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本为穷州,需要青、冀两州补贴官务开支。
在刘虞宽政下以及劝导下,百姓开始种田。
同时开采渔阳盐、铁矿与外族交易获得许多的收入。
而后因为董卓祸乱洛阳,使得无数百姓流亡。
其中大部分人都来到了幽州!
而后虽刘起的屯田制挽回了不少的流民,但幽州的人口确实提升了不少。
至少,在刘虞的带领下,百姓们甚至能够自给自足。
而这时,在幽州的大街小巷,一股阴谋论的说法开始扩散开来。
“幽州刘虞,意欲称帝,其心可诛!”
“如今大汉没落,如此经营幽州是为何?”
“恐怕是想要割据一方!”
“……”
这一个个的消息从幽州的大街小巷传播开来。
对于刘虞而言,是祸不是福啊。
在蓟县之中,他神色忧愁的看着麾下兵卒汇报。
他位列三公之一,却身着一副素衣。
甚至这治所之中这些陈列摆设都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在一侧的兵卒早已见怪不怪了。
刘虞眉宇之间有些无奈。
公孙瓒的事情然他头疼不已。
北平那边百姓的呼声实在是太高了。
他身为一州州牧,又岂能置之不理呢?
若是遇到一点事情就退缩。
他刘虞也不可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上来。
在幽州内外,也不可能被这么多的百姓爱戴。
对于刘虞而言,北平必须要讨伐了。
还未出兵,这城中便已经流言四起。
这些留言从何而来,刘虞还是看的非常透彻的。
他熟读五经,有些事情看的比谁都透彻。
在他下方一列文武各自站立,都未曾发言。
刘虞微微皱眉询问道。
“事关于北平之事,诸位以为如何?”
在下方,一人挺身走出。
“主公,我认为若讨伐公孙将军,此事尚早!”
魏攸目光望向众人。
“今我幽州上谷市场日益繁荣,许多异族都前来交易。”
“若无公孙将军震慑鲜卑胡人,恐生事端。”
而另外又有两人,跨步走出,大声喊道。
“如今北平都成什么样子了?”
“百姓名不聊生!”
“谷价甚至都上涨了数十倍不止。”
“难道还要放任他继续下去!”
“主公,我觉得此行必讨公孙瓒!”
刘虞也点了点头。
他神色之间流露出一丝坚定。
北平百姓哀嚎生早就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
一开始其实刘虞还是默许了公孙瓒的行为。
因为白马将军之名在边关极为响亮。
刘虞还是比较忌惮的,再加上公孙瓒麾下也有不少兵卒。
可奈何,公孙瓒在数次之后变本加厉。
谷价直接上涨了数十倍,这让百姓如何买的起粮食、。
幽州本就是穷州,物资匮乏,人口稀少。
若是公孙瓒这么一折腾,恐怕幽州好不容易才吸引的人口就会再次流失。
这是刘虞不想看到的画面。
自黄巾起义一来,这样的景象刘虞已经看得太多了。
他沉声说道。
“若公孙瓒三日之内不调整谷价、赋税,立刻集结兵卒于渔阳!”
对比起其他人而言,刘虞还是太善良了。
至于那些谣言,刘虞根本就没有理会。
以他在幽州的名望,虽有影响,但也没有太大。
…………
北平。
街道上的人群显然少了那么一匹。
那些百姓也都是一脸平静的神色。
毕竟公孙瓒起码还算是有些人性。
没有直接烧杀抢掠。
不过那沉重的赋税,以及昂贵的谷价已经有许多百姓支撑不住了。
在街道上一人赤红着脸大声辩驳。
“昨日还是两百钱一石,今日怎的变成了三百钱一石?”
那售卖谷物军士推开了那百姓,脸上满是不屑。
“三百钱一石,爱买不买。”
“你不买,自然有人买!”
“去去去,别妨碍我们卖粮!”
那百姓看着自己手里的几十钱,脸上满是铁青。
可又能如何呢?
他想着自己家里还在为粮食发愁的老小。
他还是底下头来赔笑一声。
“官爷息怒,买买买!”
这时那贩卖着粮食的兵卒才笑了起来。
将那几十钱收入了囊中。
“早这么说不就得了?”
那士兵一脸笑容,将那百姓扶起。
“到时候可莫要说我们家公孙大人欺压百姓。”
“是你们自己闹事。”
那百姓赔笑,敢怒不敢言。
“是是是!”
这些百姓虽说没有性命之忧,但心中跟多的是无奈。
面对着这天价的谷物,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在街道上,一名驿卒策马匆匆而过。
这驿卒直接一路奔波来到了治所之中。
人还未至,一道声响便传来。
“州牧大人来信!”
公孙瓒微微挑眉,他神色之中还是有些不安。
不因为其他,只因为那刘虞竟然能够在渔阳聚集四万大军!
他南下折损了不少兵卒,如今北平屯兵不过一万余人。
四万人,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
黄巾起义时,朝廷才默许各地起兵。
而在董卓祸乱洛阳之前,各地州郡驻军总共不会超过一万人!
此后,因董卓之事震怒天下。
各地豪杰起兵开始募集兵勇,才有了过万的兵卒。
这说明了什么?
刘虞仅仅在半年的时间便募集了近两万多的兵卒。
虽说比不上刘起,他遣刘备在常山募兵一个月便有六千,但幽州是穷州。
人口岂能够与冀州相比?
这绝对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量了。
只因为刘虞在幽州的声望,使其能够在幽州如同刘起一般,一呼百应。
公孙瓒目光落在那信件上。
“呈上来吧!”
那驿卒双手将信件递出。
公孙瓒目光落在这信件之上片刻,冷哼一声。
“三日之内恢复谷价、赋税?”
“这是在威胁我?”
“看来与那刘虞老头是没得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