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再度激发的求生欲,敲定科举制!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赵睿千算万算,没想到淳于越在这个地方憋着坏!
可赵睿脑子转的多快啊,毕竟求生欲摆在这!
“淳于越大人,那你言之尚早了,我说的这种测量方式只是一个雏形。
既然身为丞相,我便有责任和义务,把我所掌握的有利于秦国发展建设的想法说出来。
你这给我编排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我可担待不起!”
一句丞相的职权责任,便顶的淳于越哑口无言。
祖龙出言解围道。
“好了,你两人只辩驳科举制度,其他的休伦,无须过于较真!
继续!”
淳于越,你这问赵睿人口之数是何原因!莫非也和这科举制有关系!”
淳于越被怼的气息不顺,趁着向祖龙施礼,稍微平复了一下。
“王上,我秦国现在有人口1000余万人,若按照其中十分之一为士子计算。
便有100多万人可以参加赵大人所谓的科举考试。
如此庞大的人口聚集在一处,势必会引起骚乱!
再说,我秦国哪有这么大的地方可以承载100万人一起参加科举考试!”
经淳于越一番解释,朝堂百官皆深以为是。
“100万士子,比一个咸阳城的人还要多!”
“就是把咸阳城挤破了,也盛不下这么多人啊!”
“人多倒是不算什么,主要是这100万人的口粮怎么解决?!”
“别说100万人,就是来一半50万人,也绝对不可能啊!”
“……”
淳于越见又调动起大家的不满,语重心长的对安抚赵睿。
“赵大人,你还年轻,有些事情并不是说干就能办的,需要综合很多因素!”
“表演够了?”
赵睿声音倒是显得心平气静,丝毫不受淳于越一众人的干扰。
“既然咸阳城盛不下,那就分开盛!
王上,科举考试并非是一蹴而就,我所行的科举制度是分阶段进行的。
我大秦有郡县之制度,正可以照此分阶段进行考试!”
祖龙听得很入神,半探着身子直盯着赵睿。
“如何分阶段考试?”
“回王上,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这第一个阶段名为郡试,郡县的士子们先通过地方官衙进行报名,报名之后,可与每年某一固定的时间,在各自管辖的郡内进行统一考试。
这第二个阶段,则是通过每个郡县郡试选出前十名再来咸阳进行会试,而会试的合格人数,则根据朝廷需要的人数决定。
比如,全国各个地方需要新晋的官员加起来总共需要100人,则通过会试选拔出前一百名。
第三个阶段则是视情况而定,比如若是朝廷需要新增三公九卿的属官10人,则可以从会试中选拔出前30名进行殿试。”
祖龙面露不解。
“这殿试在何处进行考试?”
赵睿指了指脚下。
“就在咸阳宫!因为九卿属官可以登朝勤王见驾,则是由王上亲自选拔!”
“好!甚好!”
祖龙喜不自持,看向淳于越。
“淳于越,你可还有什么意见提出!”
这一次,祖龙的声音散发着威压,淳于越似有不甘。
刚想发言,看到祖龙的眼神后,又蔫了下去。
“好,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了,那么此事就敲定了!
赵睿,你如今已然是丞相,这科举制度一事,当联合九卿尽快统偕处理。”
随即,祖龙在赵高耳边低语片刻。
“王上命,退朝,择日升朝!”
新秉笔太监的一声宣告,祖龙最先离开,随后百官退出。
……
“行啊赵睿,你这升迁的速度赶上我胯下的宝马跑的快了!”
王贲兴奋的搂住赵睿的肩膀。
蒙恬却一把将王贲推开。
“王贲,你这不会夸人别说话,什么跟什么啊,咱们的小丞相能和你胯下战马相提并论!?
我说兄弟,你这升迁了,难道不请请哥几个吃顿饭?”
相较于王贲和蒙恬的洒脱不羁,李信就显得比较稳重。
“两位将军,这还没出咸阳宫门呢,你们就搂着小丞相说笑,别让有心之人看到了,说闲话!”
李信话毕,淳于越一小撮文官刚好从身边走了过去!
王贲斜瞥了一眼,不紧不慢的说道。
“李信将军,咱们小丞相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管他是齐国还是哪里来的野狐狸,兹当时闻了一鼻子狐臊,难闻是难闻,但不用担心中毒!”
王贲此言一出,惹来蒙恬和李信大笑。
赵睿看着被气得满脸泛红的淳于越,心中不禁觉得疑惑。
【为什么这三个武将比文官的嘴还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