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则是东极妙严青华大帝,配合玉帝统御万类,执掌此帝位的,乃是阐教太乙真人,南方南极长生大帝,配合玉帝统御万灵,执掌此帝位的,乃是阐教南极仙翁,还有就是统御万地的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和,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能够执掌此帝位的,自然只有后土娘娘,只不过,她出不了地府,因此就算挂着这个神职,也是一点实权都没有。
至于人间的大帝,便是五岳大帝了,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崇黑虎,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蒋雄,只不过,他们跟天庭六御一比,那简直就是不值一提,他们除了黄飞虎外是真神外,其他的都还只是天神,哪里比得上六御,其中修为最低的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伯邑考也是个神尊,其他的除了玉帝外,都是大罗神尊。
最后这阴间当中,只有一位大帝,乃是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的最高位,主管冥司,为天下鬼魂之宗,凡天下生灵,死后进入地府,其阴魂无不隶属酆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
而这酆都大帝,跟玉皇大帝一样,都是准圣级别的强者,乃是十殿阎罗的老大,同样是由鸿钧道祖请出,坐镇地府,而因为他的存在,玉皇大帝根本就无法将手伸进地府当中,佛门也迟迟无法染指地府,只要那位隐居多年的后土娘娘不出,地府当中就没人能够压得了他。
而不得不提的是,这酆都大帝身份特殊,乃是鬼修,在太古乃至是上古的时候,阴魂鬼物都是最为柔弱的存在,绝大部分的鬼物,都是只能在洪荒当中四处漂泊一阵子后,彻底地消散在世间。
只不过,后来这位酆都大帝横空出世,靠着一己之力,开创了鬼修修炼到大罗之路,而后他聚众讲道,为天下阴魂讲解鬼修之法,并且广收门徒,将大量资质优异的阴魂收入门下,好生地培养,造成那一个时代百鬼夜行的局面。
而后,鸿钧道祖紫霄宫讲道,此人也去了,在经过三次听道后,酆都大帝以这仙道为基础,汲取仙道当中的优点,硬生生进阶准圣,为天下鬼修开辟进阶准圣之法,成为了洪荒三小道之一。
(无论是仙、佛、魔三大道,还是鬼、巫、妖三小道,都是得至少出现一个准圣,才能被视为一条可行之路,那巫族比较特殊,十二巫祖虽然没有准圣修为,但却有准圣战力,而现如今那儒道,由于孔子还没进阶准圣,因此既不是大道,也不是小道)。
后来地府开辟,这酆都大帝受到了鸿钧道祖的邀请,带领着手下千千万万鬼修入住地府,他成为了酆都大帝,而他手下那些鬼修,则是占据了地府当中除了十殿阎罗外,上到判官,下到勾魂使所有的职务。
而除了这天地人三界诸多大帝外,还有四位大帝,第一位乃是真武荡魔大帝,此人曾经发下大宏源,要扫荡天下群魔,还时间一个太平,在上他又是老子的记名弟子,因此最终被册封为真武荡魔大帝,受众生无尽香火。
至于最后三位大帝,便是天庭三官大帝,天官伏羲大帝,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帝王之罪福,这位大帝,可是伏羲的一尊三尸分身,地位自然是尊贵得很,地官清虚大帝,总主下界诸多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考核地仙,校戒罪福,为人赦罪,水官洞阴大帝,总主水中诸多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考核水神,校戒罪福,为人消灾,而此人乃是五帝当中的大禹。
这三官大帝,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们手下没有太多的属神,在天庭当中也没有太大的势力,只不过,他们由于神职的缘故,却是深受人间老百姓的推崇,香火鼎盛得很。
而现如今,元始天尊在见到飞扬斩杀古妖的经过后,飞扬用他的实力,赢得了元始天尊的认可,天尊抱着进一步交好飞扬的目的,便册封飞扬为一方大帝,并且执掌社稷之神的神职,让飞扬可以轻易获得大量的信仰之力,这可是天大的恩情,飞扬虽然无奈,但也只能欠下这个人情,日后再找机会偿还。
当即,飞扬手持元始天尊的符篆,离开了昆仑山,元始天尊会替他宣告三界众神,他被册封为大帝的事情,除此之外,他还会吩咐玉皇大帝,在天庭当中为飞扬建造一座大帝行宫,当然了,飞扬要不要待在这行宫当中,可就是他的事情了,就像那真武荡魔大帝,天庭当中虽然有他的行宫,但他平日里却是一直待在武当山当中。
另一头,唐僧师徒两人一马一路前行,发现了一座寺院,进了山门,抬头看正殿上书四个大字“观音禅院”。
当即,唐僧就如见到菩萨一般,五体投地,拜了下去,殿中的和尚就去击鼓,悟空就去撞钟,唐僧拜完,那和尚停止打鼓,悟空还不住地撞钟,和尚便问道,“你怎么还撞钟?”,悟空便笑吟吟地说道,“我这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而这钟声惊动全寺的和尚,一齐拥来,怒斥道,“哪里的野人乱撞钟?”。
“是你们外公撞了!”。
悟空这猴脸雷公嘴的模样,可把众和尚吓得跌跌撞撞,东倒西歪,唐僧赶紧说道,“他是我徒弟,诸位不要怕”。
众僧知他们是大唐去西天取经的和尚,才放下心来,牵马的牵马,抬行李的抬行李,请来了方丈,跟唐僧见了礼,安排斋饭,唐僧赶紧道谢。
而这时,忽然有两个小童搀着一个老僧出来,说道,“师祖来了”,唐僧赶紧上前施礼,老僧便问道,“我听说唐朝的老爷来了,便出来相见,不知东土到此,有多少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