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的确是一个比谁更不坏的年代。
翟哲不需要做的多好,只要比多尔衮、何腾蛟、郑芝龙乃至丁魁楚等人让世人多看见一点希望。
在宗茂看来,大将军太谨慎了,谨慎到他急的抓耳挠腮。
但在陈子龙眼中,翟哲的每一步都不会让他突兀,所有的策略都有预兆,犹如水到渠成。
江南新政推行的时机很合适,合适到持续了一个多月下来,在朝堂中没有引发什么过激的反应。
郑芝龙在忙于平定广东。
何腾蛟在岳州徘徊。
那些被剥夺了田产的缙绅没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朝政上提出反对,也没有可以依靠的强势力量。虽然他们对大将军府的态度已经由不满转变为嫉恨。
每丈量完一县一府,陈子龙均会向翟哲和内阁送出两份文书。
江南总督府隶属大将军统辖,陈子龙没有交一两银子给户部,但一直对内阁保持尊重。
姚启圣返回武昌,向翟哲汇报筹集粮饷事宜。
武昌城成为大将军的驻地,这里邻近湖广战场,又可以震慑江西和徽宁池等地,翟哲不愿回到江南,没有比这还合适的驻地。
总督府。
兵丁和信使进进出出,送到这里的不仅仅有各地的军报,同时还有民务和商事。
姚启圣走到门口,看眼前的车水马龙,暗生感慨,“这里比南京城要热闹的多,大将军难道不像大明的帝王?”
像,当然像,离真正的帝王之位已经不远了。
姚启圣很庆幸,赶上了好时候,于翟哲一统江南前在大将军府崭露头角。
他站在门口候命,不一会功夫,一个亲兵走出来,行礼禀告:“姚长史,大将军召见。”
姚启圣如今在大将军府的地位非同凡响,来来往往的信使都需给他让路。
入了总督衙门往后,方进在内引他进入厅堂。
翟哲正坐在那里,对自己的属下,他很少威压倨傲。
姚启圣快步上前,拱手禀告:“拜见大将军!“
翟哲询问:“粮饷都落到实处了吗?”
“安庆府和九江府筹备的粮食足够大军两月之食,夏粮即将上市,江西很快会供应大军粮食,军中粮草充足。”
“陈总督表示,新政实施后,田赋能增添一倍,足以筹集今年饷银。”
姚启圣分两口气讲述,把翟哲的疑问回答的清清楚楚。
翟哲很满意,随口赞赏了一句道:“江南的新政实施的很顺利!”
陈子龙是松江人,门生故吏对各地缙绅隐瞒田产的伎俩了如指掌,各地的缙绅瞒不过他。
听见翟哲的话,姚启圣不自然流露出羡慕的神情。他在大将军府监理粮饷,当然比不上陈子龙主政一方风光。
姚启圣很年轻,但翟哲从不忌讳任用年轻人。
“安庆府孤悬江北,清虏不时有小股兵马来骚扰,你要把那里看守好!”
“遵命!”
姚启圣答应一声,正准备离开时,方进在门口伸着脑袋往里偷看。
翟哲正对大门,见到方进的在探头探脑,问:“方进,有什么事?”
方进入门,瞄了瞄姚启圣,禀告:“岳州才发来急报,何腾蛟被在岳州城下被清兵偷袭,败退三十里,已准备退回长沙。”
真不是一个好消息!翟哲半晌没说话,最后才冷哼了一声,说:“也不知是真败还是假败!”他对何腾蛟已经失望透顶,即使何腾蛟转变态度,他这里也已无法容下他。
一直以来,他对归附大将军府的明军和降将都很优待,尽量避免把刀子对准汉人。除了张名振,那是个他无法阻止的悲剧。
何腾蛟是唯一让他生出憎恶心的朝臣。
翟哲摆手命姚启圣退去,转身回书房给柳随风写了一封信。
何腾蛟在岳州兵败对汉阳府的战事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对围攻荆州的堵胤锡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前次忠贞营被偷袭,正是源自何腾蛟在岳州府的兵败。
信使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直奔荆州。
早踏朝露,晚迎夕阳,信使赶到荆州城下时,已是四天后。
荆州城下,这几日攻城的战事已经停歇了,李过派斥候紧密监视岳州府方向。岳州府解围,意味着清廷可以从湖广深处调集兵马到荆州城下。
岳州府只有一万多清兵,无力驰援荆州,但李过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堵胤锡、柳随风、李过、刘纯仁和李来亨等人几日来一直吵吵闹闹。
信使到达荆州正是时候,柳随风把翟哲的亲笔信给堵胤锡和忠贞营的诸位统领展示。
“大将军惊闻何总督在岳州府兵败,忧愁抗清大业毁在庸臣之手。大将军此番从江南起兵到湖广,是抱有必胜之心。若各位有心,大将军愿意与堵大人和忠贞营诸位统领约定,不收复湖广绝不退兵。”
他在忠贞营这些日子,与诸位统领私交都不错,知道忠贞营反清之志坚决,故意用言语相激。
李过果然先拱手表态,笑着说:“大将军威武,但汉人中不止有大将军一个好汉!”
翟哲的这封信把忠贞营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上,他的言辞中明显表现出对何腾蛟的不屑,以及对忠贞营的推崇。
自李自成死后,大顺军余部像是失去了巢穴的孤鸟,不得不改编为忠贞营,看大明官吏的脸色行事。翟哲的这封信对他们的承认,胜过十万两银子的赏赐。
诸将异口同声,拱手道:“愿与大将军相约,共破清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