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南明的各个百姓也知道了这条消息。
“哈哈,好,抓得好啊。”
“我看以后谁还说我们汉人不堪一击。”
“呸,狗屁大清第一勇士,还不是被太子殿下活捉了。”
“哈哈,此乃大快人心之事,当痛饮三杯。”
“自大清入关一来,我汉人军队节节败退,如今打出这么漂亮的一仗,真是扬眉吐气啊。”
“势单力薄,在一片孤岛发展到这等地步,我看太子殿下,颇有开国太祖之风啊。”
“可不是,感觉比先帝强多了。”
“何止是先帝,比我们南景这位,每天只知道醉生梦死,饮酒作乐的弘光帝不也强多了嘛。”
“哎,要是当初在南景登基为帝的是太子殿下,估计这会早就北伐了。”
“造化弄人啊。”
南明的百姓纷纷扬眉吐气,其喜洋洋。
毕竟八旗兵入关以来,那些战无不胜的传说,实在是太吓人了。
这让很多百姓畏惧不已,甚至连明军一听到八旗兵来了,往往也是不战而逃。
但通过这一仗看来,清兵似乎也没有那么恐怖嘛。
满清第一勇士,还不是让人活捉了。
南景皇宫内。
史可法有些心力交瘁的处理着眼前的政务。
尤其是看到江北四镇,纵兵劫掠地方的消息,更是眉头深深皱起,却又无可奈何。
对于之前册立潞王一事,他多少有些后悔了。
若非如此,朱由崧也不会求助江北四镇,闹得势大难制。
如今的南明,看起势力不弱,有百姓数千万,占据半壁最富饶的江山。
但在史可法看来,根本就是一团散沙。
如同一个虚弱的胖子,看似强大,其实内在非常虚弱。
如今之所以还能勉强支撑,也只是满清在集中精力对付大顺而已。
虽然明知道局势的发展,但史可法根本没有办法做出任何改变。
只因大明是被大顺所灭。
双方同样仇恨似海,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史可法对于大顺的仇恨,甚至远在大清之上。
“报,旅顺的密保。”
忽的,一名侍卫赶来,恭恭敬敬的递上了一封书信。
史可法拆开书信,瞳孔立即一缩。
他在旅顺安排了密探,所以对那边的情况更为了解。
根据眼前信件的内容来看,朱慈烺的大军不仅击败了鳌拜,还将其活捉了起来。
这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
自古以来,两军大战,想要获胜不难,但生擒对方主帅这种事情却是极少。
更别提朱慈烺还趁机收复了复州,金州一片的区域。
这是何等的功劳啊。
若是放在先帝还在时,任何一个武将能做到此事,光凭这份功劳,至少也能提升到一品大员的层次。
一瞬间,史可法甚至在心中生出了投靠的念头。
毕竟太子殿下,本就是正统,合法性还在弘光朝廷之上。
但一想到他之前获取的那些情报,这个想法立刻就被放弃了。
强行把士绅的田地分给百姓,士子想要为官,居然只能从小吏做起。
更别提还要学习数学,才能为官任用。
这在史可法看来,简直就是逆行倒施。
不尊儒术,如何才能众正盈朝,发展国家?
纵使军力一时强悍,迟早也是败亡的结局。
另一边,朱由崧同样知道了此事。
这无疑让他的心中,充满了嫉妒。
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的这位族亲,如此优秀,居然还收复了部分辽东。
这让拥有整个南明的自己,置于何地。
更何况,对方还是太子,继承帝位的合法性远在自己之上。
一时间,朱由崧甚至生出了,派刺客前去暗杀朱慈烺的念头。
但很快这个念头又被他否决了。
倒不是他突然发了善心,而是他知道,朱慈烺身边护卫极多,派遣刺客很难得手。
更别提一旦此事暴露,恐怕会引发朝堂上下的一致声讨,自己会陷入很不利的状况。
目前来说只能忍。
朱慈烺做出这么大的事情,清国必定报复。
在他看来,对方也蹦跶不了多久了。
郑芝龙同样也得知了这个消息,心中暗暗有些得意。
派遣郑森前去投靠,看来这一步还真是走对了啊。
朱慈烺殿下,说不定真有一丝定鼎天下的机会。
靠着这份从龙之功,他郑家也许还能更近一步,垄断亚州所有的海上贸易。
扼守住了金州一带,朱慈烺派遣军队,清查金州到复州一带的村庄。
多尔衮入关的时候,为了控制京师,将大量的旗人从辽东老家迁移到了北景。
所以此地的百姓多为汉人和李朝人,女真人反而成为了少数。
得知朱慈烺的大军控制了这一带的区域,那些平时备受压迫的汉人和李朝人当即暴动,纷纷剪掉鞭子,自发的组织武装,杀向了村子里满人的住所。
大量的满人纷纷被杀,一些比较机灵的满人逃入山中,成为了打家劫舍的山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