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多了个蔡琰,董文自然不会选择再前往洛阳了,而是直接改道去往颍川。
颍川那里,可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宝地,三国时期多少谋士是出身颍川的?
而现在,这些谋士一个个还未出山,董文想要前往碰碰运气。
一连数日赶路,董文和蔡琰之间却是什么都没说,每日只是吃饭的时候给蔡琰饭食,两人的眼神能够对视一下。
其余时候,蔡琰也没有抵抗,就这样跟着董文一同赶路。
这倒是董文乐于见到的。
在一处城镇里面,董文给蔡琰买了身衣服,将其身上的嫁衣换了下来。
总算,一路上不会再惹人关注了!
终于,这一天,一行人来到了颍川,20飞熊军按照董文的指示,在城外驻扎。
而董文只带着王勇,花荣还有蔡琰进了城。
找好了住宿的地方之后,董文坐在房间里面,有些不解的思考着:“系统,我这次抢亲难道没有获得坑爹积分吗?”
按照他的估计,这事算得上是坑爹吧?
【董卓还不得而知,故此先且不算】
得嘞!
得到了系统的解释之后,董文算是明白了,自己做点什么事情,还都得让董卓知道,只有气到董卓了,那才算是坑爹啊!
这尼玛……
早知道是这样的话,那他还出来游历个什么劲儿呢?
游历哪有坑爹收益高啊?
这想法要是被董卓知道了,其定然会破口大骂:逆子!
董文在思考,在与系统交流的时候,蔡琰则是在好奇的看着他。
董文虽然抢亲把她抢走了,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竟然没有做出半点逾礼的事情。
甚至,除了在骑马的时候抱着她,剩下的时候,跟她都不怎么说话的。
这让蔡琰十分好奇,这个董文,究竟是怎么想的?
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我要出去在城中逛一逛,你要不要一起?”这是董文自抢亲之后第一次跟蔡琰说这么长的一句话。
蔡琰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走在颍川的大街上,董文微微皱起了眉头。
现如今的颍川,经历过黄巾之乱的洗礼,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但还是给了董文一种萧条感。
“这里……怎么会比洛阳差那么多啊?”蔡琰也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还不是当今的世家大族?”董文笑着摇了摇头,“当初黄巾之乱过后,整个大汉可谓是元气大伤,而在这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就要数百姓了!”
“百姓?”对于蔡琰来说,她之前一直都是在蔡府读书,这些是她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自然在她的脑海中,全部都是儒家那种美好的情形。
“没错,就是百姓!”董文点了点头,却并没有解释什么,正巧心中想起曹松的那首诗来,便即缓缓吟诵了起来: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嗯?
听了董文这一首诗,蔡琰不由得眼前一亮,之前,她还认为董文空有一副好皮囊,却是不曾想,他竟然也有如此才情。
“好诗!好诗!先生好才情!”蔡琰还没说什么,两人的身后便传来了这样一个声音。
转头看去,是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白面书生,这长相,着实是帅气逼人啊!
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小鲜肉一枚!
瞬间,董文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名字:王佐之才,荀彧!
这可是条大鱼啊!
要怎么才能忽悠到手呢?
“敢问先生,刚刚的那首诗,出自何人之手?”书生开口问道。
“为何就不能是出自我自己之手呢?”董文微微一笑问道。
额……
“倒是在下唐突了。”书生微微一怔,面带一丝尴尬的说道。
“无妨无妨,咱们也别你一句先生,我一句先生的叫了,我叫董文,字子明,不知兄台高姓大名?”董文开口问道。
“在下荀彧,字文若!”荀彧微微一笑,这董文,倒是一个爽快之人。
果然是他!
“原来是有王佐之才之称的荀文若,幸会幸会!”董文连忙朝其拱了拱手。
“什么王佐之才?虚名罢了!”荀彧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知文若兄可愿与我一同去喝一杯,聊一聊天?”董文发出了邀请。
听此,荀彧微微一怔,怎么自己忽然间就被邀请了?
不过,单凭那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荀彧还是乐意与之交谈一番了!
当即,荀彧点了点头:“乐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