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今日,便为天下寒门士子做一件大事!!!
说到这,百官们就很清楚祖龙的意思了。
感情是正好借这个机会,在秦国造出了某某家。
“赵睿!”
“臣在!”
祖龙扽了扽左右衣襟。
“今日孤王索性该给的不该给的都给于你!
今时今日,你就在朝堂上为自己立言立说,王权特许,昭告天下!”
赵睿深知,今日祖龙做出的这些决定。
用不了多少日子便会传遍天下,不管是美谈还是笑谈。
都会昭示天下一件大事。
一件令天下士子喜极而泣的大事!
此时的赵睿,似乎看到了秦王朝一统寰宇的未来蓝图。
“王上!既然拜臣丞相,我今日便要请求王上为天下士子做一件大事!”
祖龙神情微变。
“士子?”
“不错,我大秦百年间武将层出,前有白起人屠威名,今有王翦蒙武戍守一方,后世有王贲。蒙恬,蒙毅,李信等诸多后起之秀。
文臣呢?虽说王上爱惜良士,广招贤良,但是,折了李斯公输之流,还有谁能胜任九卿之职衔!”
百官一时被赵睿的言辞说的呆滞。
他们并不是不知道赵睿所说的道理,但是他们却也深知老秦的桎梏所在!
实在是,秦国容不下布衣卿相!
但是,今天百官看到了些许希望。
让出丞相一职的王绾,也是心神激荡。
这一桎梏,或许真的能被刚刚出任丞相的赵睿给闯破。
其实赵睿心是想打退堂鼓的,秦国重武轻文,但是朝堂之上又重文轻武。
祖龙一方面不想令百姓心智开化,另一方面又从国外广招贤士。
从而使得外来的文官一直压着老秦骨血的武将一头。
这就会令矛盾越来愈激化。
而要消除这个症结,就只能借今日祖龙破格提拔自己来令祖龙明白。
“依你之见,孤王该如何为天下士子谋利!”
祖龙这一问,可谓平地一声雷,石破天惊炸。
也许先前百官还认为赵睿任职丞相是名不副实,那现在得到祖龙的这一回应后。
便不会再让人对赵睿有半点小觑之心了。
赵睿见已经撬动了祖龙的口,赶紧乘胜追击。
“王上,秦国如今灭韩赵燕三国,天下士子眼中都认为我秦国暴虐。
灭国的士子不是隐居,就是委身齐楚魏三国中伺机报复。
而齐楚魏三国的士子,无非就是抱团取暖,防止祖国被秦国破灭!
可是……”
赵睿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赵睿一介草身,得王上器重,正可以借此时机让天下人看看大秦爱惜人才的决心!
若是王上此时昭告天下,引士子入秦。
又有几人能够抵抗住我强秦招募之诱惑!”
而在一旁听的分明的淳于越紧紧攥着双拳。
他深知赵睿此方不仅可行,还会让举秦上下人才济济。
可是他不想,本来自己孤身仕秦就是因为秦国人才良莠不齐。
能够轻易开创出自己的一席之地。
现在竟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要招纳天下士子。
是可忍熟不可忍。
淳于越明白,现在祖龙正处于犹豫不决的阶段。
秦国百年间,为了能够轻易的控制治下的百姓,尽可能的令百姓们不接受诸子百家中文化的熏陶。
才让大秦有了赳赳老秦的骨血。
而这所谓的赳赳老秦,说白了,就是一群没有读过书,只知道愚忠尽孝的武夫、匹夫罢了。
“诸位臣公,你们对赵睿的想法有什么意见?”
祖龙并没有急着做出决断,而是看向文官一列。
淳于越窃喜,既然祖龙开言路,那他就当仁不让了。
“王上,微臣私以为赵睿大人此策不适合如今的的秦国。
现在秦国强大,诸国凋敝,如赵大人之言,诸国士子或是仇视秦国,或是抵制秦国。
若强秦为天下士子大开国门,定然会涌进不少的二心贼子。
他们肯定借此时机,著书立说扰乱视听,阻碍一统之大业!”
淳于越的发言确实是针砭时弊,不仅一部分文官附和,也有不少的武将也觉得有道理。
见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意,淳于越继续补充道。
“士子入秦不打紧,就害怕有这些心存异己的人,慢慢融进士大夫族群中。
到时候,这些持二心者结党营私,败坏纲纪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