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8年,群魔乱舞。
西南一隅,大献国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开国皇帝郑信正襟危坐,神色慌张。
殿内百官低头不言,个个呆若木鸡。
“诸位大臣有何良策,不妨直言。”
殿内依旧鸦雀无声。
良久,太傅高直进言:
“陛下,如今周兵来犯,气势汹汹,臣以为,不如归降,以保万全。”
“陛下不可。周兵攻我大献,实为跳板,其意在南陈。陛下何不求兵南陈,陈武帝定然不会袖手旁观。”
一时间,文武百官沸沸扬扬,形成主战与求和两派。护国将军刘启大声喝道:“我朝根基未定,百废待兴,如今遭此大劫,生死攸关。陛下切莫三思啊。”
“刘将军有何见地?”陛下问道。
“陛下,如今形势严重,大周兵马已逼近城下,现在五十里外鸡鸣山安营扎寨。不日定会荡平大都。以末将看,不如,速速迁都。”
“迁都?”皇帝有些惊愕。
诸位大臣也都面面相觑。
这刚刚定都三年,如今,又要迁都?皇帝着实舍不得这些金銮玉叶。
刘启将军说道:
“没错,迁都凤阳。事不宜迟,请陛下速速定夺。”
高直太傅说道:
“这迁都是天大之事,怎可说迁就迁?”
百官随声附和。
高太傅继续说:“何况,如此工程少说也得一月有余,这可怎么来得及?”
刘将军道:“我定当亲自率兵御敌,起码可以僵持半月。陛下亲派虎贲军护卫,速速迁都。”
忽然,殿外急报:“陛下,宁王府鲁阳王叛逃,东城门已经,已经被攻破了。”
“什么?”
形势发展如此迅速,令众人措手不及。
皇帝惊讶地站起身,又瘫坐在龙椅上,嘴里嘟念着:“天要亡我大献啊。”
刘将军令副将常飞率兵前去东城门支援。
东城门外早已人仰马翻,势如破竹,常飞异常悲壮地惨死于东城门下。
好在,大周兵马并未全部压上,这,只是与鲁阳王合谋突袭的一支先遣兵。
殿内众人惶惶不安,所有人都不知道能否安稳度过今天。
不时,殿外又来急报:“陛下,常副将浴血奋战,不幸战死门下。大都危矣。”
殿内死一般的沉寂。
刘启将军整理了一下战袍,跪扣陛下:“如今鲁阳王叛逃,引狼入室。恳请陛下火速诏虎贲军前来护驾。”
“对对对,我的三千虎贲军何在?”
虎贲军只听命于皇帝一人。这支铁军刚刚经历了一件蹊跷的事。
“火速传令虎贲中郎将杨沫率虎贲军前来护驾。”
“领命。”
时间紧迫。等待,更是紧迫。
许久仍然未见虎贲中郎将的影子。这可急坏了众人。
而皇帝似乎并不算着急。
只有皇帝知道,中郎将是不可能来了。
殿外又传来急报:“陛下,周兵已经被打退了。东城门守住了。”
“好。”皇帝大喜。
这过山车般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有一个问题冒出来了,刚才城门不是都已经攻破了吗,常飞副将都已战死,现在如何又得以守卫成功了呢?
“你这消息可属实?”
“千真万确,奴才在城楼看得清清楚楚。周兵确实退走了,而且,还抓回来了一个人。”
“何人?”
“宁王府鲁阳王。”
“该死。”郑信皇帝愤怒不已。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众百官也都不得其解。
这时,殿门外走来一队人马,气宇轩昂。
为首的正是虎贲中郎将,杨沫。
“陛下,末将护驾来迟,罪该万死。”杨沫跪在殿前说道。
“杨沫,杨沫。”皇帝见到杨沫异常惊讶。
“陛下,末将已把周兵打跑了。”
“爱将快快请起。”皇帝似乎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来呀,把那个叛徒押上来。”杨沫回头冲殿外喊话。
两员大将押着鲁王爷进了殿中。
那鲁阳王早已垂头丧气,成王败寇的道理还是懂的。
皇帝恶狠狠地问道:“鲁阳王,为何要做出这种背信弃义之事?”
“背信弃义?陛下又如何不是?”
“放肆。”
“今我为鱼肉,无话可说。不日,大周兵马定会荡平大都,你,也是瓮中之鳖了。哈哈哈。”
“来人,把这个背信弃义之徒斩首示众。宁王府上下,满门抄斩。”
鲁阳王被拉了下去。致死没有言语。
可怜了宁王府,一家老小,连随从仆人,俱俱问斩。除了在东城门下被虎贲军杀戮,只有小儿子鲁祥和母亲玉硕公主逃去了大周营地。
玉硕公主是皇帝郑信的亲妹妹。
鲁阳王是前朝大司马,后辅佐郑信逼前朝儿皇帝退位。
郑信称帝,鲁阳封王。皆大欢喜。
所以,鲁阳王道郑信同样背信弃义。
大献国的来历大致如此,但郑信有一点,对有功之人奖赏有加,并未卸磨杀驴。
刘启将军问道:“杨沫,你身为虎贲军首领,护驾才是你的职责,为何擅自出兵?”
这一问,倒是替皇帝解了结。
新人新作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