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北方大军回临淄还需三日啊。”后胜道。
“三日...”齐王眼中最后一丝希望破灭,脸上尽是颓色。
“罢了,寡人愿降,让兵士放下兵刃。”齐王建倒在了王座上。
哪还有一丝王者之气?
“诺。”
“大王,臣这就去禀告汉王。”
后胜眼中闪过一抹高兴,退出了大殿。
半个时辰后,大战停止。
齐军恭迎汉军入城。
孔浩南率兵入齐国王城。
孔浩南看着四周比之自己曲阜更加华丽奢靡的装饰。
不禁感叹:“齐国还真是富裕啊。”
这个时代,与之前世不一样。
八百里秦川,粮食作物生长很难,欠佳。
楚之湿地,常年洪水泛滥,欠佳。
燕之地,极寒。
三晋,连年战乱不止,亦是不佳。
只有齐国、赵国,两个国家的位置,算得上是绝佳。
齐国更佳,东面是大海,天然的屏障,国境之内土地肥沃,百信富庶,实在是一块宝地。
齐桓公时代,霸主之国就是齐、魏。
只可惜后辈不给力,祖宗也没法啊。
如今,这齐国大地,是自己的了!
孔浩南心中很是激动。
他大步走进王城大殿,百官跪地相迎。
“叩见汉王!”投降的齐国百官伏地齐声道。
齐王建亦是垂头而立,一声不吭。
孔浩南拔剑一指。
“齐王,你愿意投降?”
听到声响,齐王建才反应过来。
“孤愿意投汉。”
“你说什么?”孔浩南大声喝道。
齐王建被他一喝吓了一跳,明白自己说错了话。
颤抖道:“田...建愿意投降大汉!”
“嗯,交出兵符,写王诏,命匡章放弃抵抗,带兵士投诚于寡人。”
孔浩南命令道。
“诺。”
田建颤颤巍巍走向案台,开始写他今生最后一道诏令。
田建写完诏令,将兵符、诏令一同交给孔浩南。
孔浩南接过扫了一眼道:“送齐王回曲阜,好生照看。”
“诺。”
身后一将领上来带着田建离开王城,回汉都。
“后胜。”
“罪臣在。”
“去北方迎匡章,带他前来。”孔浩南将手中诏书递给他道。
“诺。”
“子路,扫清一切障碍。”
“诺。”
子路领命。
他懂这话的意思,有齐王血脉的,死忠齐国的,全杀干净。
这在后胜提供的名单里全部有写。
他带着千名士兵押着百官前往大殿前的广场。
子路照着名单,一一对应。
百官中,一个接一个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接着,就是对齐国氏族动手。
子路带着精兵扫了个干净。
至此,齐国彻底失了根基,断绝了死灰复燃的机会。
他们至死也没想到,是自己国家的第一权臣,后胜出卖了自己。
孔浩南坐在大殿中,
静静等待。
两个时辰后,子路做完一切,带着一身鲜血回到殿中。
“大王,田氏、鲍氏、高氏三大家族都已清理干净。”
“栾氏之根基在琅琊,还需写时日。”
“嗯,你让冉雍带二万兵去处理干净吧。”
“诺。”
两万精锐汉兵,由临淄出兵,向着琅琊杀去。
三日后,后胜带着匡章、田忌进王城。
孔浩南不战得兵士三十万众,
现在的汉国,拥兵七十余万,拥有了足够对抗霸主秦、赵、楚的实力。
三人站在殿中,
分别是田忌、匡章、晏婴。
“你们可愿为寡人效力?”孔浩南问道。
“汉王,听闻抡语一书,学识浩荡如海,老夫口否一观?”晏子问道。
晏子,现在是一个六十岁老头,身材不足一米五,看着像个小矮人。
但他就是让齐国曾经辉煌过的风流人物。
身材虽小,才学、胆气之高,少有人能匹敌。
“可。”
孔浩南让兵士将抄本《抡语》递交给他。
晏子双目放光,神色激动。
片刻后,他跪地道:“大王之才学,老夫拜服!愿为大汉之崛起再尽绵薄之力!”
就在这时,孔浩南瞳孔震惊。
————————
ps:新书启航,求各位大哥各种数据支持一波啊!跪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