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州,洛阳。
这座空旷的城市,在一些流民的加入,显得生机勃勃了一些。
可依旧掩饰不住其中的破败。
镇北王府中。
刘起在府邸之中,翻阅着书卷。
他看着此处有些感叹。
这座老旧的府邸,他也有数年没有回来过来。
如今这座宅子里,除了一些沉重的家具、
其余的东西基本上都已经被董卓麾下劫掠而走了。
正在刘起唏嘘着世事无常时,在他的身后,一人从阴影之中踏步走出。
“羽林影卫肆拾叁参见主公!”
他以一个独特的动作作揖,随后呈上了一封书信。
刘起这才将手中书卷放在一侧。
他随意的扫了一眼。
这书信上内容倒也不多。
关于冀州易县两军交战结果,全部都如实写在了信上。
张辽惨胜,这个结果倒是在意料之中。
张文远可是刘起比较看中的几个大将之一。
不过让刘起惊讶的,还并不是这个。
而是信件上记载的其他内容。
“袁绍传递给陈留曹操的密信,以及曹操的回信。”
这些内容也都如实的记载在信件之上。
曹操居然婉拒了袁绍的请求。
刘起很快就蹙眉了起来。
袁绍对于他而言,其实并不在意。
在前世之中,袁绍能够起家与夺得冀州脱不开关系。
毕竟天下人口最多的州郡,便是冀州。
以冀州为基础,甚至能够募集百万精兵。
这可不是开玩笑话。
在前世之中,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后。
冀州这个城市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战争了。
按理而言,这座城市的人口应该退减一半左右。
可这时曹操在这冀州一看,居然还能募集好几十万兵力。
这便是冀州!
这也是刘起为什么南下第一件事,便是拿下冀州的原因。
此地,太过于重要!
如今,刘起只需要断其粮草,袁绍自然会离开冀州。
而然他比较担忧的则是兖州,曹操的态度。
曹操虽然拒绝了袁绍,可他是站在什么样的一个立场上呢?
在汝南有一位名仕许劭,曾经这样评价曹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不得不说,他有些看不透。
刘起将这信纸轻轻的放在香炉中缓缓燃烧。
他摇了摇头,并没有继续考虑下去。
至少在短时间内,他与曹操应该不会有任何交集。
而曹操拒绝袁绍的立场也表明了一点,他在短时间也不会是他的敌人。
他轻叹一声。
与其想这些,还不如想着如何完善屯田制。
如今司州人口大量流失。
刘起必须要想办法进行相应的补救。
而屯田制,便是他采取的办法之一!
在他的书桌上,数份屯田制的草案,已经写好。
这时,屋外再次响起了敲门声音。
“主公,荀彧求见!”
刘起点头:“进来吧。”
荀彧推门作揖,走入房间。
他神色恭敬,手中拿着一封竹简。
“主公,那董卓西逃,此后该如何。”
“文若想了许久,写下这份‘平北·策’,还请主公过目。”
荀彧将这份竹简递给了刘起。
刘起有些意外,没想到,荀彧想的竟然如此周到。
他接过竹简,这一份竹简有些沉甸甸的。
想来,其中内容恐怕不少。
刘起点了点头,将这一份竹简摊开。
密密麻麻的文字引入眼帘。
这竹简表面有许多被削过的痕迹,可以看出荀彧在这份“平北·策”作出了许多修改。
他木灌落在这竹简之上。
这其中的几个字眼让他格外的熟悉。
“既董卓已退守长安,应当暂缓攻势。”
“深根固本以制天下!”
“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
“当大力发展农业!”
“洛阳人口流失,不应耗费钱财。”
“冀州为基,公孙瓒其心不轨,可先定幽州!”
“幽州刘虞,为政宽容,且忠汉室!”
“兖州刘岱……”
刘起有些震惊。
这一卷“平北·策”也太不简单了。
这简直就是一套计划方针啊!
他的目光落在这一份竹简之上,不禁笑了起来。
这竹简上,所写大小诸多事务。
若说小,这军中口粮如何分发,在哪几个郡募兵,都有详细描述。
若说大,这一份竹简之中,包含了刘起从现在开始到统一北方的规划,甚至军事路线。
今后需要所做什么事情,荀彧都在这份“平北·策”上写的清清楚楚。
刘起的目光落在了荀彧身上,不禁流露出一丝赞赏。
当初曹操为何能够雄霸北方?
当时荀彧为曹操所制定的计划方针,必然功不可没!
刘起不得不佩服。
这便是王佐之才吗?
没想到,此前,他还是低估了荀彧这一人。
若领兵作战,他并不擅长。
可这战略上的眼光,恐怕不输任何人。
刘起笑了笑,不禁询问道。
“不知文若何时起草的这篇‘平北·策’。”
荀彧作揖一笑。
“自见到主公那一刻起!”
刘起大笑一声。
“好!”
“有文若这般良才,何愁大汉不兴?”
荀彧作揖一声说道。
“主公谬赞了。”
“若有不妥之处,主公可自行斟酌。”
“文若便不叨扰主公观阅了!”
刘起点了点头。
以他后世的眼光看来。
在这篇“平北策”上,都有许多可取之处。
其中绝大部分甚至都与刘起所想一致。
目前,刘起所做之事便是深根固本!
如此才能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
而讨伐董卓,也同样是‘平北·策’其中的一环。
刘起目光闪烁,流露出无比欣赏之色。
看着这其中文字,不禁称赞妙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