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小半天的功夫,厂房已经被收拾了出来,四条提炼金属的生产线摆在那里。
除此之外还有一台前两天刚进来的合成生产线,专门用来合成材料的。
这些设备相比科研院的自然要差上不少,科研院材料系里的设施都是顶尖的。
不过工厂的设备属于大型设备,具有长时间持续生产能力,不像科研院里的都是实验性质的设备,虽然足够先进,但不可大批量产出。
杨星来到生产线前,开始仔细调试各项参数。
每一条生产线都需要精确调试,原材料进行完美配比之后,最终才能合成出相应的初级合成材料,也就是杨星金属一号。
“雨竹,帮我拿一套工具过来。”
除了调试参数,杨星还需要对生产线进行一些改动。
蔚雨竹带着疑惑,取来了一套工具。
杨星拿着工作开始在生产线上进行改动。
蔚雨竹可以看到,杨星握着工具的手掌一直在轻微的颤抖着。
即使杨星强忍着没有发出声音,可依旧可以从他冒汗的额头,被汗水浸湿的衣服中看出来,杨星每一次用力都带着疼痛。
这种疼痛自身体最深层发出,难以避免。
蔚雨竹心疼着,“学长,就不能让别人来调试吗?你在旁边指导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亲自动手。”
杨星摇头,“不行的,这种微调必须要我自亲动手,别人干不了。”
初级机械改良技术中的许多知识不断在脑海中涌现,支撑着他对生产线进行改动。
在他的改动下,生产线的精度不断提升,误差率越来越低。
明明只是一流的生产线,被他调整之后,性能达到了顶尖水平。
原本每千克原材料会产生大约5克左右的误差,这个误差其实很小,放在别的材料身上都无伤大雅。
但是放在初级合成材料上,却是致命的,会直接导到材料合成失败。
经过杨星的改造调整之后,每千克原材料误差减少了到了1克以内,达到了初级合成材料的基础条件。
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初级合成材料的品质,眼前的这四条生产线是做不到了,需要更高级的设备。
看着杨星强忍疼痛,汗流浃背的模样,蔚雨竹心疼坏了。
可是她却一点忙也帮不上,只能干着急。
杨星勉强露出微笑,“别担心了,只是受点累,没什么大不了。”
蔚雨竹小心翼翼帮杨星擦着汗,“这么拼为什么啊?其实不做这些,光是杨星药剂就够了。”
杨星摇头,“为的事有很多,为自己,为别人,为国家,还有为了你。”
蔚雨竹俏脸红了,“关我什么事。”
“我活想得更久一点,活得更好一点。”杨星轻叹了口气,又钻进了机器下面,继续调整。
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把整套生产线都调整完毕。
工人们把以前剩余的原材料运了出来,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停工了许久的工厂再次开始生产。
原材料被提纯,进行二次加工,然后按着设定下好的大小重量流向成材合成生产线,最终出现在众人眼中是一块块一米见方,厚度一厘米的金属板。
杨星让人取了一块过来,从表面上看和初级合成材料并无区别。
“系统,检测!”
【检测到初级合成材料。】
听到系统的话,杨星松了口气,总算是成功了。
萧莉看着正在运转的生产线,眼睛放光,在她眼里,这就是源源不断的财富。
杨星对着萧莉道,“萧总,麻烦你计算一下成本,报个价格出来。顺便计算一下,我们的产能是多少。”
“放心,这些事交给我。”
这些事萧莉做起来得心应手,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在厂房的另外一边,一台机床正安静躺着。
这台机床是从鹰国进口的,在鹰国属于十年前的淘汰品。
但是它的性能依旧胜过国内大部分机床,现在大夏最好的国产机床,放在科研院里的那台,性能也只和它在伯仲之间。
在机床方面,大夏差不多要落后鹰国至少十年。
鹰国也是因为有了新一代的机床,才肯把老一代的机床出口给大夏。
不止是鹰国,现在全世界有能力制造顶级机床的几个国家,都不肯把机床卖给大夏。
这种情况杨星知道,蔚雨竹也清楚。
这次花了1000多万把这台二手机床买了回来,蔚雨竹并不清楚杨星要做什么。
“学长,你要这台机床做什么啊?”
杨星神秘一笑,“拿来改造着玩。”
蔚雨竹听得出杨星的语气,知道他肯定不是拿来玩玩这么简单。
杨星坐在轮椅上沿着机床绕了一圈,杨星接触过机床,也实际使用过,原理也很清楚。
现在又拥有了初级机械改良技术,对于机床的内部结构也已是了然于胸。
在心中思索了一下杨星已经找到了十几个可以改进的地方。
“雨竹,你帮着摄像记录。”
“好。”
工具在手,杨星直接动手改造起来,蔚雨竹则拿着手机摄像记录。
萧莉在远处看着两人,她看不懂杨星在做的事,但她清楚,杨星做的事肯定是非常重要。
“院士都不是一般人。”
萧莉在心中着想,在她心目中,能成为院士的,都是把路走到极致的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