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粘罕和完颜兀术兄弟几人完全没有料到,哈迷蚩制定的这招安民之策,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汴梁城城破之后,完颜兀术接连下了三道军令,不准金兵私自进入内城,即便是奉命进入,也不能够侵扰百姓,违者格杀无论,还要株连族人。
哈迷蚩这一招的本意,就是要安抚汴梁城内人数最多的普通百姓,以免引起民众的暴动和反噬。
哈迷蚩最大的理据是,普通百姓人数虽多,钱粮却少,极难取之,反抗也大;而赵宋皇室以及诸多高官的人数虽少,财帛珍宝无数,妻妾多且娇美,索要甚易,而且基本不反抗。既然如此,何不舍难而取易。
对于哈迷蚩的说法,完颜家兄弟几人自然信服,执行也是非常的坚决。
但实际上,随着汴梁城外城全部被金兵所占领,赵氏的宋皇朝已经名存实亡,汴梁城内的整个管治秩序已经失去了支撑点,轰然倒塌。
换句话说,汴梁城内已经是一个无序的世界。
所以,从城墙上败退下来的宋兵们会掉转头去虏劫百姓,很多官员索性褪去官服不再上朝议政,大部分开封府的官吏也不再执行公务,等等。
随着金兵的安民告示一出,金兵的执法卫队进城维持秩序,原来被视若洪水猛兽的女真人,反而代表着秩序和安定。
这一来,虽然不能说是整个汴梁城的民心都倒向了金兵,但汴梁城内,确实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带领党,主动帮金兵去搜寻各位大官的官邸,甚至还有带领党自告奋勇去烧毁宋兵的粮仓和各种物资仓库。
结果是,大部分的宋朝禁军在殿前副都统王宗濋等人的带领下,争相逃出汴梁城,各自寻找生路去了。
最终,赵宋皇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去了所有的筹码和议价的能力,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鱼肉,任由金人宰割。
实际上,钦宗皇帝仅存的的一点念想和寄托,就是希望康王赵构的勤王大军尽快到来,把自己和徽宗皇帝救出水火之中。
靖康纪闻:二十六日,十六门皆为金军所据,遣济王栩、何■、秦桧、李若水、司马朴相继至金军议和,午后均却还。是夜,五岳阳德观、马草场、葆真宫大火。
宋史卷二三钦宗纪:秦元领保甲斩关遁。
《宋史》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延庆分部守京城,城陷,引秦兵万人夺开远门以出,至龟儿寺,为追骑所杀。
................................
这时的康王赵构,确实如钦宗皇帝所想,在四处招兵买马,招募军队。
消息刚一散布,相州的知府汪伯彦已经闻讯赶来,极尽谄媚之能事,劝说康王赵构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元帅府邸搬到相州。
汪伯彦非常有才学,著作有《汪伯彦文集》三十卷、《春秋大义》十卷等,在宋朝的民间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力;汪伯彦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当朝新科状元、御史中丞秦桧的授业恩师。
如今天下的形势越来越清晰明了,康王赵构的民望和呼声愈见高涨,以汪伯彦超级灵敏的嗅觉,哪里会错过此等良机。
相州作为一个千年古城,其规模、人口、防御力量等等远非磁州这个小地方可比,宗泽也无话可说,只好跟随康王赵构搬来相州。
于是乎,一个以康王赵构为大元帅,以汪伯彦和宗泽为副元帅的领导班子就此搭建成型了。
......
不得不说,相州知府汪伯彦的出现,给了康王赵构一个极大的帮助。
首先,相州的财政储备远比磁州要多。
有了钱,就可以多招兵;兵马多,影响就大,就有能力把全国各地各州府的应课税钱粮吸纳到相州来;如此一来,大元帅府就有更多的钱粮,可以招募更多的兵马,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假如没有相州的财政基础,手中无兵,不要说距离很远的州郡,就是相州附近的州府,也不一定愿意把钱粮缴纳到相州。
虽然康王赵构有名分和大义,但现在是乱世,金兵势大,宋室摇摇欲坠、眼看就要灭亡了,哪个知府和节度使的心里没个小算盘。
所谓乱世出英雄,皇帝轮流坐,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胆量,能否把握住机会。
其次,相州知府汪伯彦确实是个人才,懂得康王赵构的心思。
与宗泽相处了一段时间,这个老家伙对赵宋皇室的忠诚是确凿无疑的;但问题是,对赵宋皇室的忠诚并不代表对自己的忠诚。
这一点,康王赵构已经很隐晦地跟宗泽说过几次,可惜那个老头子就是不明白,或是在装糊涂;每此见面,都是在谈征兵、粮饷凑集的进度,还有多久就可以出兵勤王,云云;让康王赵构头痛不已。
而汪伯彦则完全不同,康王赵构才跟他探讨过一次关于进退之策,汪伯彦已经完全明白赵构的意思,而且还出了很多的好主意:比如将来可以定都应天府,可以远远避开金兵,等等。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康王赵构开始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祖辈都喜欢使用文官,而对武将严加防范。
再者、有了汪伯彦,康王赵构就可以让汪伯彦去跟那个顽固的宗老头沟通,让能言善辩的汪伯彦去跟宗泽解释,相州这里是赵宋的最后一脉,不容有失,让宗泽耐心等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