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求收藏、推荐票,拜托拜托!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谢谢了!)
潼关之外此刻已经是血流满地,太阳渐渐偏西,残阳似血,双方已经拼杀了有半个时辰,这半个时辰双方总数近两万的步卒纠缠在一起厮杀着。两边的军队都可以算是精锐,非是普通的绿营兵可比,因此这场厮杀也就显得格外惨烈。
“是时候了,传令骑兵准备冲锋!”吴军这边三千骑兵早已经整装待发,就等着王屏藩的军令,此刻得到命令,骑兵顿时便奔腾了出去。而清军这边看到吴军的骑兵动了,那边也是很快的迎了上去。
在古代的战争中,一直以来能够对付骑兵的就只有是骑兵,当然现在耿精忠军中的火器那是例外,毕竟现在全世界也就他家这独一份。而就针对骑兵作战来说。骑兵之间也有着两种不同的战斗:
一种就是辅助性的。例如:侦察、捕俘等。这种战斗比较考量骑兵的战技,所以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这种战斗中就比较有优势。当然,两军对阵时,双方骑兵的游斗也是这种类型。就像是在看一些历史演义小说中中,两军主将什么挑灯夜战的,这等战斗都是辅助性质的,其实对战斗的胜负没有什么影响力。不过是不是那个时代就像小说中说的那样宣扬这种英雄主义的主将对战,那只能够去问那本小说的作者了。
骑兵作战的另种方式就是正规的骑兵集团对战,那就是要考究双方骑兵的阵形了。在这种战斗中,个人武艺是忽略不计的,就是要看双方谁勇敢,谁的阵形不散乱!像这样的冲锋,典型的战阵就峰矢阵,像一枚箭头一般,能够轻易的凿穿敌军的阵形。
不约而同,此刻双方进攻的号角都吹响了,一样的排好线型阵形、一样的驱马小跑,也是一样的加速冲锋,双方的骑兵平举着骑矛开始对冲了。可是虽然对冲着,但清军骑兵心里就有些发毛,因为眼前敌军的骑兵都太精锐了。吴军这边的三千铁骑就是老的关宁铁骑带出来的现在也是属于关宁铁骑的编制,乃是真正的精锐。而清军这边,三千骑兵也还是满清八旗,但是这八旗骑兵可不再是如同三十年前的那满洲八旗了,战力下降了不止一筹,而且他们也很久没有经历过大型的战斗了!
面前的骑兵,前几排都是手持长矛,人披铁甲,马穿马甲的骑兵方阵。如果仅仅是那样倒也算了,关宁铁骑军的这些骑兵们阵列的极为的整齐,比之先前清军这边的火铳兵方阵也不差,果然不愧精锐骑兵的称号。
这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这久经沙场的人,对于强弱兵马的分别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出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些骑兵,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由于严格的训练,关宁铁骑骑兵阵形还排列得相当紧密,根本不留出任何空隙。而八旗骑兵阵形就相差了很多。他们的骑兵之间间隙明显较大,似乎是要预留着一个拔马逃跑的空间。
这一相遇,暴喝和惨叫声几乎是同时响起,身穿铠甲的八旗骑兵们根本无法抵挡这长矛正面的攒刺。更为可悲的是,吴军骑兵的骑矛都是特制得很长,八旗骑兵们的武器甚至都无法碰到对方。而且后面一些的八旗骑兵一个个还用的不是骑矛,手中拿着略弯的马刀吼叫着向前冲。然而此刻战场上却可以见到不少的八旗前排骑兵被对方用骑矛直接从马上刺了下来。两方战力相差明显,这一点也是赵良栋所没有预料到的。在他眼中这八旗骑兵战力已经不错了,但是他却是小瞧了吴军的这久负盛名的关宁铁骑。
这样一场必败的对冲,也使得后排的那些八旗骑兵就要下意识的刹住马匹。可是已经是跑起来了,那又如何刹的住马匹呢?但这种下意识的勒马动作,让本就有些散漫的阵型是更加不堪。虽然吴军骑兵冲击稍微受了些阻碍,可还是冲了进去。于是清军的八旗骑兵此时就想要逃了,虽然八旗骑兵有不少还都是精锐的老兵,装备、战技也是相当不错,可是他们的逃生欲.望也最强烈,谁也不愿意为一场没有希望的战斗牺牲性命,甚至连自己的战马也不愿意受到损伤。
当吴军骑兵扔掉了刺穿敌人的骑矛后,顿时又是将挂在一侧的两根标枪给投射了出去,然后他们一个个才抽出了挂在马鞍边上的大斧或者长刀,踢打马腹,让马匹继续前冲,借着马力大力挥砍。这顿时便是一片断肢残臂,血肉横飞。于是在这一刻,清军八旗骑兵终于崩溃了。
一般在任何部队中,排在前排和中间的都是最悍勇、战技最高超的兵丁。这关宁铁骑也不例外,最前面的都是骑兵精锐中的精锐,所以当关宁铁骑的骑兵阵列像是一把大锥般把清军八旗骑兵阵列的头部敲碎以后,整个清军的阵列顿时象是受到了冲击波一样,向外溃散了。那些后排的八旗骑兵根本不敢上来拼命,单独的几骑与排列紧密的骑兵阵对冲,那就是送死。
“快些列阵!”清军八旗中的一个甲喇章京也就是现在的阿达哈哈番(等同于副将)声嘶力竭地喊着。喊完以后,这位阿达哈哈番还下意识地用手抹了一下脸。这是一头的冷汗!“快去各处传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