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自穿越那天起,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近代化的国家,为了这个目标他不断的进行政治调整,拼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推进工业革命,而要保住这些成果就需要一支近代化的军队,所以从他在西陵建军开始,就是以最接近近代化军队的戚家军为蓝本打造自己的军队,他为什么执着与打造一支近代化军队,那是因为近代化军队的优势不是当下的封建军队和奴隶军队所能比拟的。
李路之所以这么认为,那是有历史经验可以借鉴的,我们先不用说什么八里桥之战,就拿某拿的得意之作“金字塔之战”来说吧,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法军的近代化军队在开罗金字塔旁边击败了埃及的古典军队;法军主要装备了燧发枪、刺刀与加农炮,而埃及多是冷兵器装备,这就法军国防近代化的优势。
但在骑兵方面,法军的胸甲骑兵也采用的是冷兵器,埃及精锐的马穆鲁克骑兵武艺高强;但就算在冷兵器的对战中,法军依然以少胜多,拿破仑说过:“两个马穆鲁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法国兵,但一千个法国兵却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穆鲁克兵。”这就是近代化军队的优势——纪律严明,组织严密,协同作战,也就是后世大讲特讲的团队精神。
近代化军队最大特点和优势是团队精神,依靠它可以产生各种灵活的战术并高效率地控制军队。比如当现敌军注意力向右翼极大倾斜,一线指挥官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这种弱点从背后攻击而不拘泥于正面右侧防守。配合、组织、纪律把全军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指靠单兵战力——近代化军队这人类历史上杀人如麻的战争机器。
而像大唐那边的府兵制那样的封建军队的组织结构作战主要靠个人武勇,凭级计功、靠抢劫(尤其是像突厥这样的游牧部落)来维持斗志,所以封建军队才会有归师勿遏、围城必阙的说法,就是希望不要逼得对手拼命。
而近代化军队就没有这些说法反正都是拼光了拉倒——也只是战场上的一具僵尸和行尸走肉罢了。没有灵魂的军队只能僵化地进行杀戮或被杀戮,而不能积极主动地作战,所以遇到现代军队后就再次出现了一边倒的大屠杀。只有理想才能给近代化军队这具死尸注入灵魂,不仅仅是机械的刚硬还有灵活的战术和柔韧的弹性,所以近代的国家概念、民族主义就是个非常好的东西,所以李路从建军那天开始就一边给自己的士兵普及汉字和汉语,一边给他们灌输“为汉人而战”的理念,这一点要比大唐那边先进上千年。
因为李路上辈子在那支人类历史上最传奇的军队服役过,所以他的部队政治思想工作那抓的可是很紧的,在那些接受了李路的政治思想熏陶的军官指挥下,士兵们充满战斗意志地去作战,灵活地根据战场形势去争取胜利,被击溃的单兵也能自行恢复战斗意志,这是李二的大唐府兵这样的封建军队根本所没法做到的。
虽然李路的军队已经具备了近代化军队的大部分要素,但是李路发现正在快速火器化的英军军制颇为混乱,这严重限制了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所以李路决定对自己的英军进行一次大手术,不能在武器近代化的同时,军事制度反而拖了后腿。
贞观二十一年春,李路在碎叶发布义务兵役令,明确宣布在英国境内,所有汉籍民众(包括汉人和汉化胡人)都有服兵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把军队分为常备军、预备役、民兵三部分,确立了现役三年、预备役四年相结合的近代兵役制度,初步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近代动员体制。
同时李路对英军编制做了很大的调整,在中央新成立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总政战部还有装备工业发展总局为主的“三总一局”的军事领导机构,而在地方上李路学习了东罗马帝国的军区制度,在全国设立了西域、高原、天竺、河中、瀚海、伏江等六个大军区,每个大军区都对自己所辖部队进行整编,重新明确了步兵、骑乓、炮兵、工兵、辎重兵几个兵种的划分。
而为了更好的发挥火器的威力,英军的编制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新的作战编制里,以营为基本的战术单位,每营六至八连,约五百至一千人;二至三营为一团,二团为一旅,二旅为一师,师为战略单位。一个英军步兵师,大约有步兵八至十营(人数为五千至九千五百左右),炮兵一营,下辖三个炮兵连(每连十二门炮),在师以上,李路设置了军级编制,一军下辖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团和一个辎重团,以及一个直属工兵营,这样的一个军就可以独立执行战略任务。
在英军作战序列里,最精锐的当属那些有着近卫称号的作战部队,这些近卫军士兵往往身材高大魁梧,战斗力凶悍无比,他们都放到任何一支其他部队里,那都是能做的上基层军官的存在。
至于英军的骑兵,李路也进行了改革,他把自己的骑兵部队分为了装备胸甲,使用长矛马刀的枪骑兵和不装备胸甲,使用手枪和马枪的猎骑兵;编制上也打破了原来的百人队,千人队甚至是万人队的编制,在新的作战编制下,骑兵的基本作战单位变成了骑兵连,通常配马一百四十匹到一百五十匹,.三至四连为一骑兵团,团以上有骑兵师和骑兵军,所辖团的数目不很固定,此外李路在他的步兵师中,也编入一定数量的轻骑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