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走了,可冯姑娘还留在京城,老太师说河北苦寒,什么都没有安顿好,不方便让一个女孩子过去,所以老太师把她寄放在叶府,让她的“小师叔”暂时帮忙照顾,临走的时候,冯道还给孙女留了一封信。
冯姑娘欣欣然展开,结果发现还是给叶华写的。她生气了,爷爷真是讨厌,有了徒弟,连孙女都忘了,怎么一颗心都放在他的身上?
忍着怒火,冯姑娘把信看完,她敏锐发现里面的内容太不寻常了,爷爷也不好当面跟叶华说,所以才留了这封信。
想到这里,她不敢怠慢,而是找到了叶氏,偏巧这时候叶华从金殿下来,来向老太太辞行。
“大妈妈,朝廷议过了,让我领兵北上,防御契丹,孙儿又要辞行了。”
老太太听着眉头紧皱,她倒不是舍不得孙儿北上,毕竟当了将军,就没法在家里安心待着。可问题是现在什么情况,陛下那边病体沉重,随时会驾崩。
把孙儿调走了,安的什么心?
莫不是想调虎离山?
老太太沉着脸,很不高兴,“北上干什么,留在京城不好?”
叶华道:“大妈妈,上命难违,孙儿心里有数的,请你老放心。”他不好跟老太太多说,只能转身告退,这时候冯姑娘站了起来,将一封信送到叶华手里。
“是祖父的,你好好看看。”
“哦!”
叶华应了一声,就把信收了起来。
老太师出手,必定是关键的东西。
叶华回到书房,确认无人之后,才把信展开,等他把信的内容看完,额头也不由得冒出了汗水。
怎么会这样?
他们在京城的势力未免也太大了吧?
叶华仔细想了想,又觉得老师所言有理。固然军权主要在郭威的掌控之中,但是朝廷训练的新军,还有骠骑卫,禁军,都放在了幽州战场上。
精锐调走,剩下的就是一些老兵,几乎都是五代以来,留下的残余。这帮人都经历了好几朝,他们不认天子,只认主子。
一些老军头对这帮人有着强大的号召力,郑仁诲何以胆大包天,敢跟柴荣叫板,就是有这些人做依仗!
别看你们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但是你们的实力不在京城,开封的一亩三分地,还不定谁说了算呢!
叶华突然咬牙切齿,自己上当了,上了冯道的当!
你个老东西,明明知道京城是个龙潭虎穴,自己先跑了,留下我顶缸,奶奶的,有你这么当师父的吗?
赔大了!
叶华连着啐了好几口,不过冯道也说,柴荣的势力深不可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让徒弟小心应付云云……
“都是废话!”
叶华沉吟了一会儿,如果真的像冯道所言,那就更应该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把这伙人一网打尽,半个不留!
在大殿上柴荣事事依着郑仁诲,看起来,他应该是故意示弱,等着所有人都跳出来,然后来一个大开杀戒!
叶华当然要配合柴荣的演出,他立刻带领着骠骑卫,离开了京城,果断北上。
冠军侯离京了,当然逃不过有心人的耳目,消息传到了枢相府。
“哈哈哈,机会终于来了!”
郑仁诲大喜过望,狠狠一挥拳头。
他现在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机,做成了,他的权力比皇帝也不差,做不成,一条老命就要搭进去,连全家人都要跟着完蛋!
事到如今,不能不拼了!
郑仁诲下定了决心。
郭威登基以来,重用文臣,编练新军,曾经在朝中举足轻重的老将,现在不是闲置,就是凋零,仅剩下的一些人,也被后辈超过,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宿将中间,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怨气。
他们觉得是自己推郭威登基的,可郭威呢,不但不感激大家伙,还反过头来,坑他们!王峻自己作死,杀了也就杀了,可你为什么还要练新军,废了大家伙的兵权?
还有,王殷,郭崇,这些宿将都弃之不用,甚至还被砍了头,连他们都没法自保,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一个国家,总有新陈代谢的过程,不甘心失去权力的人,拼命找机会反扑。
可郭威非常小心,新军战力强大,光凭着一些老人,根本没有半点胜算。很多人都绝望了,甚至萌生退意,干脆告老还乡算了,只有一些人还在坚持着。
偏巧在这时候,机会来了,郭威带着亲信重兵北上,突然又病倒了,十几万人马要留在河北,对抗契丹。
而京城这边,郑仁诲靠着枢密使的权力,大量安插自己的人手,恢复一些宿将的兵权,就这样,他们在京城,已经形成了局部优势。
这才有郭威回京,立刻驱逐冯道,把叶华调走,一连串举动下来,郑仁诲自觉可以行动了。
只是夺嫡需要借口,不能堂而皇之,直接杀进皇城,必须有周密的计算,完全的计划,才能将反对的声音降到最低。
“我们的机会来了!”
郑仁诲对福庆长公主道:“还请长公主,立刻去叶府,把幸哥殿下接出来,然后带着他闯宫侍疾!”
原来,把叶华调走,不光是为了调虎离山,更是为了掌握郭幸哥!只要把郭幸哥拿在手里,他们就等于掌握了先机。
冲进宫里,到时候逼着郭威下旨,废了柴荣的太子,让郭幸哥继位,就大功告成了。
夺嫡从来都是以快打慢,以有心算无心……柴荣也不是废物,拖延久了,难免有破绽,万一真的把河北精兵调回来,那可就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