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和赵高李斯的第一次见面!
咸阳宫殿。
“宣赵睿上殿面王!”
“……”
“宣……咳咳咳……赵睿上殿面王!
十几次高宣后,老太监的嗓子都喊哑了,也没有看到一个身影。
当老太监回身看着大殿上的诸多臣公,还有目不斜视,庄严肃穆的端坐在王座上的祖龙,心里叫苦不迭。
【这些小祖宗还没给赵大人更衣伺候?这都什么时辰了,简直是不要命!】
“再宣!”
忽然,大殿上祖龙威严的声音响起,众臣不禁惶恐。
就连一直立在王座之后的盖聂都惴惴不安。
老太监没有多想,撩起的嗓子宛如母鸡司晨,又像是老鸭子下蛋。
“宣!赵!睿!上!殿!……”
忽然,两道身影出现在老太监视野中。
大喜过望的老太监继续卯足力气开嗓。
“面!王……”
小太监满头大汗的带着赵睿跑到殿外石阶之下,气喘如牛。
看到迎来的老太监投过似有杀意的目光后,小太监更是慌恐。
“公爹饶命,实在是这位小赵大人在宫中乱跑,儿子根本就追不上!”
这确实不怪领路的太监,赵睿毕竟还有另一个身份,一个初窥门道的考古学家,当真正的咸阳宫摆在一名考古学家的眼前之时,后者更多的不是妄自惊叹赞美,而是深入了解,用一个后世之人的眼光去考究秦宫那只存在于想象中的巍峨。
老太监殷勤的迎向赵睿,伸出枯槁的双手去为赵睿整饬有些凌乱的衣摆。
伺候了三代秦王的老太监,已经从祖龙等待这位小赵大人的态度上察觉到了王权之下的权力走向。
向来弑杀,性格不能揣测的祖龙竟然破天荒的为一名十几岁的孩子落日临朝,这是亘古未有的怪事,但正是这怪事却更能显示出祖龙的态度。
在曾经祖龙力排众议,打算一举灭燕的冲动之举施行时,在百官以死明志要惩治这个蛊惑祖龙毕其功于一役的始作俑者时,老太监就已经凭借敏锐的政治直觉嗅到了其中的端倪。
“小赵大人,王上已经等急了。”
赵睿察觉到眼前老太监看向小太监的眼神中的泛着慈蔼。
他深知,自己对咸阳宫群的好奇可能会害死这个替自己领路的小太监。
“公公放心,我肯定会向秦王说明自己来晚的原因,绝对不会让秦王给这个小公公治罪的。”
老太监瞬间眼泛泪花,按住身后的小太监就要给赵睿跪下磕头。
小太监如蒙大赦,早已深谙此道的跪在一旁磕头叩谢。
“赵高,你以后得记住!小赵大人是你的贵人!”
赵睿听到这个称谓的时候,眼睛都瞪直了,不觉后退一步,俯身捏起小太监的下巴细细端详。
看着小太监粉白面容上的两道泪痕,赵睿很难把眼前这个形体纤细弱不禁风的小太监和指鹿为马、权倾朝野的大太监赵高联系到一起。
老太监眼看着已经为自己的干儿子牵好了线,会心一笑,立马殷勤的抓向赵睿手腕。
“小赵大人,王上已经为了您和诸位臣公大人闹得很不愉快了,希望大人行事前顾及王上宠护,不要失了体面。”
老太监说着向着宫殿轻推赵睿的后背。
当赵睿首次进入咸阳宫内殿后,抬眼望着象征王权的九个夏禹所铸的铜鼎次第摆在周围,心中叹服。
【秦武王能举动这玩意?死的也不亏!】
秦好水德之黑,所以整个宫殿上少有金色,尽处都是磨砂的黑色和象征霸权的红色。
当看到位列两旁的臣公大人都眼神狠辣的看着自己的时候,赵睿却毫不在乎。
“小子赵睿参见秦王!”
三米高的王台之上,祖龙身着玄色上衣下裳,金红交错,珠玉盘桓。
这是祖龙很少穿戴的衣装,因为穿戴麻烦,不是每逢大事的时候,不会托拉着这种麻烦的服饰临朝。
“诸位臣公,此少年便是你们口中蛊惑孤王的妖人!”
此言一出,不禁大臣们有些不知所措,就连赵睿也没搞明白,祖龙让自己沐浴香薰后就为了让自己上这里来拉仇恨。
【祸水东引?不至于吧,祖龙这个王八蛋!】
心中恨不得咒骂了祖龙的十几辈祖宗。
不过,论揣摩圣意,李斯可是手拿把掐的小意思,他明白这是要让诸位臣公撒撒气。
说实话,若不是赵睿用一座铁山为条件,交换鲸吞燕国,祖龙自己也不会下狠心把数十万大军都丢过易水去。
虽然祖龙在臣子逼宫时表现得毅然决然,但终究是十几万老秦人的性命,他仍是背地里痛心疾首,只是为了眼前这个十几岁少年的一句虚无缥缈的承诺。
他想过,如果这个孩子只是夸夸而谈,毫无见地,那身为秦王的他,必然不能摆脱后世的诟病。
不过,好在结果不错,当少年前往蓟都时漫不经心丢给自己的第二个锦囊让这一番信任没有付诸东流。
派往汉中郡旬阳县(今陕西省祚水县)的铁官在上个月已经传来喜报,在10000命士兵地毯式的搜索下发现了不可多得的宝贝。
在那里确实如赵睿锦囊上所言,存在大量的铁矿石,因为矿石颜色和黄土接近,以至于当地百姓之把这个当作黄土石,简直是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