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整治贪官(1 / 1)

许灵君在大同的工厂建设,正式起步了。

而崇祯和魏忠贤,在京城也十分勤政。

首批派往各地的锦衣卫,已经传回了一些消息。

魏忠贤先查看一遍,把那些他觉得不够有说服力的剔除了。

涉及太监作恶,甚至是跟他有些牵扯的,他也不隐瞒,因为他知道隐瞒也没用。

魏忠贤拿准了,只要自己下狠手处理那些贪官恶吏,崇祯和许灵君就不会怪罪于他。

顶多就是一顿痛骂,都习惯了。

再说,现在什么权倾朝野,金山银山,对魏忠贤的吸引力已经不似以往那般强了。

他最在乎的,是怎么从许灵君那搞“仙饮露”来喝,那才是好东西啊!

为此,他必须努力做事,最好是做到能让崇祯也帮他说好话,当然,难度不可谓不大,但值得一拼!

整理完后,他就将信件,让镇府司衙门写成奏折,交到通政司的孙传庭那里,让他上报。

这样比较符合程序一些,省得那些言官整天哔哔,着实烦躁。

照以往魏忠贤的脾气,早就罗织些罪名弄死他们了,现在是不敢了,大概率会把自己弄死。

孙传庭接到那批奏折后,还以为全都是给魏忠贤歌功颂德的,没想全然不是那么回事。

奏折内容涉及面广,多是官吏贪腐怠政问题,且言之凿凿。

孙传庭也不含糊,分类后全部呈送内阁。

内阁接到,立即开了个会议,票拟意见。

首辅韩旷看到其中,有几本涉及东林党做走私生意的,就想要压下来,说要再去查清楚。

其余阁员立即表示道,镇府司的奏折都敢压,怕是想进诏狱。

韩旷挣扎一番,终究认怂了,只是在自己书写的票拟上,提出了异议,便全都呈送到崇祯那里。

……

这天,又迎来新一日的早朝。

不知是谁传出了消息,关于这批奏折的存在,已被朝中大臣们知晓。

一时间,站满大臣的弘德殿内,人心惶惶,一个个都在祈祷,待会千万不要点名自己。

不多时,崇祯背着手,快步走进大殿内。

走上龙椅后,脸有愠色的扫视了一圈大臣,方才坐下。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皇上。”

崇祯默然片刻,沉声道:“众爱卿,朕叫尔等整顿吏治之事,做得如何了?”

大臣们皆默不作声,不敢率先答话,怕被崇祯追问,万一答的不合圣意,难免遭难。

“这大殿之上,汇聚了天下英才,怎的,竟无一人作答?韩旷,你来说!”

韩旷被点名,吓得心中一震,他明白,今日又要被喷了。

于是谨慎的道,

“启禀陛下,经陛下批准,臣安排的监察御史,已经在各省巡查了。”

“嗯,去了多少时日?”

“去了…一月有余。”

“哦?那查到了些什么,怎么不见内阁和督察院给朕上奏折啊?”

“回皇上,去往江南的御史,还未到达,目前只有负责北直隶地区的御史有回信,说是……在熟悉当地情况。”

“废物!”崇祯怒道。

韩旷连忙躬身请罪,

“皇上请息怒,臣回去就立即写信催促他们。”

“哼,王承恩,把那些奏折拿上来!”

“是,皇上。”

王承恩对着远处的小太监比了个手势,他们立即抬了一张方桌上殿。

粗一看去,桌上放着的,是十几本奏折。

崇祯缓缓走到群臣面前,随意取了一本拿在手中,说道,

“众爱卿,朕问你们整顿吏治做的如何,你们答不上来。

朕就想,这英才也是人呐,人就需要教化,朕乃天子,有教化万民之责。

今日,朕就教教你们,如何整顿。”

接着,崇祯打开手中奏折,翻了几页,开口道,

“这一本,说的是河南开封府内的,阳武、延津、封丘三个县,总共七处县衙粮仓,空了六处,当下只有半仓发霉的米。

朕的特使已从开封府一家米行取得证词与账目,证明这三县的知县,串通起来,把朝廷的赈灾储备粮,卖了。

如此狗胆包天的官吏,判个满门抄斩,众爱卿觉得,合情合理吧?”

