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元年九月二十一,金华朱府。
一顶小轿在朱府门前落轿,轿上下来一个小太监,手持一个蝇甩子,旁边跟两个小厮,到门前昂着头,扯着公鸭嗓对门房仆人说:
“叫你家老爷出来,我有话说。”
“嗯?”门房还没见过这么傲的。但是能站在朱府门前的门房也是有点见识的,眼前明显是个太监的打扮,说话一副公鸭嗓。明朝的太监并不总呆在皇宫中,全国各地的要害部门都有太监存在,这些大小太监一般都手握重权,都是不好惹的主儿。门房不知对方身份也不好得罪。于是忍着气问道:“您是……”
“不认识我?我是谁也是你能问的吗?”
门房心里想:我怎么认识你?你又没来过。我门房就是干这个的,我不问你,谁问你?
“你不说你是谁,我怎么通报呀?”
这小太监来了个倒憋气。
“你!……你这个杀才,你就说江西官窑监管太监冯小宝……的干儿子来了,要你家老爷出来见我。”
不就是个阉货,还是干儿子,门房心里暗笑,摆的哪门子威风,还敢骂人!
“请你等后!”门房也不客气,直接把‘您’换成‘你’说的话也成了命令式。
进去传话的人把这门前的情况对朱大典一通学说,把朱大典也气得够呛,我堂堂朝廷三品大员,能是你一个小太监呼来喝去的。还什么干儿子!哼!
崇祯年间,虽然有崇祯拿下魏忠贤一案,严厉的打击了太监专权的势力,但是,以崇祯皇帝的多疑,对朝廷的官员是不能充分信任的。而太监是在皇帝身边侍候皇帝的人,绝了子孙根,没有后代,应该是最没有野心的人。他们又整天侍候在皇帝左右,皇帝自认为对他们非常了解,因此,也就信任有加。于是,全国各个要害部门都会派有监管的太监。著名的东厂、西厂特务机构就是替皇帝监督大臣的重要势力,其主要成员都是太监。重要的守边军队,比如关宁军、宣大边军都派有太监做监军。苏杭有监管织造的太监,出产食盐的地方有盐业监管太监,冯小宝就是监管官窑瓷器的太监,驻地景德镇。
太监一般都没有正经的读过书,基本是文盲,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见识狭隘。由于身体的残疾造成了心理的畸形,因此,一般都长于勾心斗角。用这种人凌驾于文韬武略的朝廷军政大员之上,无论军事、经济、政务上,朝廷昏招迭出,屡战屡败就不足为奇了。
......
江西官窑监管太监?这个冯小宝朱大典还是听说过的,常驻景德镇,管着大批官窑,拥有最好的工匠,生产的瓷器名义上是宫廷专用,朝廷专卖,但是私藏私卖是少不了的,是个大大的肥缺。冯小宝也是景德镇实际的掌控者,什么知府知县的统统不敢违逆于他,就是在江西省也是数的上的人物。他到我朱家有什么事?我朱家没跟江西有什么关系呀?可能是明瓷之事,霸道成习惯了,眼红了!朱大典绝非好说话的人,对这种事他不会客气,对恶人就要恶治!
朱大典把管家朱宝森找来,吩咐道:
“你叫他有什么话就直说,就说我不在,出去游历了。我在旁边听着,我不出声就撵他走。以咳嗽为号令,来的三个人全部抓起来。”
朱大典和管家带着家丁来到门房,朱大典进了隔壁。管家朱宝森见了小太监说道:
“我是朱府的管家,我家老爷不在,有什么事就说,我一定转告。”
“你家老爷去哪里了?”
“出门游历。”
“几时回来?”
“说不好,长则半年,短则一两个月。”
“嗯?……”大大的吃了一个闭门羹。小太监乱了方寸。心想也不能这么回去,怎么向干爹交代呀?咬咬牙,运足了中气说道:
“冯公公说了:你家的明瓷窑,琉璃窑应该收为官窑,为当今皇上效力,这是皇上对你朱家的恩典。事后有你朱家的好处,要是不识抬举……”
“咳,咳。”一声咳嗽传来。朱宝森一挥手,侯在外面的家丁蜂拥而入,老鹰抓小鸡似的提起就走。
“啊?你们…..”一句话没说出来,嘴巴就被破布堵了个严实。
“严加审讯,两个小厮不可动刑,好生问话,干系不大可以放走,小太监不能放。听候处理。”朱大典严厉地吩咐。
......
朱大典当日就把此事通报给朱万化。
朱万化很快回报说:父亲处理的完全正确、恰当。我们不想招惹谁,但是谁招惹我们也不要客气,歪风邪气不可助长。那个小太监也不能关着,把他押到畜牧场干活,嘱咐看好了,不要跑掉。半年之内冯小宝如果再有动作,就把小太监押送南京告他假传圣旨,朝廷怎么处理我们就不管了。如果冯小宝知趣,半年后给路费放了他。
另外,今后通信可能有需要保密的内容,因此,制定了一套密码本和使用方法,很快会派人送回。
......
九月底,浙江巡抚衙门的修建杭州至金华道路的批文下来了。同意了朱家的修路条件,责成朱家尽早开工。并任命朱万武为护路队千总,领金华县佥事衔。明末的千总已经不值钱了,遍地都是,是个看似正规的军官的头衔。县一级的佥事只有九品,是官员中最低的品级,‘领佥事衔’就是给个九品佥事级别,没有佥事实权。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个正式的官衔,从此家丁队,摇身一变,成了民团性质的准官军。不用成天抱着木头棒子了,拿刀拿枪也是天经地义的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