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在十九岁完成了所有的学业。他学过诸多科目,包括数学、物理、地理、历史、东正教神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外语,掌握了四门外语——英语,德语,法语和波兰语。可以说,同此前所有的俄罗斯帝王相比,亚历山大接受的教育是最好的。
1855年,亚历山大继位,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一位皇帝,史称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俄军在克里木战争中暴露出的问题,实质上是俄罗斯工业和政治体制落后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问题。
基于这个判断,改革俄罗斯陈旧的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首当其冲需要废除的就是农奴制。
俄国90%的人口是农奴,被完全束缚在土地上,生产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也严重妨碍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数百年来农奴制与沙皇俄国的统治基础紧密结合,以至于历代多少高瞻远瞩的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都不敢去打开这个潘多拉的盒子。
这一点,同中国是如此的相似,萌总裁走的路,其实一直在跟随亚历山大二世,只是,萌总裁和亚历山大二世所处的阶级不同,萌总裁代表着新兴的大资产阶级,而亚历山大二世则代表着大地主阶级,皇室,永远是最大的地主,所以,这种资产阶级的变革,是最痛苦,最缓慢的,甚至,很可能流产。
萌总裁的华粹党,则完全没有这种痛苦,萌总裁本人代表大资产阶级,而华粹党则由工人为主体组成,代表着新兴的产业工人代表,他们向往自由平等法制的社会和生活。
历史已经将责任无可推却地放到了亚历山大二世面前,克里木战争之后,俄国农奴反抗运动一年比一年高涨,迟一天改革,问题就更严重一步。
实际上,亚历山大二世从继位那一天起就已经决心实行改革。1857年,他成立了“农民事务总委员会”,开始筹备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1861年3月,沙皇终于下诏进行改革。
改革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宣布废除农奴制,农奴全部获得人身自由,包括迁徙、婚姻、改变职业、拥有财产、订立契约等;二是规定全部土地为地主所有,农民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为土地实际价格的两三倍,农民支付一部分,其余由政府以有偿债券的方式代付,农民必须在49年内还清本息。改革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如将获得自由的农民组织到公社中,公社的公职人员由农民选举产生,但必须服从地方行政机构的管理。
从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条文中,充分可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农奴获得解放之后的关键是土地问题。连带土地解放农奴,让农奴无偿获得他们一直所经营的土地在一场改革(而不是革命)中是不可能的。因为土地的产权本来为农奴主所有,农奴的经营权是同他们的农奴义务结合在一起的。
亚历山大二世想最大限度地使封建贵族和农奴都满意,在巨变的同时维持国内局势安定,让农奴以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或许已是最佳的选择。
说俄国1861年改革只是封建主对农民的一场掠夺显然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解释。
许多农奴解放之后由于土地减少等原因在经济上仍然不能自立,只能以封建地租的方式接受地主的剥削,改革是不彻底的,但毕竟已迈过了最艰难的一步。
1857年,农奴制改革首先在政治上较为开明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开始试行。在立陶宛境内,农奴主们宣布解放农奴,让这些农奴成为独立的自由农民,此后农奴主和原来农奴的关系转变为地主和雇农的关系。此后改革措施又开始逐渐在彼得堡等省份开始推行。
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触动了俄罗斯广大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激烈反对。他们提出反对改革的论据是:这样会造成俄罗斯政局动荡,加剧克里木战争后的经济困难。
此时俄罗斯的革命者大多已经流亡海外,革命者中也对俄罗斯未来的道路有不同主张。地主贵族们利用激进革命者的言论,放大改革造成的负面影响,来对抗改革措施。
此外在这一时期俄罗斯国库空虚,整个国家依靠举债度日,由于经费紧张,甚至重新装备军队这样的头等要务都暂时被搁置下来。
地主贵族们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农奴制改革。
面对重重阻力,亚历山大二世仍将改革推行到底。
1861年2月19日,俄罗斯宣布了新的农民法令。3月5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宣布解放俄罗斯所有的农奴,从此农奴成为自由耕种的农民。
尽管自由农一无所有,没有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关系上必须依附原来的地主老爷才能生存下去,但在政治上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农民们获得了平等的政治权利,成为自由人,可以自由迁徙,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新开垦的土地致富,从而在经济上也获得完全的独立。
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俄罗斯在质量上的社会进步。
这项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