朝臣们立即应和,

“皇上圣明,臣认为斩首前应游街三日,警惕众人!”

“小小知县,真是可恶啊!”

“皇上,应该判他们夷灭三族!”

“这些贪官,乃是民变的祸首,诛九族都不为过!”

……

朝臣们尽皆作义愤填膺状。

崇祯抬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很好,众爱卿对贪官嫉恶如仇,是朕想看的。继续。”

崇祯从小桌上又拿起一本,看后皱了皱眉。

对户部尚书李起元道:“李爱卿,你听说过‘京师防务税’吗?”

“回皇上,微臣从未听说过。”

“嗯,朕手上的这本奏报的是,山西平阳府管辖下,

有五个县的说课司,从朕即位开始,就一直以朕的名义在征收这项税。

征收的银子,没有一两到户部登记。

这些蛀虫,坑害朕的百姓,黑锅还要朕来背,判个斩首主犯,全家流三千里,不过分吧?”

朝臣们又跟着大肆咒骂一番。

崇祯微微一笑,继续翻那堆奏折,又拿起一本。

“爱卿们,爱卿们,安静一下。朕找到一本有意思的了。”

“说,松江府奉贤县的海边,每日走私丝绸瓷器的船只络绎不绝。

松江府的差役不但不逮治他们,还驻扎在奉贤县,与往来客商吃喝玩乐,称兄道弟,更夸下海口,可保走私者平安。”

朝臣们又是一顿大声指责。

“安静安静,朕还没说完。

这松江府的知府赵惠民,是首辅韩爱卿的门生,所以韩爱卿给朕的票拟上写着,这是北镇抚司的诬告。

然而,锦衣卫抓捕了多名走私的商贩,他们对于赵惠民与自己同流合污一事,都供认不讳。

韩爱卿,朕问你,你是否此时还认为是诬告?”

“臣…臣不知。”韩旷犹豫了,赵惠民是他主持会试时选中的,两人关系亦师亦友。

以前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的时候,他们还曾在一起共谋对抗阉党,悍不畏死。

怎么半年不见,就干起走私了,简直无法相信。

“韩大人,若朕只信北镇府司的,难免你的学生们又要到处宣扬,说朕宠信阉党,是非不分。

朕就给你机会去查证,你可愿意。”

“臣,臣愿意去。”

“好,私做海贸之害,事关江山社稷,兹事体大。

朕就让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东厂,各出一人,与你一同前往。

一旦查实,立即将赵惠民枭首示众。”

“臣领旨,谢皇上恩典!”韩旷跪伏余地,叩拜领旨。

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到龙椅上。

“众爱卿们,现在你们明白要怎么整顿吏治了吗?”

“回禀陛下,臣等明白了。”众大臣齐声道。

“桌上的这些奏折,朕已经一一批阅。内阁拿下去,传抄六部,即刻去办。

有敢懈怠或是不秉公办理者,按同罪论处!”

“谨遵皇上圣意!”

跟着,崇祯在众人的恭送声中,离开了大殿。

大臣们争先恐后的冲向小桌子,他们都想看看,自己的名字到底在不在奏折之中……

最新小说: 前方打仗,你背后捅刀?那我反了 三国:签到霸王之力,救下大小乔 大秦:我有一个神奇书店 穿越倒计48时,带个仓库去大明 大秦:开局截胡焱妃,一剑斩燕丹 三国:从麻匪头子到诸侯之王 大秦:开局跟白起一起演! 祁王世子 血灵大帝 成为元首的第一步竟然是抛弃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