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听了陈桓的话后说:
“皇上,免去司马炎总兵之职,恐怕不妥。
如今边兵,都是些骄兵悍将,虽然拿的是朝廷的俸禄,吃的是朝廷的粮饷。
但这些官兵们,都只听将官号令,不奉皇帝圣旨。
所以你这道圣旨传到山海关后,司马炎会直接将传旨太监砍了,然后举旗谋反。”
“那依夏侯侍郎的意思,该如何处理司马炎之事呀?”
陈桓一脸微笑!
“依微臣只见,不如以发饷为名,派微臣去到山海关,在军中将司马炎一举拿下。
然后再宣布圣旨,告诉山海关其余将领无罪,夺过司马炎兵权。
如此,则仍可控制国门山海关,则天下不会有兵戈之灾。”
陈桓听了夏侯霸的建议后,白了他一眼说:
“夏侯霸呀夏侯霸,你想得到是挺好,这个处理办法,确实是对国家损害最小的办法。
问题是,你信不信,如果你去想以送饷为名,想去到山海关夺司马炎的兵权,结果绝对是肉包子打狗,只能是送菜。
如果我估计没错,京城今天发生的事,最多不过三天,山海关的司马炎就会收到消息。”
特么的这个世界难道就你聪明,别人都是傻瓜?
夏侯霸听了陈桓的话后,楞了一下。
然后不再言语,他知道,陈桓说的是对的。
司马家族在大齐,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京师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肯定早有准备,想那样对付他,只能是送菜。
“如果司马炎知道了他父兄都被杀了,肯定会将山海关献给东胡,然后将东胡兵马请入关内,围攻京师。
东胡兵马,兵强马壮,如之奈何?”
夏侯霸说出此言后,这朝廷之中的文武百官,个个吓得脸色苍白。
穿越过来两天的陈桓,也大概知道了,这个所谓的东胡兵马,大概也跟明末时期的后金差不多。
“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这些东胡人,并不比中原之人,他们在东胡的苦寒之地,以渔猎为生,极其勇悍。
而大齐在关外的关宁防线,已经被东胡一个个拔掉了。
就还剩一座山海关,依靠关城天险,勉强能守住,不让东胡兵马进入中原。
如果司马炎将山海关献与东胡,那么京城已经无险可守,东胡铁骑,只须三四日,便可兵临京师城下。
陈桓看出了群臣心里的恐惧,于是大呼一声:
“你们慌什么,现在司马炎不是还没有献关投敌吗?
再说了,就算东胡兵马入关又能如何,难道他东胡兵马,不是爹娘养的血肉之躯,箭射不进,枪扎不进?
朕乃真命天子,有百神护佑,那东胡多尔衮若敢入关,看朕如何砍下他的脑袋。”
陈桓吹了一通牛皮,给朝中的文武百官壮胆。
而且还重点强调了,劳资是真命天子,他东胡兵马又能耐我何。
不过,此事只能骗别人,但骗不了自己。
自己之所以能够刀枪不入,完全是利用了这个皇帝游戏的一个bug,利用了在新手保护期內,怎么作都不会死而而已。
等到东胡兵马兵临城下的时候,新手保护期一过,别人用枪来扎自己,同样一扎一个窟窿。
至于如何面对马上来临的司马炎叛变,和东胡兵马入关的问题,陈桓也还没想好。
到底是自己率领京营兵马,丰台大营兵马,亲自扑往山海关,剿灭司马炎,夺了山海关,守住关城。
还是在京师,等着东胡兵马兵临城下,打个防守反击。
他自己无法判断,那种选项更好,还需要模拟游戏进程。
这个问题,就等今天晚上回去模拟几次,看那个选项更优,再做决定吧!
“传朕旨意,大逆贼司马师,由三司会审,再明正其罪。
然后中书省下文,昭告天下,司马懿父子谋反,已然伏诛。
至于如何处理司马炎,明日再议,众卿若有事请上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要奏?”
只见岳飞又出班跪地上启奏。
“鹏举,你还有何事!”
刚在逆贼司马懿府中抄家之时,抄得一箱书信,都是朝中文武向老賊表忠心,甚至劝进之书。
此书信如何处置,还请皇上定夺!”
哦!
原来还有这玩意呀!
那些文武大臣,听了岳飞的话后,个个面如土色。
这朝堂之人,估计有八成,都给司马懿写过表忠心的信。
陈桓听了后,笑了笑说:
“众位大人,此事又该如何处置呀?”
“这些阿谀于耻之徒,完全不顾顺逆之理,只顾自身荣华富贵,依附賊首,个个该杀!
依微臣只见,将这信一封一封拆出来,就在朝堂上念出来,看看这帮人到底有多无耻。”
夏侯霸说出来,还用凶狠的目光扫视了一下众多官员。
这司马懿父子,之所以大权独揽,但仍然还不敢弑君,赤膊上阵,把皇帝杀了,自己当皇帝。
是因为朝堂上,曹爽,夏侯霸他们一伙,始终还把控着兵部。
虽然此时的兵部,只掌控着粮草供应,武器制造等后勤之事。
没有调兵权,更没有指挥权。
但是对司马懿来说,他司马家族在大齐朝廷,始终是还没有做到清一色。
这帮人跟司马懿水火不容,但因为他们做事滴水不漏,司马懿暂时还没办法动掉他们。
再加上外派的总兵,有几个都是兵部的人,司马懿投鼠忌器,也不怎么敢动他们。
夏侯霸之所以敢这样说,是因为他们这一伙,绝对没有给司马懿写过效忠信。
所以他夏侯霸才敢摇头晃脑的说,个个该杀:
“算了!杀什么杀,当时司马懿权势那么重,那个不需要自保呀?
朕是今日动了手,朕若是继续隐忍,连朕都要写信给这老贼表忠心了。
朕为皇帝,尚且难以自保,又何况其它人咧。
鹏举,将这些信,就在宫外,当着众多臣工之面,全部焚烧了吧!”
“臣!遵旨!”
那下面战战兢兢跪着的大臣,听到这话后,一颗心终于又放回了胸膛。
“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又齐声颂圣磕头,感谢陈桓皇恩浩荡。
岳飞挥挥手,马上又来了两个禁卫军,将那一箱子书信,抬出去外面,浇上火油,丢了两个火把进去。
瞬间燃起熊熊大火,一箱子书信,连同箱子,都烧了个干干净净。
“退朝!”
太监又扯起了鸭公嗓,陈桓又走上了九龙大辇,被一群太监抬回了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