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弟子就没有影响,没有影响就没有收入,嵩山派这种行为,对少林来说就是要掘祖坟、断传承。而且嵩山派自己也有一套信仰,左冷禅据说是信泰西洋教的,大家先天就处在对立面上。
在嵩山派成立之前,佛爷们想睡哪个佃户的闺女、媳妇,就睡哪个佃户的闺女、媳妇。便是连去杏花楼,都不大用钱的。可是自从嵩山派成立以后,佃户们多生异志,少林寺只得对他们比以往好上几分,免得他们转佃。这样一来,便少了许多方便。至于损失的保护费、香油钱可是难以计算。这几条原因加起来,嵩山派不是死敌,谁是死敌?
因此高僧们早有公议,宁可亡于魔教,也决不可亡于嵩山。亡于魔教,尚有复兴之日,亡于嵩山,则无再起之期。只是嵩山有镇嵩军,少林寺的僧兵难以取胜,因此对嵩山派就要容让几分,所谓圣人能屈能伸,出家人不与打不过的人一般见识。听说国舅落了嵩山派面子,大师们急忙召开会议,号召全寺僧人破例,集体吃素一天,以感谢佛祖大德。
想来郑娘娘在宫里说一不二,嵩山派好死不死,得罪她的手足,哪里还有好处?至于镇嵩军,对于少林寺来说是强敌,在娘娘眼里算个啥?一根纤纤玉指下去,就能将其碾成粉末。这位郑国舅对于少林来说,就是第一等的贵宾,必须要大力保护,积极结交。要不是出了方正遇刺的事,接待国舅的人里,少林寺绝对要派出代表。
刺客既躲到了国舅馆驿,又不见离开,显然是国舅把他保护了起来。带领僧兵追杀的少林方悟大师大感情况不妙,情形变化,已经超出自己权限之外,以自己的身份,根本没有资格决定下一步的事情走向,更勿论是战是和了。
因此他只得一方面借这大好东风,完成对南阳各寺院的接收工作。解散、改编僧兵,重新安排方丈、班首等等,使原本游离、羁縻形式的各分院、下院完全成为总院的直辖。另一方面,派人飞马赶回少林,请示方丈,该当如何定夺。
方悟也知道,少林寺是个讲规矩的地方,讲规矩的一个体现就是程序高于一切,如果当程序与效率发生冲突时,少林的指导方针就是牺牲效率,保障程序。所以,自己的汇报将由八大执事阅读、经八大执事讨论,并拿出书面意见后,交四大班首讨论。四大班首开会,并拿出书面意见,交方丈定夺,再由方丈下发到四大班首,四大班首学习领会方丈精神后下发八大执事,八大执事学习领会一番后再转交到自己手中。
这其中可能还要经历几个重大修改,在几个问题上可能还有严重分歧,过程中还要转接多次,乐观估计,怎么也要一个半到两个月之后,才能有一个处理决定发到自己手中。想想时间还早,自己又何必废寝忘食?
河南本是三国年间曹孟德立都所在,方悟大师见贤思齐。一把揪过一个本地僧人,效吉利故智,开口问道“此城可有纪女否?”
郑国宝这边,知道练天风居然是敢刺杀少林方丈的狠人,也大感头疼。这样的刺头留在身边做伴当,明显不是什么好选择。要知保镖不需要十分高强的武艺,而是需要足够机警、反应迅速、忠诚另外就是会做人。而这位练大侠,虽然机警几项无虞,但是一个敢去行刺少林方丈的主,谁能说他会做人?
可是有心推拒,又有武当王守真的面子,也要考虑。慈圣太后信佛,万历天子可信道。王守真一年也要进京一次面圣,若是不能很好的团结这位老真人,于自己妹子的前程,也有妨碍。思考再三,他只得捏着鼻子,先把这练大侠留在身边,寻思着等将来有机会,再行外放出去。上手本保举他个大好前程,终归是要对的起王道爷的面子就是。
练天风倒是对国舅十分钦佩,没口子称赞:“国舅的名声,我在武当已经听了。当真是个大好男儿,狠狠的削了那什么嵩山太保,削的好!好好个汉人,却去信了泰西洋教,这等人物,我是见了就烦。趁早收拾了,免得将来那泰西洋教横行大明,让人们分不清好歹。”
郑国宝又想着任圣姑的事,为了蓝凤凰,也为了把这任圣姑的实力弄到自己手上,还得陪着大龄女文青演戏。这滋味实在是不怎么好。不过想当初韩淮阴可受辱于胯下,伍子胥乞食于闹市。自己受这点委屈,倒也算不了什么,目前唯一的期盼,就是圣姑千万不要生的太丑,让自己与田伯光去做难兄难弟。
听闻国舅告辞,杨一魁不免并二位老千岁一起来送,又有地方上的官员见国舅行囊单薄,恐怕失了朝廷体面,纷纷解囊以充。又本着好客的原则,送了许多河南特产,装到船上,让国舅随身带着。这大明朝两京十三省,按说地大物博,特产丰富。可是一到了馈赠的时节,除了扬州瘦马、大同婆姨、杭州船娘外,便只剩下黄白等物,再不新鲜物件,也算是一个遗憾。曲非烟因此也得了一副首饰头面,穿戴起来,显的比过去成熟几分,让小丫头暗自欢喜。寻思着若是始终这样装扮,姐夫总不该还拿自己当小孩子看待了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