基,但是组织培养相比更加容易一些。毕竟前者使用的植株碎块比种子大太多,含有的细胞数量更多,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要高不少。
组织培养技术利用的是植物细胞的全息特性,任意一个活的植物细胞在特殊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裂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完整成熟植株。不像是动物体细胞只能分裂复制自身,并且有分裂次数限制,植物体细胞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逆转变成其他类型细胞,而且没有次数限制。因此工厂化育苗通常都会选择组织培养技术,从活植株上面采下一小块活的碎块,清洗消毒之后放在特制培养基上面,最终就能得到新的幼苗,可以用于大田种植。
银杉水杉珙桐桫椤红豆杉等濒危植物在被宣布濒危保护之后,还有人在网上有人出售其幼苗,就是因为借助组织培养技术,人们已经可以很轻易地大量制造这些濒危植物的幼苗。不过幼苗发育长大野外移栽却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了,所以这些物种在野外依然濒危。
组织培养技术不止被用于保护濒危植物以及生产花卉药用植物,也被用于一般农业制种。
比如因为联合国大会宣布明年为“国际马铃薯年”而被人们发现,平常只是出现在酸辣土豆丝、炸薯条里面不知不觉间就成了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小麦大米为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饥荒问题贡献良多的土豆,其制种就要依靠组织培养技术。
马铃薯具有极强的分株繁殖能力,每一个地下块茎上面的小芽钻出土以后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的植株。不过这样一来会使得一些寄生于马铃薯植株上的植物病毒跟着传递到新的植株上面,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
通常主要的马铃薯脱毒技术就是通过采集马铃薯芽尖未染毒植物组织,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培育出脱毒马铃薯,然后再利用脱毒马铃薯植株进行二次组织培养,制作更多脱毒马铃薯幼苗,最终种到大田里面去。
汤佳怡眼前这些兰花幼苗之所以没有选择更简单的组织培养技术,反而舍易就难选择种子培养,是因为它们的种子都是特殊处理过的。
它们都是本地普通常见的蝴蝶兰幼苗,但是此刻培养皿里面的幼苗植株生长状况却差异极大,并没有同一批幼苗该有的整齐划一感觉。
这是因为它们都被使用特殊方法处理过,效果有些类似太空育种、放射育种,兰花种子里面的遗传物质被外界条件随机破坏了一小部分导致携带遗传信息改变,最终使得这座房间里面几百个培养皿里面上千发芽小苗中间出现了不少奇形怪状的个体。
看到珠形对称健壮有美感的小苗,汤佳怡会在左手拿着的平板电脑上面记下培养皿编号,等下会把它们统一收集起来,进行更加详细的观察记录,之后也会将其放置到一个单独架子上集中管理,享受最好最仔细科学的照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