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起右手一招,平静说道。
“来人,将今日到访名册呈上。”
稍坐片刻,便有人呈名册而上。
刘起也并不言语,手朝着荀彧方向示意。
那人立刻便心领神会,将竹简朝着荀彧呈去。
荀彧立刻起身微微作揖接过名册。
这时刘起才说道。
“今日各方州郡点兵前来,文若,帮我看看这名册,算算军中兵卒何许?”
荀彧一点点的翻开名册,目光落在上方,流露出惊讶的神色。
他起身作揖说道。
“主公,军中兵卒如今已超一万数,马匹两千匹,粮草五千石,辎重若干。”
刘起点头。
这个数量,也符合了他的预期。
除此之外,他还有俘虏五千。
这些俘虏本就是汉卒,以他镇北王的名望而言,收编并不困难。
如此一来,这些兵卒,加上先帝留下的那个……
攻下虎牢关,足矣!
这时荀彧再次站起身来说道。
“主公,我还有一言!”
刘起目光落向荀彧,流露出好奇。
“文若但说无妨。”
荀彧看了看四周,平静的说道。
“此言还需主公附耳旁听。”
帐内人确实不在少数,刘起点头。
荀彧立刻凑到刘起身侧轻声说道。
“冀州乃天下粮仓,韩馥生性软弱,不可担此大任。”
刘起神色平静,喜怒不形于色。
底下几人也纷纷疑惑,这荀彧到底在说什么。
刘起微微点头,心中则是暗自惊讶。
文若居然和他想到同一处了。
他可是结合后世经验,才得此结论。
不愧为荀文若,眼光果然独到。
仅此一言,便让刘起坚定了起来。
韩馥必须要处理!
两军交战,粮草必然占据首位。
刘起可不放心将自己的后勤交给韩馥。
他看着韩馥说道。
“文节!”
韩馥神色一滞,连忙作揖。
“在!”
刘起轻轻摇头。
此人若在太平之时,或可担当一方州牧。
可如今,天下将乱,韩馥必不可信任。
何况,冀州还有袁绍这个隐患。
董卓挟天子号令群臣,如今天下,各地群雄并起。
天子之言都不一定奏效?
何况,刘起只是一方王侯。
刘起淡淡道。
“文节今日携粮草辎重而来,解了军中燃眉之急。”
“论起来也算是有功。”
韩馥连忙作揖低首。
刘起微微摆手。
“今日便加封你为奋武将军!”
“冀州之事,便不用继续操劳了。”
韩馥瞪大了眼睛,脸色煞白起来。
一脸茫然。
自己大老远过来,就是为了这个?
刘起轻轻一笑,缓慢的走到了韩馥的身侧,拍了拍他的肩膀。
“冀州前狼后虎已经告危。”
“若论宽厚仁爱,你比本初如何。”
“我不及本初。”
“论世家广布施恩,又如何?”
“不及本初。”
“论才智谋略呢?”
这一次,韩馥直接沉默了。
刘起继续说道。
“皆不如袁绍,却处袁绍之上。”
“若是哪日袁绍起兵也并不为过。”
“此举,乃是帮你。”
韩馥神色苍白,大惊。
卧槽,冀州居然这么危险?
何况袁绍,确实是他比较顾虑的点。
今日听镇北王分析一番,更是感同身受。
那袁绍,似乎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而且近日也在不断屯兵。
莫不是讨伐董卓世家,攻打冀州是真?
刘起不置可否的一笑,回到了座上平静说道。
“罢了。”
“若虎牢破,必会为韩将军记上一功。”
话音落下,韩馥流露出喜色,屈身作揖。
“谢过镇北王!”
一侧的荀彧目睹这一幕,不禁暗叹。
不愧为镇北王。
他原本只是想要提醒一番,留个心眼。
却不曾想,刘起直接明升暗降,再给韩馥画个大饼。
一州之地,就如此轻而易举的落入了手中,韩馥甚至没有任何怨言。
刘起再次朝着四下望去。
如此一来,冀州还需一人暂领大小事务。
刘关张三人那是必然不可,若是让他们统领一州。
怕是放虎归山,恐会独自吞下。
最后刘起的目光望向了荀彧。
“听闻,文若之弟,荀谌尚且在冀州吧?”
荀彧一听,连忙作揖回答。
“是!”
刘起指尖敲打,作出犹豫之事。
若说汉末最神秘的几个谋士,荀谌可谓算上一个。
身为袁绍的首席谋士,史书上的记载却极少。
在前世的历史中,依旧留下了浓墨厚彩的一笔。
首次登场便展露出了不弱于诸葛孔明的口才,一手驱虎吞狼之计,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冀州。
而后更是帮助袁绍河北,奠定天下。
如今刘起犹豫的是,这个人的立场究竟如何?
趋附名利,还是心属大汉?
刘起目光望向荀彧直接问道。
“荀谌此人能用否?”
身为亲兄弟,荀彧不可能对于自己的弟弟一知半解。
荀彧有些惊讶,随后如实说道。
“族弟仰慕镇北王许久。”
“主公若是让他暂领冀州,必然不会生事。”
一侧的韩馥也借此插话道。
“我此行携兵带粮前来,便是友若提议。”
韩馥言语,让刘起相信了荀彧的回答。
没想到自己的到来,居然还影响了荀谌。
刘起微微一笑。
“如此,那便让荀谌暂领冀州。”
在账外,几声鹰鸣传来。
刘起目光微微闪烁,先帝留下的东西,他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