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单于同众将商议过后,都觉得围剿公孙续的价值比较大,而且也更容易实现,虽然不会重创北疆军主力,可是,如果正面击败了公孙续的话,这对北疆军大营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打击。
要想做好这次围攻,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不能让北疆军大营这边探知消息,不然,匈奴可能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北疆军大营这边有匈奴二十三万骑兵,匈奴人正是依靠这些骑兵才将北疆军死死压制在大营内,如果现在想调兵去攻打公孙续的话,这边大营内调动的人数绝对不能超过三万,一旦人数调动多了,北疆军大营内的将领肯定能察觉到。
而匈奴的主营那边,还有骑兵十二万,这些人的主要职责是镇守大营,毕竟营内有大量军用物资和牛羊马匹,他们的责任也是相当重大。
匈奴单于思虑再三后,他觉得自己的亲卫一直没有参与围堵北疆军大营,可以从这方面想点办法,如果从其他部队中调走两三万人的话,这动作就太明显了,于是他决定从自己的亲卫中调动三万大军,反正亲卫的职责是保护他,现在被调走这么多,北疆那边也不会知道,然后再从主营那边调动三万到四万人,这样一来就有足够把握击溃公孙续。
匈奴大军在调动的时候,公孙续和高顺这边都是不知道的,不过,高顺正在估算日子,他觉得公孙续应该快出兵或者已经出兵了,毕竟自己这边已经被围困二十多天了,如果再不解围的话,大营内的粮草就成难题了。
而公孙续这边,在汇合了隐藏的两万五千步兵之后,公孙续反而没有继续前进,他派人去打探附近地形,结果在二十里外的一座山上选择扎营。
同时,为了防止被围困后敌军会在饮水上做手脚,公孙续下令大军多打水井,一定要做好蓄水工作,同时,骑兵要镇守好山下营地,步兵则依山结阵,所有粮草辎重暂时都运上山顶。
张颌,黄叙等将领都不明白公孙续为什么要你这么做,要知道,这里离北疆军大营那边还有六十多里,大军还得行军一天才能抵达,自己这边这么快就扎营,怎么能对匈奴构成威胁呢?怎么能去救援大营呢?
就算要扎营,也该再往前三四十里扎营才合适吧,这样一来可以对匈奴大军构成夹击之势。可是,公孙续力排众议,坚决要在山上扎营,同时严令将领私自出战。
在扎营之前,公孙续亲自带人勘察过附近地形和土壤,这四周都是平原,就这么一座高山,数里外有几个湖泊,如果匈奴不来围困自己的话,水源基本不是问题,但为了保险起见,必须在山上早打水井。
忙完这些后,众将都询问公孙续为何选择在这扎营,这似乎有点畏敌不敢前进的意思。
可是,公孙续只是淡淡回道:“等,等到情况突变,我军就可前进。”
众将都以为公孙续指的是匈奴人回来围困自己,然后大营那边高顺将军会趁机攻破匈奴人的防守,然后两军就可合为一处,要等这样的突变情况,那就得看高顺什么时候能率大军击破匈奴人了。
可是,众将没有注意到的是,公孙续在说话的时候,他的目光却是朝着西边看的。
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很多,分属于各个较大的实力,在草原上,真正排得上名号的有几支分别是匈奴,鲜卑,羌族,还有乌桓等较大的部落,不过,并州往北,西凉往东这块大草原上,也就匈奴,鲜卑和羌族的势力最大。
这三个大势力之间经常有摩擦,甚至会爆发战争,三方为了和平共处,都自觉的在领地相邻地带划出一个真空带,三方都默许了这块地域的存在。
从来没有哪个部落或者势力敢说要占领这块地盘,究其原因,没有谁敢同时招惹草原上的这三大巨头啊。
可是,就是有这么一支最近迁徙过来的部落,他们似乎就偏偏不信邪,硬是在这快地方安营扎寨了。
草原上,一群群羌族骑兵在演练列阵冲锋,旁边有一个个教官拿着鞭子不断抽打不听话的骑兵,而后用生硬的羌族话骂道:“都他妈欠抽是不是啊,叫你们列阵列阵,还都给我跑乱,这样怎么打仗,你以为你们是土匪吗,都他妈给我记好了,你们是士兵,士兵就得听话,军令如山、、、、、、”
远处一座高台上,一名汉人打扮的青年正在观看士兵们的训练,他身后一个白袍银甲的将军已经陪他观看了一个多时辰了,而后,这文人问道:“子义,你觉得要多久才能把他们训练好。”
这白袍将军,正是太史慈,他摇摇头回道:“要很久,语言不通,习性不通同,打顺风仗还行,要是吃点败仗,肯定跑的比谁都快,上次让两个千夫长率人起诈败引诱敌军来攻,结果呢,诈败成了真败,还好只有两千人,没有影响到我们的阵型,不然,当时我们会吃大亏。
这样的军队,让他们去杀人抢劫欺负弱小,他们一个个跑的比谁都快,可是要让他们去跟训练有素的军队对抗,怕是很难撑住吧,上次那两个千夫长没有完成任务,还相互推诿,最后不俊气不过,把他们都砍了,为这事,你还当着这些仆从军的面训斥了他一顿啊,步军那家伙现在还记得呢,呵呵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