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这位大叔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我给他画一张图吧,免得他找不到码头位置。”
小男孩从书包里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划了四个箭头,标明东西南北。
而后又画了一座简易的山峰和河流,交到了黄得成的手里。
“大叔,山就是我们身旁的山,河流就是眼前的河流。”
“东西南北我已经画出来了,千万别走错了啊。”
小男孩摆了摆手,跟着老农离开了。
“真把我当傻子了。”
黄得成有些生气,抓着手中的纸张就想要撕碎。
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怔怔的看着手中的图纸,最终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能识字,还能画图,又知道东西南北,甚至还想围绕着这片天地跑一圈。
不管是知识水平,还是心胸气魄,不比他那个混吃等死的儿子强多了。
而且看那老农的模样和见识,明显也不是什么有钱人。
这样的人都能送孩子上学,可想而知,这里能上得起学的孩童恐怕相当多。
这就很恐怖了。
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大,若是从军,便能绘制简易的地图,还能看懂文书,不比大字不识的士兵强上百倍?
若是从吏,能说能算,知识渊博,肯定也能将手中的工作做的井井有条。
人才啊。
而这样的人才,朱慈烺手中恐怕还有很多。
俗话说得人才者得天下。
黄得成心中瞬间下定了决心。
等回到南明之后,就把家中的逆子送过来读书。
还有家中的产业,也要逐步转移过来。
若是自己的父亲不答应,实在不行就分家。
南明这条破船,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殿下,目前营中识得两百字以上的士兵,已经达到了九成。”
“识字四百以上的士兵,也达到了三成之多。”
“军官们在重点培训之下,基本已经能看懂文书了。”
总兵府内,王成鸿正在向朱慈烺进行工作汇报。
“李海龙那里没闹出什么乱子吧。”朱慈烺喝了一口茶问道。
“他呀。”王成鸿笑了笑,“李海龙是个粗暴的脾气,一开始气跑了好几个老夫子。”
“不过后来他也想通了,知道身为将领,不识字根本无法带兵,所以现在学的颇为认真,识字量已经达到了两百多。”
“就是学得慢了一点。”
“学得慢一点不要紧,愿意学就行。”朱慈烺心中松了一口气道。
这个李海龙,虽然是系统人物,但带兵的能力很强。
目前朱慈焕制造的那么多系统人物,领兵能力都很一般,也就他一个比较特殊。
所以对于李海龙,朱慈烺颇为重视。
这货还是一个刺头,总是时不时搞点事出来,偏偏在士兵中的威望还很高。
如今这家伙愿意识字,无疑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学校现在办的怎么样了?”朱慈烺问道。
“回禀殿下,目前在复州,金州一带,已经建造了三十多座小学。”
“因为提供食物,免去学费的关系,很多百姓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学校。”
“这些贫穷人家的孩子有这种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起来都很认真。”
王成鸿笑了笑,汇报道。
自从成为这个教育局主管,他是真的爱上了这个工作。
“殿下,民间有不少人对只有十岁之上的孩童能上学,颇有微词,希望殿下能更改一下入学的年纪。”
王成鸿像是想到了什么,神色一肃道。
因为小学毕业,达到十六岁就能成为吏员,加上朱慈烺一路大胜,上升的势头非常明显,所以很多百姓纷纷看好朱慈烺,愿意将孩子送到学校上学。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家中孩子还未满十岁的家长,自然就有些着急了。
朱慈烺手指敲了敲椅子扶手,略一思索片刻,摇了摇头,“再等等吧。”
十岁以上的孩童上学,光是学习就需要两年,毕业之后,最多三四年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如果让十岁以下的孩童入学,回报时间就有些太长了。
目前朱慈烺手中的财政,还远远没有富裕到这番地步,自然不会同意此事。
“殿下,其实这件事也可以转变一下思路。”
“如果有人硬要送自家十岁以下的孩童上学,也可以改成收费入学。”王成鸿提议道。
“收费?”
“这些人有这个钱嘛?”朱慈烺有些惊讶道。
“殿下,虽说辽东大部分女真人都被迁移到了京城,但这里的汉人,有不少都抬了旗,并没有殿下想象的那么穷。”王成鸿解释道。
这点就属于皇太极在位的时候,做的比较好的一点了。
只要抬旗为旗人,不管是女真人还是汉人,都被划为满族,享受着大量的优待。
这就让清初满汉之间的矛盾缓和了很多。
但到了清朝后期,旗人和普通满人之间的矛盾又激化了。
关外很多底层的女真人根本吃不饱,加上又不能从事百业,很多都被活活饿死。
当初革命爆发的时候,这些女真人也有很多加入了革命军,掀翻了满清帝国。
“行,那就再建三座小学,改为收费入学,允许十岁以下的孩子入学,看看效果怎么样。”
既然可以收费,朱慈烺当即就拍板同意了。
两人又闲聊几句,他将一张报纸放到了王成鸿面前。
“这是我排编的报纸,你先看完,再说说感想。”朱慈烺道。
王成鸿拿过报纸,脸上有些疑惑。
殿下好好的做报纸干嘛?
不过既然是殿下的交代,他也不敢怠慢,仔细的阅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